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琦峰

时间:2024-03-10 10:38:48编辑:影视君

魏琦峰的个人简介

魏琦峰,男,汉族,中国民主促进会,博士,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2003年于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从事分离科学与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离子膜电解分离技术;金属分离与提取新工艺及基础理论;电化学工程;绿色化工工艺及产品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人物经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9月,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1.中国化学会会员;

2.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成果网专家;

3.山东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4.山东省科技项目计划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

1、有色冶金新工艺及基础理论:主要从事相似元素分离新工艺,现代分离技术的应用 ,冶金体系的热力学与电化学研究。

2、有色冶金资源与环境:主要从事有色金属低品位、复杂矿的无污染处理与二次资源再生利用,有色冶金工业废水、废渣和废气的治理与资源化,膜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冶金工艺的改造研究。

3、无机粉体材料的合成、应用以及分离科学与工程:与分离过程相结合,采用膜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微乳状液膜技术等探索和开发温和条件下无机材料有效的合成反应、合成技术,制定节能、洁净、经济的合成路线,开发新型结构和新型功能的无机粉体材料。

研究成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申报专利6项。完成与在研项目有“离子膜耦合电化学反应氧化铈(Ⅲ)同时析出铜粉的研究”,“钴硫精矿焙烧浸出液中钴的富集研究”, “金精矿氧化预处理及综合回收利用”, “液膜法合成球形Ni(OH)2”,“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等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被 SCI 收录1 篇,被 EI 收录6 篇,获2007山东省技术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术论文

1变电流电解氧化混合硫酸稀土溶液中的Ce.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11):1963-1968(EI检索)

2阴离子膜耦合电化学反应氧化铈同时析出铜粉新工艺.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34-38(EI检索)

3硫酸介质中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氧化铈的研究.稀土,2004,25(1):28-31

4硫酸介质中电解氧化铈的离子交换膜选择.稀土,2003,24(1):13-16

5硫酸介质中铅合金阳极电解氧化铈的研究.稀土,2003,24(2):19-23

6硫酸介质中阴离子膜电解氧化铈的电极选择.稀土,2002,23(5):35-38

7阳离子膜耦合电化学反应制备铜粉.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Supple 1)

8Template synthesis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hitosan salicylal Schiff basesJ. CENT. SOUTHUNIV. TECHNOL. 2004, 11(2):169-172(SCI检索)

9Study on Oxidizing Ce(Ⅲ) in Sulfuric Acid Medium.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Technology 2002

10 硫酸稀土溶液离子膜电解氧化铈(Ⅲ)为铈(Ⅳ)的方法,申请号: 02114300. 5,2002,7,26

11 正极材料LiFePO4 的研究现状.电池. 2006,36(3): 240-242

12微波辐射下交联壳聚糖树脂固载化β―环糊精.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19(3): 204-207

13 硫酸稀土溶液离子膜电解氧化铈(Ⅲ)为铈(Ⅳ)的方法(ZL 02114300.5)专利证书号2654879

14还原-沉淀反萃制备不同型貌与粒径氧化铈的方法公开号(CN 1433965A)

11离子膜电解法制备La(OH)3. 稀有金属, 2007, 31(3):331-335

12 阴离子膜矿浆电解回收干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锰.环境工程,2007, 25(3):60-63

[13] The recovery of zinc from hot galvanizing slag in an anion-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reacto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ume 181, Issues 1-3, 15 September 2010, Pages 908-915. ( SCI/EI 3.723, 排序2 ).

[14] A simple modeling study of the Ce(IV) regeneration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ume 192, Issue 2, 30 August 2011, Pages 779-785. ( SCI/EI 3.723, 排序2 ).

[15]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Ce(III) to Ce(IV) and deposition of copr powder in an electrolytic membrane reactor. Hydrometallurgy, Volume 103, Issues 1-4, June 2010, Pages 205-210. ( SCI/EI 1.922, 排序2 ).

[16] Study of the electrodeposition conditions of metallic manganese in an electrolytic membrane reactor. Minerals Engineering 23 (2010) 578u2013586. ( SCI/EI 1.244, 排序1 ).

上一篇:唐枝中

下一篇:养狗最感动的十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