王宪楷的个人简介
王宪楷,天然药物化学家。毕生致力于天然药物化学的教育和研究。1950年以来,比较深入地研究了40多种药用植物,获得近100种各种类型的生物碱化学成分。其中31种为新生物碱化合物,6种具有抗几种人癌细胞的活性。1986年主编第一版《天然药物化学》统编教材,为发展“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和中药研究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仍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竭尽所能。
简历
1916年9月17日 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县。
1936-1939年 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医科学习。
1939-1942年 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制药系学习。
1942年 四川省合川县卫生材料厂,做化验工作。
1942-1944年 贵阳市高级医士职业学校任教。
1944-1946年 华西协和大学药学系任助教。
1946-1950年 华西协和大学药学系任讲师。
1950-1963年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讲师
1963-1979年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任副教授。
1979年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任教授。
生平简介
王宪楷,1916年9月生,四川省德阳县人。1936年考入华西协和大学医科,3年后转入该校理学院制药系。1942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并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学士学位。同年到四川省合川县卫生材料厂做化验工作,不久至贵阳市高级医士职业学校任教。1944年回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担任助教,1946年升任讲师,1963年升任副教授,1979年升任教授,并担任中草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药学会四川省分会理事及分会中药及天然药物分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成都分会理事、《药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天然产物》编委等职。
1953年著《化学成分生药学》;1952年著《生物碱》;1965年著《植物成分分析鉴定(Ⅰ)生物碱》;《植物成分分析学鉴定(Ⅱ)甙类、挥发油》,人民卫生出版社约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未能出版。1963年著《药用植物成分研究》,1975年著《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一些参考情况》。
著作共约400万字,论文80余篇,主要研究生物碱化学。于40多种中草药中,发现并分离获得近100种多种结构类型的生物碱成分其中31种为新结构生物碱,有5种新结构生物碱成分分别具有抗3种人癌细胞(肺癌、胸腺癌和直肠癌细胞)的活性,另1种新结构生物碱成分具有抗人胃癌细胞活性。
(英国),Planta Medica(美国),Cancer Letters(英国),International J.of Oriental Medicine(美国),Chinese Chemical Letters,Chinese J.of Chemistry,药学学报,化学学报等著名的学术专业刊物。论文曾参加9次在国内外召开的国际专业学术会议。
成就
开发中草药研究以解决亟须的有关药物问题
20世纪50年代,国内抗生素类药物十分缺乏,1959~1960年内,在黄连复方的研究中,证明了黄连所含的小檗碱化合物的抑菌效强,毒性低,抗菌谱较广,为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于是筛选出含小檗碱含量较高的三颗针根,这些植物所含小檗碱,经证明都是以其盐酸盐形式存于植物体中,经水煮,浸液中加入少量食盐,即可析出99%以上的小檗碱。如此,创造出十分简易的小檗碱生产方法,推广并轮训了四川农村中的合作医疗单位工作人员,自行生产这种小檗碱,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亟须的抗菌药物问题,从那时起小檗碱(民间叫黄连素)正式列为医药。
农村中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药阿托品十分缺乏。1960年发现四川省甘孜地区特产植物唐古特东莨菪,经反复研究,研究出于其植物浸膏中以一步溶媒法生产出高纯度的l-莨菪碱。并设计了一种双向逆流分配器,使原料浸膏与溶剂相对反向转移,连续提取出高纯度的l-莨菪碱,再转化为阿托品(dl-莨菪碱)。这一生产过程,曾介绍与成都药厂进行大规模生产。1963年再次介绍与昆明药厂进行大规模生产,获得很好的效果。以上两项科研成果,曾受到四川医学院院长刘承昭教授高度评价和表彰。1958年从事毛地黄毒苷的生产研究。氧化铝柱层析,一次可获得高熔点240~241℃,高效价1克等于1 030.7国际单位的产品毛地黄毒苷,其熔点高于E.Merck公司出品的熔点12℃。该研究获国家卫生部奖状和奖章。
1958年,本人于打破碗花花中获得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并在威灵仙,茴茴蒜中获得原白头翁素。证明为杀灭蛆虫的有效成分。并做了股癣、足癣等临床试验,疗效较好。
在分离方法的研究中,对液―液萃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创制了轻溶媒转移的逆流分配器、重溶媒转移的逆流分配器、双向转移的逆流分配器、螺旋液滴逆液分配器和用于沙氏提取器中的轻溶媒、重溶媒提取器,这些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都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为了植物细胞中的化学成分结构不致在浓缩浸液时因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而分解破坏,或产生结构上的变异,特设计了“实验室用管状薄膜式蒸发器”,这一设计使浓缩的浸液,在每毫升受热时间缩短为0.17秒,受热温度在45℃左右,减压为4.5~5mmHg。
在层析方法的研究中,吸附剂纸层析分离法,以及结合电泳的分离法。对植物成分的分离,纯化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石菖蒲(Acoras gramineus)同一品种,因产地不同,其挥发油成分差异很大。按其成分,至少可分为6个化学类型。成都产石菖蒲挥发油,存在轻油和重油二种。为此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分别测定收集轻油和重油的装备,置于沙氏提取器中,可很方便地准确测定收集两种挥发油,将所获得的这两种油分别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这两种油的组成一致,只是β-细辛醚的含量不同。重油中含量较大为36.7%,轻油中含23.8%。同时根据碱催化重排反应,顺式的细辛醚转为反式(α)细辛醚的规律,对比催化反应前后的气―质谱中,保留时间先后两个分子量208的面积峰的增减而进一步确证两种细辛醚的存在,因此确立成都产石菖蒲为β-细辛醚化学型。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唇形科),抑菌成分的分离研究中,于黄芩中获得黄芩苷(baicalein)C15H10O5和黄芩素(Wogonin)C16H12O5二种结晶成分,确定前者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后一种效果不明显。
大黄Rhcum officinale的研究,将大黄中的蒽酯衍生物及非蒽醌衍生物分别分离。结果证明蒽醌衍生有熔点216~218℃,246~247℃,300℃以上的化合物,及大黄酸具有抑菌效。未获得蒽醌衍生物的苷类。
甘草抗菌成分的研究,发现甘草栓皮的水浸液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醇溶物中,经过阳离子交换剂,Al2O3柱,收集黄色粉末具有较强抗菌效,熔点300℃以上,醇不溶物经Al2O3柱层析,仍获得具有抗菌效的成分。
于甘草中获得一种淡黄色黄酮化合物,具有能增强小檗碱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力5倍,并获得liquiritin为淡色细结晶,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力。
1960年甘孜东莨菪(Scoplia)根中生物碱研究,经过溶媒法和纸层析法等方法研究于根中获得莨菪碱(0.2%)红古豆碱(cuscohygrine)(多量),经元素分析证实莨菪碱C17H23O3N为白色长针状结晶,硫酸盐熔点204~205℃,苦味酸盐熔点163~165℃。消旋化后得阿托品碱(atropine)熔点114~116℃,硫酸盐195~196.5℃,〔α〕D±0。红古豆碱苦味酸盐元素分析为C13H24ON2·C6H3N3O7,鲜黄色针晶,熔点214℃(分解)。云南三分三(Scoplia lurida)(喜马拉亚东莨菪)同时证明有莨菪碱,只含很少量的红古豆碱。再于著者设计的逆流分配器中进行了研究。
1975~1979年对马桑寄生治疗精神病的研究中,于马桑寄生叶中获得三种有效结晶成分,并研究出这三种有效成分的大量生产方法。交由有关人员进行生产。本研究获四川省科技二等奖。
高山刺黄柏(Mahonia bealei)根中获得生物碱,证明对痢疾的疗效,优于小檗碱(berberine),毒性低于小檗碱(LD50:30mg/kg小鼠)。经纯化获得药根碱(jatrohizine),并利用400MHz,1 HNMR,13 CNMR和质谱等分析,补充了光谱数据。进一步确证了药根碱的细微结构。同时作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力,P388鼠白血病细胞、KB鼻咽癌细胞、海洋虾试验等细胞毒活性测定,以及E.coil.S.aureus,Bacillus subtilis等的抑制活性测定。
含生物碱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黄连及其复方的研究。研究了有关复方配伍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并系统地研究了主要几种黄连:峨眉连(雅连),石柱连,前者采自四川省峨眉山海拔2000米洗象池一带、高山斜坡45度向阳地带。而石柱连栽培海拔较低,形成向上的簇状根茎。增加根茎重较大,5年生可达12.5克,重为峨眉连的5倍。峨眉野连生长时期为50年以上的根茎,以及云南黄连。系统地研究了植物形态组织和小檗碱在植物中的分布。发现含小檗碱细胞分布于根茎的外皮层,及受伤部分,以及木质细胞壁中,石柱连中最多,峨眉连次之,野连中最少。为了黄连的生物碱含量分析,首次研究了Al2O3柱层析比色定量分析法。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测定值与浓度之间的经验方程和δ0值。经此方程处理,获得精密可信的结果。发现花期(3~4月)根茎中小檗碱的绝对值,随每株根茎重量下降而降低,收获期(9~11月),则随每株根茎重量增高而增高,11月后则渐降低。在峨眉连根茎的节结中,小檗碱含量比其节间跳杆高,花芽中含量最高,须根中可含1%小檗碱。发现花期(3~4月)每株峨眉连根茎的平均重量及小檗碱含量的绝对值,都同时较花期前1月降低1/3。如此,确证小檗碱在植物代谢过程中与其他细胞内容物同样被利用。因而否定当时(20世纪50年代)Cromwell和Chatterjce二人认为小檗碱为植物代谢的废物,不被植物利用的论断。
对这类生物碱的分离,进行溶媒分离。结果于石柱连和峨眉连中分别获得大量小檗碱外,还获得worenine,palmatine,jatrorrhizine和几种非酚性和酚性小檗碱型生物碱,未获得coptsine。
为了研究这些黄连中的原始状态的季胺型小檗碱化合物,设计了纸层析法研究,进行了石柱连、峨眉连、野连、云连、马尾黄连、黄柏、十大功劳、三颗针、大黄刺、小黄刺等植物的根茎、根、根皮中这类生物碱的纸层析研究。在黄连根茎中,可以分离出14种以上的这类生物碱,并证明存在这些植物中的小檗碱,都是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即C20H18O4N·Cl·2H2O。
为了进一步大量分离黄连中原始状态的季胺小檗碱型生物碱,设计了“管式逆流分配器”。对几种黄连中原始状态的季胺碱的分离,获得很满意的效果。
黄连复方的配伍药分别也进行了研究,1958年获国家卫生部表扬,为研究中药复方的范例。
正当王宪楷教授年富力强,成果日丰之时,一场浩劫席卷了全国。他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被迫停止,多年来含辛茹苦写成的《植物成分的分析鉴定――生物碱》、《植物成分的分析鉴定―苷类及挥发油》等150多万字的书稿,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准备排印,也付之一炬。
粉碎“四人帮”后,已逾花甲之年的王宪楷,重新焕发青春,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中。并在66岁的高龄,还带领研究生去3000多米的巴郎山、小金一带高山,调查采集科研样品,历尽艰险,完成改革开放后第一位硕士生的论文题的调查采集工作。曾多次应邀到云南等地去讲学,作学术报告。1985年,参加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四届东洋医学会的国际学术会议。使他初步看出,国际上研究中医中药的一般情况。1985年提出建立“天然药物化学”学科,获得有关方面的赞同,1986年王教授担任“天然药物化学”统编教材第一版主编。在该书的绪言、总论、生物碱章以近30万字的篇幅,展示论证了成立“天然药物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获得一致好评。
20世纪80年代初,中药石斛的研究,发现商品名有多种石斛,每一种商品名下,可包括石斛属植物多达7种的有3种,包括2~4种植物的也有3种。有21种石斛属植物隶属于此8种商品名之下。且尚不恒定,十分混乱。同时石斛的加工方法,各地差异很大,无一定程序,曾择市售商品环草和马鞭石斛与其组成商品的原植物之一的粉花石斛和达鞘石斛鲜品植物各10公斤,进行对比试验,不但商品无生物碱反应,且大量样品的水、醇浸出物的量,都很微。而川石斛则是惟一的单一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为了提高川石斛生产的质量,在四川省洪雅县川石斛产区,对树栽石斛实地调查采集样品。并于四川省石棉县乌丝河一带采收大量的野生石生金钗石斛,进行系统研究。并将此石生石斛移栽于喜树、油桐、十大功劳等植物树干上。3年后作对比研究寄生植物对附生其上的石斛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情况。洪雅产区采集的11种树上栽培的金钗石斛,分别将其茎、叶中的总生物碱部分,进行气―质谱分析。发现喜树、杏树和椿树上栽培的金钗石斛,有较多的其他成分存在,说明寄生植物对附生其上的石斛成分,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将11种树栽的金钗石斛的茎、叶分别作24个酒精浸出物样品,从中再分别分离出中、酸性(B),乙醚溶性生物碱(C)和氯仿溶性生物碱(D)共72个提出物。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薄层层析谱,对B和D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树栽的金钗石斛的同一部位的提出物,其溶液的色泽、物理性状、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薄层分析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寄生植物明显地影响附生其上的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因而这很可能影响金钗石斛的正常疗效。因此,提出大力发展石栽金钗石斛的建议,得到四川省金钗石斛产区的支持。
为了金钗石斛石栽技术的研究,需要主要成分石斛碱的定量分析法。发现石斛碱对22种常用的生物碱显色剂无色反应,但可使碘铂酸试剂的桃红色褪为无色。在喷上此试剂的Al2O3-G薄层层析板上呈桃红色的底板,石斛碱则呈现出周界鲜明的白色斑点。利用作为薄层层析斑点面积定量分析,证明石斛碱的斑点面积与其含量之间存在直线关系。以最小二乘法求出其经验公式,并将斑点放大19.1倍进行测量,降低了可测误差。用此法测得10种树栽金钗石斛茎和叶中的石斛碱含量,分别平均为0.59%和0.58%。而石生金钗石斛茎中含石斛碱高达3.18%,叶含0.83%。并建议叶可入药。198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优秀论文奖。
从四川省石棉县乌丝河野生石生金钗石斛中,获得1种新生物碱A.mp.210~211℃,分子式为C16H23O4N,IR指示具有OH,内酰胺基,比石斛碱多2O,少2H,比石斛碱的氧化物,内酰胺氧石斛碱,多一个O原子,与6羟基石斛碱(石斛氨碱dendramine)的氧化物内酰胺,氧石斛氨碱的分子式一致。但后者的mp.为291℃,推知A的OH不位于C6,与石斛碱和2-羟基石斛碱的质谱比较,指示A同具石斛碱基核。而A的M-167碎片指示O原子位于C14,OH位于C13,即为13-羟基-14-氧石斛碱。1 HNMR和13 CNMR 支持这一论断。按IUPAC定位系统,A标为3-羟基-2氧石斛碱。为了进一步弄清石斛碱和这一新生物碱的微细结构,以利构效关系的研究,采用了当时在天然产物结构的阐明中尚少应用的2-DCOSY谱,详尽地指定了这2种生物碱的微细结构。该文曾于1985年7月参加在美国北卡罗林纳召开的“国际天然产物研究会”发表。
野生于四川省巴郎山、小金一带的罂粟科植物藏药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anicea)生物碱的研究,曾在四川省巴郎山3000米草甸区和小金县5000米山区采得该种植物。该药当地藏民用于治疗发热、头痛、有利尿、定喘咳、止痢泻功效。研究本种植物中获8种化合物,其中包括四氢小檗碱型生物碱meconbridine和1种新生物碱,后者为前者的甲氧基衍生物,和前者的季胺碱alborine,文献报道证明meconbridine具有中枢镇静、镇痛作用。
四川千金藤(Stephania sutchuenensis)(防己科),采于四川省彭州市白水河山区,民间用作治疗感冒、风湿痛、发热、喉痛疗效优于葛根。研究结果于根中获得包括5种基核的10种生物碱,即:①氧阿朴碱类有:liviodenine,oxoanolobine和1种新生物碱,命名stephanonine,羰基位C4的阿朴碱;②双苄基异喹啉碱类有:tetrandrine,thalrugsine;③原阿朴碱类有:pronuciferine和1种新碱命名sutchuenenoline;④吗啡烷类有:sinococuline;和2种⑤hasubanan类生物碱:aknadinine及另1种新碱,为前者C1硝基化合物,命名nitroaknadinine。证明sinococuline对几种癌细胞具有杀灭活性,aknadinine和nitroaknadinine抗癌活性较低(Cancer Letters,1996,99.217)。
峨眉紫堇(Corydalis omeiensis)属罂粟科,俗称“山香”,为四川省峨眉山特产,民间用于解毒清热、镇痛、驱风湿、消肿等疾患。于峨眉紫堇根中获得13种生物碱。于光谱分析和化学、物理属性确定为:①四氢小檗碱型的tetrahydrocolumbamine;②苯酞异喹啉类的corlumine,bicuculline;③原鸦片碱类的cryptopine,muramine,α-allo-cryptopine和protopine。本种植物中共存4种原鸦片碱类成分,属首次发现。
轮环藤属(Cyclea)属防己科,对产自四川省崇庆县山区的轮环属(Cyclea racemosa)的生物碱进行研究。当地应用根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效果。经研究于其根中获得4种结晶,光谱等鉴定为cycleamine,insularine,isochondodendrine和1种新BBI生物碱。首次利用1 HNMR,13CNMR光谱结合dreiding模型分析确定C-18元环首―尾氧桥两个芳环(C,Cu2019环)的相对构型。此新碱命名(+)cycleaneonine,其中13CNMR谱中有4个δ值相同的联氢芳碳,两个相近δ值的联烷基芳碳,说明分子中具一个对二甲基苯基部分,苯环C,Cu2019可自由旋转,分子的二氧醚环大于18 元的首―尾氧桥BBI生物碱,属cissampareine型,但具有NCH3的新生物碱。此物证明具有显著的抗人胃癌细胞的活性。本植物的地上部分中也获得cycleanine,insularine和新碱(+)cycleaneonine。
四川轮环藤(Cyclea sutchuenensis)采自四川省古蔺县山区。为我国西南地区特产。据当地草医介绍具清热止痛、通经、治淋症、牙痛。分析证明根中除获得cycleanine,disochondodendrine,insularine和insulanoline(A)外,还获得10种BBI生物碱。①2种属cissampareine型:(-)-cycleaneonine,isocycleaneonine(Ⅰ),在其茎中还获得(+)cycleaneonine。后者是在前种植物中获得的新碱。文献得知这种类型的BBI生物碱只在防己科Cissampelos属植物中发现7种,结构上无N-CH3存在。上述这3种首―尾氧桥的生物碱,是第一次从Cyelea属植物中发现,并且都具有NCH3.(+)-cycleaneonine已证明具有显著的抗人胃癌细胞活性。并证明(―)-cycleaneonine和isocycleaneonine(1)包括insulanoline(A)分别对3种人癌细胞:人肺癌细胞(A549);人胸腺癌细胞(MCF-7)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另3种新碱属于7,12u2019―单氧桥BBI生物碱,命名为sutchuenenine(3),neosutchuenenine(4)和sutchueneneonine(5)。已知只获得7,10u2019和7,11u2019单氧桥结合的各3个碱,迄今尚未发现过本植物中所获得的7,12u2019单氧桥BBI的化合物。
另外还获得2种新的首尾氧桥型的BBI生物碱,命名isocycleanine(8,12u2019和8u2019,12氧桥)(6)和sutchuenensine (8,12,和7u2019,12氧桥)(7)。这些结构都是借助于NOE 效应确定的。
同时还发现2种新的BBI的氮氧化物。命名insularine2β-N-oxide(8)和insularine-2u2019β-N-oxide(9)。并制备了几种insularine的N-氧化物加以确证。
几种成分的抗人癌细胞的实验,系美国Purdue大学药学院MDCH代作。
植物环肽目前为较新的研究领域,我国尚属起步阶段。除了从小红参、太子参、银柴胡中发现几种环肽生物碱外,其他尚未见有报道。于石竹科繁缕亚科中3种药用植物:繁缕属的云南繁缕(Stellaria yunnanensis),大叶繁缕(Stellaria delauayi)和无心菜属的山银柴胡(Arenaria juncea)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云南繁缕又名千针万线,为云南省民间草药,具健脾、养肝、益肾功能。从其鲜根中获得9种环肽成分,其中证明了3种七肽,2种八肽,1种九肽,2种五肽;大叶繁缕又名土党参,为云南民间特有草药,具有壮阳功效,于其鲜根中获得5个环肽,包括3个八肽、2个十一肽;山银柴胡具有清热凉血功效,从中获得1个七肽。
这些环肽化合物的结构证明,是利用最新的二维核磁技术如同核1H的双量子相干相关谱(DQC-COSY),多重同核中继相干传递二维谱(TOCSY),1H检测的异核的多量子相关谱(HMQC),1H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以及核overhausor效应和交换实验(NOESY),结合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和酶降解技术,转为直链,经HPLC精制,得直键肽,利用手工DABITC/PITC双偶合法技术完成氨基酸序列的确证。
在这3种草药中共获得15个新的环肽化合物,包括2个五肽,2个六肽,4个七肽,4个八肽,1个九肽和2个十一肽。涉及12种常见氨基酸和1种非典型氨基酸。在此之前,植物环肽的研究主要是鼠李科环肽和茜草科环肽生物碱。前者共同具有醚键的13-14元环的柄型化合物,后者则同具醚键双环结构的化合物。而上述这3种植物中获得的这15个环肽生物碱,除stellaria B和C两者,可看作是具有共同的基核外,其余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没有共同的特点,因而在结构鉴定中难度较大。环肽生物碱的研究,可进一步启发一些常见氨基酸及其肽化合物的研究,导致开发对人体易于亲和的一些氨基酸为基础的理想药物。
中坝附子,特产于四川省江油县(中坝)、彰明县一带。近40年来主要以南瓜叶、鹅掌叶和小花叶附子3种作为生产栽培种。而这3种叶形的植物学名都定为Aconitum carmichacli Delex(毛茛科)。
于鹅掌叶附子中获得C19-二萜碱:neoline,fuziline,mesaconitine,hypaconitine,aconitine,和1种新的N-CHO二萜碱。命名为aldohypaconitine以及2种新的氮氧化物:mesaconitine-N-oxide-(α)和-(β)。同时还获得C20二萜碱:songorine和songoramine。采用了双共振去偶技术首次确定了这些生物碱结构中各质子的详细的确切归属。新碱aldohypaconitine的结构,是以hypaconitine经KMnO4氧化合成确证的。对三种叶形的附子各以60公斤分析其中的生物碱含量。结果彼此的差异很大。
王宪楷教授于1982年著文《一般分离方法和处理条件对植物成分结构的影响》药学通报1982,17(10):28发表,举出一些数量的实例,证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在分离、鉴定结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光照、溶剂、酸碱以及层析的接触,往往会引起某些化学反应而导致成分化学结构的改变。早期证明萝芙木属(Rauwlfia)植物中所发现的60~70种已证明了结构的吲哚生物碱。后来再次分离时,获得的化合物有些证明是人工产物,有些原来获得并证明了结构的成分,不能再次获得。因此,王教授提出:在植物中获得的成分,如何保证就是那个植物本来存在的那个结构的成分问题。特别在研究中草药的活性成分时,结构上小有改变,其生理活性可能有很大的变异。实质上,不能再次获得的那个成分,就很难认为是那个植物中本来存在的成分。
主要论著
1 王宪楷,李美蓉,涂茂利.川产黄连的形态组织及组织中小檗碱分布的研究.(黄连研究第一报)―四川医学院学报,黄连专辑,1959,1:1.
2 王宪楷,杨培全,陈新民.川产野(黄)连根茎中生物碱(黄连研究第四报).药学学报,1964,6:382.
3 王宪楷,杨培全,陈新民.石柱(黄)连根茎中生物碱的研究(黄连研究第五报).药学学报,1964,6:390.
4 王宪楷.黄连原始状态生物碱成分的逆流分配法研究(黄连研究第六报).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论文集,1963,9:103.
5 王宪楷.管式逆流分配器.药学学报,1963,10(8):510.
6 王宪楷.实验室用管状薄膜蒸发器.药学学报,1960,8(1):57.
7 王宪楷,赵同芳,车镇涛.Dendrobine and 3-Hydroxy-2-oxo-dendrobine from Dendrobium nobile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1985,48 (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