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慧君

时间:2024-03-06 01:42:37编辑:影视君

涂慧君的个人简介

涂慧君, 女,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建筑师。1996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年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访问教授。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园区建筑集群规划、景观及建筑整体设计;建筑策划;致力于探索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建筑设计。2008年2月-6月,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访问教授,同济大学建筑集群与人居环境研究课题组合作教授,同济&耶鲁大学城市设计联合工作室合作教授,参与“面向老龄化的城市设计”研究。耶鲁大学/香港大学/东京工大客座评图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

简历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及设计项目:中华书画艺术博览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浙江大学新校区、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广州大学城组团二华南理工大学校区、昭通市行政文化中心等多项规划与建筑群体设计工作。论文十余篇,译著一本,著作一本。从事校园规划二十余项,修建性详规专业负责人九项,单体建筑施工图设计建成五十余万平方米。获设计竞赛一等奖六项,省级工程设计奖两项。参与“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负责“可循环利用材料在世博样板组团建筑中的应用分析”和“大型复杂项目的建筑策划群决策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科生课程

建筑设计(建筑学)

毕业设计

建筑策划

研究生课程

建筑策划

城市设计1(国际联合课程)

科研

科研成果

大型复杂项目的建筑策划群决策模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2013.12 项目负责人

可循环利用材料在世博样板组团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世博会课题2010.3-2010.6 项目负责人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1-11.12 参与人 排名18

《面向老龄化的城市设计》《上海静安区铜仁路地段国际联合城市设计研究》同济大学、香港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室同济大学方面参与人,排名第2

海南临高新城养老社区规划策划研究与暑期教学 同济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2007 参与人

科研工作

1.《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方案》2005年8月23日至2005年9月30日, 同济大学科研处立项编号052008 第一负责人

2.《中华书画艺术博览园规划方案》2006年8月23日至2007年2月30日,同济大学科研处立项编号061444 第一负责人

3.《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设计导则及第一期建设整体设计》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30日,同济大学科研处立项编号062008 第一负责人

实践作品

1.《佛山科技学院北院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实施方案;1999年9月;

2.《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与建筑设计》设计竞赛一等奖,101公顷,1999年11月,修建性详细规划  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

3.《浙江大学新校园(基础部)概念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200公顷,2000年12月;修建性详细规划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

4.《烟台大学公共教学楼群》建筑设计实施方案,2002年3月;

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年9月,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

6.《云南昭通师范专科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群方案设计》;2005年10月至今; 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

7.《山东曲沃新城区城市设计研究》2007年,项目参与人

8.《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规划方案与一期建设》2009.3-2009.12 负责人

9.《利辛县政府办公楼及文化中心建筑设计 》2007.5 参与

10. 《云南昭通市行政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群体设计》2011-至今 项目负责人

著作论文

《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书号ISBN 978-7-112- 08460-9 作者:涂慧君2007

学术期刊

1.《共享交融有机生长――浅谈浙江大学新校园(基础部)概念性规划中标方案的创作思想》,《建筑学报》2001年第5期,作者:何镜堂、涂慧君、邓剑虹

2.《田园城市规划思想与田园式校园规划初探》,《规划师》2001年第1期,作者:涂慧君等

3.《表皮,剖面与连续体验》,《华中建筑》2001年第4期,作者:涂慧君

4.《人文主义新形态与大学校园的当代转向》,《新建筑》2002年第4期 作者:涂慧君

5.《校园文脉的延续与创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方案创作过程》《华中建筑》2002年第5期作者:涂慧君  6.《弘扬地域文化创造生态校园》《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5期,作者:何镜堂、邓剑虹、涂慧君

7.《大学校园规划、景观、建筑整体设计观念建构》《建筑技术及设计》2004年第7期,作者:涂慧君  8、《城市设计导则应用于大学校园整体设计DD从三个案例探讨其操作方法》《新建筑》2006年第3期 作者:涂慧君等

9、《建筑策划GFCNP信息矩阵方法在大学校园规划应用中的实践》《建筑学报》2007年第5期 作者:涂慧君等

10、《国际建筑教育的回音“2007 Archiprix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奖”评选综述》《时代建筑》2007年第1期 作者:黄一如 涂慧君等

11、《校园整体设计的整合方法――简述云南昭通师范专科学院新校区设计导则》《城市建筑》2007年第03期 作者:涂慧君等

12、《游走在外部空间――MRY的教育建筑集群设计方法浅析》《城市建筑》2008年第03期 作者:涂慧君  13、《初探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云南昭通师专建筑群设计》《建筑学报》2008年第6期 作者:涂慧君  14、《已建大学校园周边地带与城市互动发展―以同济大学国康路的三个城市设计研究方案为例》《城市建筑》2010年第3期 作者:涂慧君等

15、《大学功能、社会期许与个性发展》《新建筑》2009年第5期 作者:涂慧君等

发表论文

1.《一体化大学校园设计》高等校园规划与设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三届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论文 作者:涂慧君

2.《Rigional Campus?Intergral Design:Two example & One scheme analysi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e and local Culture & ASC2001 Annual Convention 作者:涂慧君等

3.《新世纪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作者:何镜堂、涂慧君、邓剑虹(2002),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 研讨会,台北

4.《当代建筑策划理论应用于大学校园规划》作者:涂慧君(2006),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广州

5.《西方教育的发展与大学校园规划模式的类型变迁》作者:涂慧君(2006),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南京

6.《初探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涂慧君(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 主题发言2007年11月1日至3日 苏州

获奖情况

1、同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同济大学2008

2、2010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最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奖

3、2005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城市规划类)二等奖排名第三

4、广东省第十次优秀工程勘察、第十二次优秀工程设计评选获奖项(学校类)二等奖 排名第三

上一篇:怎么做坦克

下一篇:五岳独尊是什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