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操(南朝后梁尚书令)的个人简介
王操(?~575年),字子高,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区)人。南北朝时期后梁外戚大臣。
博涉经史,善于谋略。长期辅佐萧,历任外兵参军、尚书左丞。萧称帝后,历任五兵尚书、大将军、相国、新康县侯。梁明帝萧岿即位,任镇右将军、尚书仆射,打退陈朝名将吴明彻进攻,保全社稷,拜尚书令、荆州刺史,主持朝政。位极人臣,为政勤恪,行为自检,深得时人称誉。
天保十四年,追赠司空、新康县公,谥号康节。
人物生平
王操性情敦厚,博涉经史,善于谋略。萧为南朝梁东扬州刺史时,王操任其外兵参军。萧对他的亲用,仅次于记室参军蔡大宝。
侯景之乱,萧投靠西魏,被宇文泰策命为梁王,王操任其尚书左丞。承圣元年(552年),梁元帝萧绎在江陵即位。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萧助西魏字文泰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旋即在江陵称帝,建后后梁,王操任五兵尚书、大将军、郢州刺史。不久,又进位相国,封新康县侯。比时萧以蔡大宝为尚书令,“推心任之,以为谋主,比之诸葛孔明,操亦亚之.”梁明帝萧岿即位,王操仍被亲用,任镇右将军、尚书仆射。
后梁天保五年(565年),陈将吴明彻统军入寇后梁。次年,陈军攻江陵,引长江水灌城。北周江陵总管田弘偕萧岿避难于纪南城,王操奉命与北周副总管高琳据守。王操治军有方,将士莫不尽力,与陈军“昼夜相战十旬”,最终击退陈军,江陵得以保全。战后,王操以保全社稷之功被任为尚书令,领荆州刺史,主持朝敌。王操尽管位极人臣,却为政勤恪,行为自检,深得时人称誉。
天保十四年(575年),王操死去。赠位司空,进爵为公,谥号康节。
人物评价
王操尽管才能出众,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梁,但在当时北齐、北周、陈三大割据政权鼎立的形势下,萧、萧岿父子寄北周篱下,以江陵周围区区三百里弹丸之地图发展,实为梦想。难怪王操死后萧岿亲自为他送葬,并痛悼曰:“天不使我荡平江表,何奇我贤相之速也。”其实萧岿也是在为自己、为后梁的命运的哀叹。
周书萧传附王操
王操字子高。其先,太原晋阳人也。母龚氏之外弟也。祖灵庆,海盐令。父景休,临川内史。操性敦厚,有筹略,博涉经史,在公恪勤。初为外兵参军,亲任亚于蔡大宝。承制,除尚书左丞。及称帝,迁五兵尚书、大将军、郢州刺史。寻进位柱国,封新康县侯。
岿嗣位,授镇右将军、尚书仆射。及吴明彻为寇,岿出顿纪南,操抚循将士,莫不用命。明彻既退,江陵获全,操之力也。迁侍中、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参掌选事,领荆州刺史。操既位居朝右,每自挹损,深得当时之誉。岿之十四年,卒。岿举哀于朝堂,流涕谓其群臣曰:“天不使吾平荡江表,何夺吾贤相之速也。”
及葬,亲祖于瓦官门。赠司空,进爵为公。谥曰康节。有七子。次子衡最知名。有才学,起家秘书郎。历太子洗马、中书、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