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唐)

时间:2024-03-06 21:33:55编辑:影视君

王(唐)的个人简介

王少孤,叔父王因参与汉王杨谅谋反,被诛杀,王受到牵连,隐居于终南山,直到隋朝灭亡。李纲以其“贞谅有器识”,荐为世子府咨议参军,为太子舍人,成为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之变后,召拜谏议大夫,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魏徵、杜如晦等齐名,《旧唐书》评价他:“性雅淡,少嗜欲,志量W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人称唐初四大名相。卒赠吏部尚书。

个人简介

王[guī](571年~639年)字叔d,隋朝至唐初祁县人(今眉县马家镇车圈村王家台),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性沉澹,志量隐正”。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长于文辞,奉召入秘书省,任太常治礼郎,从事图书校订工作。他的才干并未引起朝廷的足够重视,却得到五叔父王颇的器重和赞许。仁寿四年(604年),其三叔父王因参与汉王杨谅谋反,被诛杀,王受到牵连,遂隐慝于南山中。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占据长安。经丞相府司录李纲引荐,被任命为李渊世子李建成的咨议参军。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王转授东宫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未几,李渊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形成了以秦王李世民为一方,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一方的两大派别,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王为太子属吏,始终站在建成一边,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建成乘李世民陪父外出巡幸之机,遣人送铠甲给其同伙“募健儿,欲以为变”。此事被揭发后,王涉嫌流放到崔州(今四川西昌)。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及齐王元吉,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惜王之才,捐弃前嫌,召回授以谏议大夫职,留做身边顾问。王从此知恩图报,“推诚纳善,每存规益”,深受太宗信任。贞观二年(628年)被任命守侍中,贞观四年(630年)实授侍中,行宰相之职,负责纠弹驳之重任。贞观十一年(637年),受命与诸儒正定《五礼》。书成之后,获赏甚丰,受赐一子为县男封爵。同年,又被任命为魏王李泰的老师。

王 一生崇尚儒学,以儒家忠孝仁义礼等自励,是唐初有名的诤臣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等人同为“贞观名臣”。有一次,太宗命评论诸臣优劣,王从容对曰:“孜孜奉国,多谋善略,我不如房玄龄;能文兼武,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敷奏说明,条理清晰,我不如温彦傅;办事干练,案无滞留,我不如戴胄;忠诚无私,犯颜直谏,我不如魏征。然而,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我却比他们有一日之长。”这番话深受太宗称道,感慨地说:“卿如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王任谏议大夫时,推诚尽节,多所献纳。

太宗女南平公主下嫁王之子王敬直,按皇制,公主下嫁臣民,并不拜见翁婆,王坚持以“礼”行事。唐代公主下嫁拜见公婆,从此开始。

贞观十三年(639年),王病卒于长安。唐太宗素服吊唁,又命魏王率百官前往送葬,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补充

王(571~639年)字叔d,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氏,系出太原王氏的高门。北魏时,王先祖曾任护乌丸校尉(乌丸即乌桓,东胡别种,汉末被曹操所破,遗裔遂居嫩江之北;护乌太校尉乃监护乌丸的长官),因号「乌丸王氏」。王曾祖王神念,在梁武帝时率子王僧辩投奔南朝,遂迁居南方。武帝末,侯景兵变(548-552年),僧辩起兵勤王,遂成为最具权力的宰相,主宰梁朝政局。由于权势太盛,遂为陈霸先所推翻(555年),并于两年後建立陈朝。王僧辩父子被害前,他的长子王奉命督师於荆州以御西魏,兵败撤入北齐,用为乐陵(治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郡守。王即王的父亲。

王幼孤,家计贫穷。个性雅澹,少嗜欲,而且志量沉深,能安於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其叔父王素有通儒之称,善於评鉴人物,认为「我家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王二十三岁,应诏进入秘书内省校定群书,任为太常治礼郎的小官职。十二年後,文帝驾崩,隋炀帝即位,皇弟汉王杨谅挟太原劲兵反对炀帝,王当时为杨谅的谘议参军,是他的主谋,协助杨谅起兵。杨谅失败,王被诛,王应当连坐,乃亡命于南山(王这时住在陕西d县,南山即终南山),时年三十四岁。王在南山隐居十馀年,其间只和房玄龄、杜如晦等少数朋友相善。房玄龄少他八岁,杜如晦少他十四岁。某天,王母李氏建议王说:「你将来必定显贵,但不知你的朋友究竟是那一类人,不妨带他们来家里坐坐。」玄龄等来到,李氏窥见他们,大为吃惊,赶紧张罗酒食,竟日尽欢。事後李氏向王说;「房、杜两位客人都是公辅之子,你日後的显贵不必怀疑!」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自太原攻入关中,拥立杨侑为帝,自为大丞相。李渊的重要幕僚、丞相府司录李纲推荐王,称赞他贞谅有器识,李渊遂任他为世子府(李建成时为世子)谘议参军,成为建成的重要顾问。不久,李渊称帝,建成被册为太子,王累升为太子中允(东宫左春坊的重要机要官员,相当於朝廷的门下侍郎)。这时,他的挚友房玄龄和杜如晦,却全力辅助秦王李世民,各为其主。其後太子与秦王冲突日烈,至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庆州刺史杨文干兵变,谣传此事与太子有关,东宫和秦王府各有重要幕僚遭到处罚,王被流放於`州(治今四川西昌县)。两年後「玄武门之变」爆发,秦王世民即皇帝位,这时房杜二人以第一功臣出任宰相大臣的要职,而太宗亦素知王之才,于是将他从隽州召还京师,提拔为谏议大夫,与魏徵同在门下省为侍臣,这时他已五十六岁,魏徵则为四十七岁。两人尽心竭力,由太宗的仇敌,变成太宗的两员模范谏臣。

王在太宗初期,由谏议大夫升迁为黄门侍郎(门下省的副长官)兼太子右庶子,他的最大贡献是协助并促使唐太宗重整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与及建立谏官入阁的制度。这些制度的重建,使到国家大政的决策更慎重合理,避免隋朝的乱政重演。有别于魏徵的抗直激切,王的谏臣风范是雅正而不屈。例如他批评太宗收纳卢江王妃为侍妾,就婉转地申诉杀人而取其妻、「知恶而不去」的不当。又如太宗命令名音律家祖孙教宫人声乐,却感不满意而加责备。王和温彦博为此上谏,为孝孙作解释,并批评太宗命雅士教女乐为不对。太宗大怒说:「卿等都是我的心腹,应当进忠献直,怎N反而附下罔上,为孝孙开脱呀!」彦博畏惧而谢罪。王不但不谢罪,反而正色地说:「臣本是前宫(太子建成)的人,罪已当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屑而置之枢近,以忠直责成於臣。如今怀疑臣有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太宗为之默然,翌日遂向房玄龄等表示悔意,认为错怪王、温二人。所以王担任谏官之时,太宗就曾因他推诚尽节、多所建议而嘉慰他说:「卿所议论皆击中朕的过失。自古人君莫不希望社稷永安,然而不能达到,其原因主要是人君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罢了。如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又闻过能改,何虑社稷的不安哩!」而且也曾推崇他说:「卿如果常任谏官,朕永无过失!」

王为黄门侍郎,长官即为高士廉。他是皇后的舅舅,五个玄武门兵变功臣之一。贞观二年(628年)十二月,王有密表要透过高士廉呈奏,士廉将它抑压而不言,遂坐罪眨出都督,侍中遗缺由王守任,王遂成为宰相,时龄五十八岁。两年後,王正拜为侍郎,温彦博、戴胄等同时加入了宰相团,加上原来的房玄龄、李靖、魏徵,组成了最强阵容的宰相团。太宗知道王有其叔父之风,精於评鉴人物,就请他评鉴各宰相,并作自我比较。王说完诸宰相优点後,遂自谓「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方面,亦可与诸相争一日之长,太宗和诸相皆认为确论。事实上正因为王的优点在此,所以才能完美的发挥了侍中应有的职权,而成为名相。不过,三年以後,他却因┙谢芴富埃岢鑫荩ㄖ谓裆驴纱罄笙兀┐淌罚崾嗽紫嗌摹

贞观八年正月,王被贬后十个月,再被召回京师,拜任尚书省的礼部尚书(相当於教育部长)。他奉诏与诸儒正定五礼,於十一年完成工作後,获得太宗的封赏,并於此年兼任魏王师。相州都督u2027魏王李泰这时是王室弟于之中,最得太宗宠爱的人,也是授任地方长官而不须赴任的人,早就有人认为太宗对他太过宠溺,恐怕日後会生是非,因而进谏。太宗也了解这问题,所以特请王兼任魏王师。王是礼道履正的人,既坚持开创公主拜见舅姑的规矩,因而也以师道自居,接受魏王的拜礼。他一方面教魏王忠孝之道,一方面则从建立国家礼制上压抑魏王的气势,因而颇获好评。可惜王兼任魏王师的时间不长,实际上尚未满两年(贞观十一年三月至十三年正月)就病逝於任上。他的逝世,无异对日後魏王争权有相当大的影响。

王於贞观十三年初春遇疾病倒,且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太宗敕令南平公主就第省视,又派民部尚书唐俭监督医治他的抢救工作,皆无效,仍於正月病逝,享年六十九岁。太宗刚谒献陵(唐高祖陵)而回,闻讯即素服举哀於别次,诏令魏王率百官亲往临哭,追赠为吏部尚书,谥为「懿」,永宁公的爵位由王长子王崇基继袭。

王自少孤贫,亲友对他有所赠送皆不推却。及至显贵以後,皆一一还以厚报,即使赠送人已死,亦必回报其妻子和儿女。王只有兄弟两人,兄长王生平不详,但王事寡嫂尽礼,抚养孤侄亦恩义隆厚;宗亲、姻戚若有困匮,王也多所周恤。所以王的家庭未必丰裕,日常自奉甚俭。依照法令,三品以上的大臣必须建立家庙,以祭祀三代祖先。王通显已久,迄未建造家庙,四时祭祀只在寝堂进行,因而曾被法司所弹劾。太宗对对此不加责罚,特令官方为他建造家庙,以愧其心。时论对此则看法不同,认为王俭而不合礼,对他颇有眨议。

王生有两子,王崇基袭爵为官,王敬直则尚太宗第三女南平公主,因而拜驸马都尉。王死後四年,皇太子李承乾谋反,王敬直坐与太子交结,流放岭南。南平公主亦同流放,後改嫁刘玄意。王的直系子孙表现多不出色,曾孙之中尤其出了一个王旭,被新唐书列入〈酷吏列传〉之中。

原文

王,宇叔d.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硅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日:"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平 "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 非邪 "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 "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 ’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 ’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 "彦博惧,谢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日:"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

解释

王,字叔d.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思念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灭亡呢 "王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 "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 "王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死了?’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吓 ’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 "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 "彦博惧怕,谢罪,但王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 "王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相关影视

2006《贞观之治》――王锈强饰

上一篇:家用制氧机哪个好

下一篇:entert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