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成语

时间:2023-10-09 19:06:54编辑:影视君

豆蔻年华通常泛指女子多少岁

豆蔻年华

十三四岁。古代男子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代称,同样女子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女子十三、四的年纪称为“豆蔻年华”。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其中豆蔻指的就是芳龄十三的少女 。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 《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5、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7、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8、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9、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10、耄耋:指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与年龄有关的成语:

年龄成语

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

宝刀未老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威勇。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含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耳顺之年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后生可畏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多用以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多用作谓语;宾语;也可独立成句(主谓句)。

鹤发童颜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多含褒义。用来形容老年人健康;精力旺盛。一般作谓语、定语。

老当益壮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含褒义。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工作精神。一般作谓语、定语。

及笄年华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花甲之年

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也叫做一个甲子;花甲;指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含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多指很有才华的文艺家。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年龄成语

年近古稀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年近古稀的意思。

步履维艰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一般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一般作谓语。

发秃齿豁

关发脱光,牙齿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多用于指老年人的头发全是灰白色。一般作谓语、状语。

长生不老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长久生存,永不衰老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摽梅之年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春秋鼎盛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上一篇:梦见前妻

下一篇:车胤囊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