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殷的个人简介
萧殷,原名郑文生,笔名萧英。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月夜》、文学评论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有《萧殷文学评论集》、《萧殷自选集》。
基本内容
萧殷(1915-1983)原名郑文生,笔名萧英。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1932年开始写作。1938年入延安鲁艺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华日报》编委、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石家庄日报》副总编辑。建国后,历任《文艺报》编委,中国作协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学讲习所副所长,暨南大学教授、中文第主任,蹒中央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广东省文联、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作品》月刊主编,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著有短篇小说集《月夜》、文学评论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有《萧殷文学评论集》、《萧殷自选集》。
个人履历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艺报》主编、《作品》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广州笔会中心理事,中山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他一生主要从事报刊编辑、文艺教学、文艺理论研究,对培养青年作家不遗余力。已出版著作有:小说散文集《月夜》,评论集《论文艺的真实性》、《给文艺爱好者》、《谈写作》、《鳞爪集》、《习艺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给文学青年》、《萧殷文学评论集》和《萧殷自选集》等。1985年荣获广东省首届文学评论荣誉奖,1986年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特别奖。
1983年8月3日病逝于广州。龙川县城文化公园有萧殷汉白玉半身座像一尊,1987年7月5日县委府举行了落成典礼。
相关信息
萧殷在当年
一
1953年1月5日,我从武汉来到北京东总布胡同22号全国文协报到,被分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工作。《人民文学》负责人、一个瘦小个儿、戴近视眼镜的中年人找我谈话,他就是文学评论家萧殷。
萧殷同志对我说:“把你分到评论组处理读者来信。这是件很重要的工作。为了答复读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文学问题,你自己就得好生学习。你很年轻,这对你是个锻炼。”―――说这句话时,他那生动的眼神专注地看着我,我感觉镜片后边似有热光闪动。
萧殷继续说:不要看轻了处理读者来信。读者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情况。有些是带共同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就更值得重视了。我的好些文章,就是从青年人的来信引起的,是为着答复他们提出的文学思想问题、创作问题。这就要在工作中养成思考、分析的习惯,甚至记笔记的习惯。有了问题随时记下来,分析、思索。我工作了一阵子,小本子就积累一大堆,那上边都是记的各种问题、各种感受……
二
不久,《人民文学》编辑部搬到东总布后边的小羊宜宾胡同三号。这是个安静、幽雅、标准的北京四合院。二道门里,宽敞的院中有紫藤罗架,丁香花树,迎春花树。一到春天,先是黄色的迎春花开放,紧接着紫丁香开花,满院生香……
大北屋是编辑部的办公室。东、西厢房一边住着陈涌,一边住着萧殷。这时我才知道当时编辑部的两个负责人就是陈涌和萧殷。他们都不是编委。而主编和副主编,基本上是挂名的,四个编委,也不处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萧殷、陈涌共同负责编辑部的全部工作,两人轮流发稿。当一个人发稿时,另一个人就负责抓编辑部的业务学习和其他日常工作。我来编辑部的头两个月,萧殷正担任后一个角色。
那时编辑部的业务学习抓得很紧,学术空气浓。譬如说吧,工间休息时间或是饭桌上,编辑们经常讨论契诃夫或莫泊桑的一篇小说,或本刊联系的某个作者的小说,或《文艺报》刚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萧殷、陈涌也参加讨论,甚至争论。陈涌本来肤色微红,争论时面孔就更红了。萧殷发表意见时严肃、认真、专注,头微向前倾,眼神向下;有时又抬起头来,以手势助话语,带客家味儿的普通话,往往滔滔不绝,道理一套又一套,显得很雄辩……
我记得萧殷那时强调的一些基本观点是:作家要深入生活,没有生活写不出好作品。但光有生活不行,还必须学习理论,学习文学本身的业务,提高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负有教育人民,改造和提高人民道德品质的崇高责任。作家的描写、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作家的责任,显然应该与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和政治运动的直接指挥者有所区别。因而他反对在作品里单纯描写生产技术过程,工作方法,或是图解政治运动,进行没完没了的政治说教;反对脱离生活,忽略文艺本身特点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对对作品不做深入研究,不做具体艺术分析的简单、粗暴的批评……
这些基本思想,贯彻于他的编辑工作中,也表现在他当时写的文章、言论里。
三
萧殷尤其强调编辑应加强学习,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工作。编辑处理稿件,答复读者来信,不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严肃的思想工作。编辑虽是文学组织工作者,但更应是文学评论工作者,熟悉、精通文学业务的行家。萧殷、陈涌当政的1953年上半年(下半年《人民文学》改组,他们两人离开了编辑部),《人民文学》编辑部内,安排了两项经常性的业务学习,一是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问题,一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诗经》和白居易的诗),两项穿插进行,坚持不懈,贯彻始终。编辑们轮流做有准备的重点发言,展开热烈讨论,萧、陈亲自参加。编辑部内自然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诗经》和白居易的诗好些人通读了,研究了。为了弄清新旧现实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大家认真研究和阅读契诃夫、高尔基有代表性的作品,观摩上演的他们的戏剧。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文章,凡翻译过来的,大家几乎都搜罗了,通读了,熟悉他们各家各派的论点。
四
萧殷、陈涌要求编辑们养成思考、研究文学问题的习惯。而练习写文章―――记读稿札记和读书心得笔记,是锻炼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的方式。因此,他们从来没有将编辑工作和写文章对立起来。相反地,提倡编辑们结合工作,结合处理来稿来信,或阅读某一作品有了体会,便练习写文章。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编辑,他们具体指导,手把手地教,为他们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我在处理读者来信过程中,没有想到要写文章。有一天,萧殷把我找到他办公室兼卧室的西厢房里,把我介绍给《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女编辑。原来,这位女编辑带来一批青年读者的来信,要萧殷针对青年读者们提出的问题,写一篇辅导青年阅读文学作品的文章。萧殷说他没有时间写。我在编辑部是处理读者来信的,这篇文章可以让我写。我诚惶诚恐。但在萧殷鼓励下我勉力为之。文章初稿写成后,我送给萧殷过目。我至今记得,他帮我修改、增添的字、句。文章送出后,很快发表于《中国青年》1953年第17期,题目叫《漫谈青年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不久我又写了篇文章:《一本作家谈创作经验的好书》(读第二届全苏青年作家会议论文集《作家与生活》),是陈涌具体指导,经萧殷之手发表于《人民文学》1953年第6期的。当时我不过是20刚出头的年轻学徒编辑,没有他们的具体指导、帮助、鼓励,不可能在全国性的刊物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