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红的个人简介
赵崇波(1892―1976), 河北省任丘市北辛庄乡司马庄村人。10岁时去饶阳县“大崇庆”河北梆子科班坐科,因聪明伶俐、刻苦好学,深受班主和教师赏识。出科后往返于京、津、保及石家庄、邢台等大、中城市演出,很有观众缘,又因其身材矮小,故取艺名“童子红”。剧团戏报一贴,凡有“童子红”登场的戏,便座无虚席,叫好不断。 是清代同治年间享有盛名的河北梆子演员 。工老生。同治三年(1864年)曾与盖天红、靳老虎、水上飘等名演员在北京万顺和梆子班演出。光绪二年(1876年),改搭全胜和梆子班,与十三旦(俟俊山)同台演出。他能戏很多,因久在北京演出,唱腔中掺有北京语言,故有人称他唱的是“京梆子”。个人生平
赵崇波(1892―1976), 河北省任丘市 北辛庄乡 司马庄村人。10岁时去饶阳县“大崇庆”河北 梆子科班坐科,因聪明伶俐、刻苦好学,深受班主和教师赏识。出科后往返于京、津、保及石家庄、邢台等大、中城市演出,很有观众缘,又因其身材矮小,故取艺名“童子红”。剧团戏报一贴,凡有“童子红”登场的戏,便座无虚席,叫好不断。
是清代同治年间享有盛名的河北 梆子演员 。工老生。同治三年(1864年)曾与盖天红、靳老虎、水上飘等名演员在北京万顺和 梆子班演出。光绪二年(1876年),改搭全胜和 梆子班,与十三旦(俟俊山)同台演出。他能戏很多,因久在北京演出,唱腔中掺有北京语言,故有人称他唱的是“京 梆子”。
光绪末年,赵崇波曾多次被请进皇宫为宫内导戏、演戏。有一次,他闲来无事,四外游逛,出于好奇,敲响了金銮殿的大金缸,惊动了圣驾,欲将其开刀问斩。幸亏八千岁(一个崇拜“童子红”的戏迷太监)苦苦讲情,才免于一死。为此,皇上还点了他的戏,将功折罪。
民国年间,赵崇波在石家庄居住达十几年之久,在朋友开的一家饭店落脚。约1940年以后回原籍。回村之后,他办过三期科班,收徒近百人,为本县和周边县(市)培养了不少戏剧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崇波弃艺务农,但常有外县(市)戏剧名流登门求教。1961年,应 沧州专区戏校聘请,赵崇波又到沧州任教,三年后辞去教务回乡安度晚年。
代表作
“童子红”的代表剧目有《太白醉写》、《状元谱》、《打侄上坟》、《文昭关》、《斩黄袍》等。与其他名家流派比较,虽然剧本相同,但赵崇波的做戏、唱腔、道白均有独到的发挥,体现了自己脱俗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