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人,黄梅戏起源于哪儿

时间:2023-11-14 17:39:57编辑:影视君

黄梅戏,原名叫黄梅采茶戏,俗称采茶调、采茶、采子。流传到鄂赣皖周边地区以后,则分别被称为黄梅调、黄梅腔、黄梅戏、花鼓戏、二高腔等20多个不同的名称。黄梅戏起源于明末,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广泛流行于鄂赣皖的长江两岸50余县、市。它是在黄梅县流行的采茶山歌、民歌小调、田歌畈腔的基础上,又杂揉了本地的说唱文学、民间歌舞、岁时风俗、启蒙读物、民间体育等乡土艺术,进而吸收了湖北清戏、汉剧及昆曲的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清乾隆年间,黄梅戏流传到安徽省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衍用了当地的语言,形成了现代黄梅戏的前身——黄梅调,1953年正式定名黄梅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剧种之一,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2006年6月,黄梅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徽安庆、湖北黄梅同时列为保护单位。至此,因受“遗产经济学”的影响,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烽烟频起,使黄梅戏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

黄梅戏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著名黄梅戏音乐家、《天仙配》与《女驸马》的作曲时白林先生在1989年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梅戏音乐概论》一书引言中说:“黄梅戏诞生在湖北省黄梅县,当地叫“采茶”。成长在安徽的安庆地区。因为过去所用的唱腔多为黄梅的采茶,故称之为"黄梅戏"或" 黄梅调"……就以该剧的兴起而论,也是众说纷纭。有认为发生在湖北黄梅县的,也有认为发生在安撤安庆地区的,有认为发生在江西的,也有认为发生在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的. 从这一地区的地理方位及其所形成的民歌和地方戏曲的色彩区看,诸家之说也各有道理, 但从艺人师从的记载,保留剧目以及积累的唱腔(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诸方面综合分析、全面衡量,还是以发生在湖北省的黄梅县,成长在安徽省的安庆地区之说比较合理,时间是在十八世纪,迄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王兆乾同志在《黄梅戏音乐》,陆洪非同志在《黄梅戏早期史探》中都比较倾向此说。黄梅戏一些传统剧目的故事也多发生在湖北的黄梅、广济、蕲春、浠水等县。”2005年时白林先生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梅戏唱腔欣赏》序言中依然重申此观点,90高龄的时白林先生在近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一直初心不改坚持此说。被中国戏曲界誉为黄梅戏泰斗的时白林先生、中国著名黄梅戏理论家王兆乾先生、中国著名黄梅戏剧作家陆洪非先生通过数十年田野调查,潜心研究,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专著中作出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的论断,当具有绝对权威性,并为学界所公认。据此,笔者从剧种命名、音乐声腔、传统剧目、戏曲艺人四个方面”对“新说”提出质疑:

一、从黄梅戏名称看,为什么叫“黄梅戏”不叫“安庆戏”?

安徽省政府官方网站“黄梅戏条”介绍:“黄梅戏因发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名。又称“黄梅调”,古称“采茶戏”。采茶戏,约形成于清康熙中叶,由黄梅人逃水荒带至皖西南,传入安庆一带……”1990年安徽省安庆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安庆文史资料》第21期刊载王兆乾先生的《黄梅戏的形成及其在安庆的发展》中说:“黄梅调系因地得名。据艺人口碑资料,黄梅调原是湖北的采茶戏,由黄梅人逃水荒带到皖西南。……作为戏曲形式的早期黄梅调,在清乾隆51年(1786)以后,便陆续传到安徽西南部,进入农村灯会,逐步取代了这一带的假面俳优之戏。(见《望江县志》、《宿松县志》)……清同治时人何元炳在描绘江西灯戏诗中亦有‘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之谓,印证了黄梅县水灾灾民向南逃至赣东北的口碑资料。”如果“新说”提到王兆乾先生1957年在专著中说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是“缺乏理性思考”,那么在33年之后,已届花甲之年的著名黄梅戏理论家王兆乾先生不会再次“缺乏理性思考”吧?

黄梅人逃水荒

纵观中国360多个戏曲声腔、剧种,无论是高台大戏,还是地方小戏;无论是“腔”还是“调”,其命名大都遵循以县以上行政区划就地立名或以音乐特征、伴奏乐器、声腔起源命名的原则,且多以“剧”、“戏”而少以“腔”、“调”,皆以“某某剧”、“某某戏”、“某某腔””的格式。这就说明戏曲声腔、剧种的命名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其一定的命名规范。从上述三位安徽省著名黄梅戏专家的专著中也可以看出,黄梅戏并不是黄梅人自己起的名称,而是黄梅采茶戏流传到安徽省以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以后,因为它来自黄梅县,是黄梅人唱的戏,所以被安徽人简称为黄梅调、黄梅戏。也就是说黄梅调、黄梅戏都是他称,不是自称,是“县因山名而名,戏因县名而名”。1920年版安徽《宿松县志》佐证:“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最早记载黄梅戏名称的历史资料,充分说明黄梅戏是以黄梅县名而约定速成的。安徽《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二期刊发湖北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先生的《清歌妙舞源出黄梅——关于黄梅戏源头之我见》载:1960年9月17日,他与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团长、知名黄梅戏艺人乐柯记先生到安徽省艺校拜访丁永泉先生时,丁老先生说:“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府六县叫黄梅调,最初安徽艺人唱黄梅戏,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的原腔、土语,有的地方因黄梅的语言太俗,又难听懂,就用汉话演出。大约光绪年间,黄梅戏传到石牌之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多了,在道白上就改用怀宁话,因此在安庆地区黄梅戏又叫怀腔。”有资料显示,建国初期安庆地区的宿松、太湖、望江、怀宁、桐城、潜山、岳西、枞阳,池州地区的东至、青阳, 还有铜陵、庐江等地名老艺人根据亲身经历口碑, 一致谈到安庆的黄梅戏,是在清乾隆年间起, 陆续从湖北黄梅县传来的。为什么黄梅戏没有命名为“安庆戏”?2009年8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剧作家王长安先生主编的《中国黄梅戏》给出了答案:“水有源,树有根。寻根究底,黄梅戏起源于黄梅采茶调的说法,比较符合其形成的客观实际。因此黄梅戏虽在安徽经过重大发展,但没有称它为皖剧或怀腔,而叫黄梅戏。”

《宿松县志》中对黄梅戏的记载

二、从黄梅戏音乐看,为什么黄梅元素要比安庆全?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戏曲音乐则是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传统黄梅戏音乐形态是锣鼓伴奏,人声帮腔,没有管弦乐。都是民间艺人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用相对固定的腔调套用唱词,没有专业作曲。“新说”提到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道情、弹词、高腔和徽调,这95%放在湖北省黄梅县是不是同样适用呢?

“楚人善歌”,黄梅县在历史上乃有名的歌乡。据黄梅县黄梅戏民间艺人代代相传: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北部的紫云、多云、垅坪等山区的采茶歌和田歌畈腔。纵观历史,黄梅县歌风很盛。有采茶歌、山歌、田歌、渔歌、牧歌、船歌、樵歌、门歌等,尤以采茶歌为最。在黄梅广泛流传的明清俗曲有[绣荷包]、[玉娥郎]、[闹五更]、[八段锦]等80余种。此外,赛歌、对歌、传歌的风俗在黄梅也极为盛行。农民在放牧、薅草、砍樵等农活中相互对歌,满山遍野,歌声不绝。长篇叙事山歌《梁祝》,长达400余句,明代起就在黄梅民间流行。

黄梅县的大片茶园

黄梅戏传统音乐丰富多彩,曲调粗犷,朴实清新,节奏明朗。名目繁多的黄梅民歌小调,被传统黄梅戏大量吸收,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传统唱腔分为两大类:演唱正本戏的唱腔叫主调,用于小戏的唱腔统称为花腔小调。但在少数小戏中也应用了主调,正本戏中也有小调的插曲。主调有[七板]、[二行]、[火攻]、[高腔]、[还魂腔]等。花腔小调名目繁多,分男女慢中快花腔、花腔带诉和花腔叹调。基本上是一戏一调,有的是以戏名调。如《逃水荒》中的[逃水荒调]、《夫妻观灯》中的[观灯调]、《过界岭》中的[五里墩调]、《打猪草》中的[对花调]、《卖棉纱》中的[纺纱调]、《撇芥菜》中的[洗菜苔调]、《蓝桥会》中的[吸水调]等近百种,风格明快,质朴爽朗,风味浓郁。

据调查的口碑、传统剧目、音乐资料证实:从清代至民国年间,鄂赣皖周边地区的黄梅戏艺人,彼此之间都能相互搭班,同台演出。因涉及多县、或多省黄梅戏艺人同台搭班演出,如果不是在剧目和音乐上相同,就不可能出现同台搭班演出的和谐局面。这一史实在时白林先生的专著《黄梅戏音乐概论》中得到印证:“黄梅县的采茶与安徽的黄梅戏,尽管名称不同,但他们所号称的‘大戏36本,小戏72出’的传统剧目则基本是相同的……常用的唱腔,虽唱法不同(主要指旋律,其次是语言),但曲式结构、调式运用、板式和锣鼓点子的长短也大都相同。据黄梅戏著名老艺人丁永泉说,本世纪初还出现过采茶戏与黄梅戏艺人合班演出的情况。合起来时在剧本、唱腔、语言等以谁为主(指湖北与安徽)那就看哪方的人多。当时叫做‘四不拗六’。另外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艺人还在一起唱过采茶戏。如果不是在剧目和音乐上有这么多相同相近处,这样做是不可能的。”桂遇秋先生在《清歌妙舞源出黄梅——关于黄梅戏源头之我见》中还说,1960年9月17日,他与乐柯记在拜访丁永泉先生时,他还特地请丁永泉、乐柯记二老,用民国年间黄梅戏的传统唱腔,清唱了《上天台》(即《山伯访友》)中“叙起来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那个〔平词对口〕唱段。两位名师,对唱如流,道白、台词、唱腔都非常默契。丁老先生说:“如果说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的基本戏是在安徽形成的,那么安徽艺人怎么能同黄梅艺人同台呢?”

三、从黄梅戏剧目看,为什么黄梅积累要比安庆多?

黄梅戏传统剧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研究黄梅戏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传统剧目经过历代黄梅戏艺人和剧作者的共同努力,积累十分丰富,鄂、赣、皖黄梅戏、采茶戏、花鼓戏艺人习称“36大本,72小出”(亦称72小帷)。它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浓厚,是中华民族戏曲遗产中的一份重要财富。其中最富有地方和剧种特色的是以张朝宗、瞿学富、李益、於老四、张德和、李广大、毛子才、庞大奎、宋关佑等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的《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毛子才》、《私情记》、《闹公堂》、《糍粑案》、《杨二女起解》、《打粮房》等本戏、串戏,都是根据黄梅、武穴、浠水、麻城等地的张朝宗、瞿学富等真人真事编写的,有圣旨、奏摺可查,有家谱、碑志可证。这些传统剧目分别流播到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诸剧种之中。此外,黄梅县流行的岳家拳、民间趣联和一些谜语、酒令、俗语也被吸收到传统剧目之中,方言土语更是数以百计。

湖北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先生建国前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挖掘、记录、搜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上世纪60年代初,就首次将几百年来历代艺人口传心授的“36大本,72小出”黄梅戏传统剧目名称,以文字形式定型并发表于报刊。他经过近50多年向黄梅戏名老艺人请教,长期、广泛地深入到黄梅县民间进行挖掘、搜集、抢救,共获黄梅县历代黄梅戏艺人演出脚本305本、出,约600万字。其中大本戏106本,小戏、折子戏、串戏199出;1990年在安徽省、安庆市文化主管部门和黄梅戏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校勘、编辑出版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共分15集,计大本戏100本,小戏、折子戏、串戏109出,约500万字。此前,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于1958年编印的《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只有大戏46个,小戏64出,约300万字。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

据桂遇秋先生考证,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的地方剧种,均与黄梅戏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这些地方戏艺人中广泛流传的“花鼓戏开了锣,不是於老四就是张德和。”“采茶戏开了张,不是《告经承》就是《逃水荒》。” “唱熟於(於老四)家戏,天天有饭吃。”等戏谚,与黄梅县流传的黄梅戏谚语完全相同。说明他们所演唱的剧目大都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剧情所反映的内容都是黄梅县和周边各县的真人真事,这就充分证明黄梅戏不仅流传甚广,而且影响深远。从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的地方剧种的传统剧目和主要声腔上考证,都与传统黄梅戏的主调〔七板〕、〔二行〕、〔火攻〕和黄梅县的特有剧目《大辞店》、《告坝费》、《於老四与张二女》等串戏,《上天台》、《下天台》、《告经承》、《闹公堂》、《糍粑案》等本戏,《逃水荒》、《掰竹笋》、《胡彦昌辞店》等小戏,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也正如丁永泉先生所说,“ 黄梅戏大部分剧目,包括一套常演剧目,如《张朝宗告漕》、《告坝费》、《私清记》、《卖花记》、《夫妻观灯》、《秧麦》等, 都是在黄梅形成的。不然的话, 怎么叫黄梅调呢?”

四、从黄梅戏艺人看,为什么黄梅艺人要比安庆早?

黄梅戏艺人的从艺时间是追溯黄梅戏起源的重要内容,但在“养儿育女不争气,不唱采茶就学戏”封建社会,黄梅戏艺人地位低下,在地方志和家谱上根本找不到有关黄梅戏艺人的文字记载,只能依靠黄梅戏艺人口碑的师承关系向上追溯。安徽《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2期刊载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潘汉明先生的《黄梅戏声腔亲缘关系初探》说:“解放初期,很多同志曾跋山涉水,为黄梅戏寻根求源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找到了黄梅戏的娘家——湖北黄梅等县。”60多年前,正是因为有一批献身黄梅戏艺术的年轻新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走访调查,才为今天追寻黄梅戏的发展轨迹,留下了大量亲身所历、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珍贵资料。如果说60多年前黄梅戏艺人口述的口碑资料不足为证,那么60多年后开展田野调查提出“新说”又怎能让人信服呢?

《黄梅戏艺术》期刊

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按师承关系可追溯至清同治四年。据2009年8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剧作家王长安先生主编的《中国黄梅戏》记载,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黄梅戏艺人蔡仲贤(1865-1942),望江县人,主唱旦角,兼演其他行当;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黄梅戏女艺人胡普伢(1870-1936),太湖县人,主唱旦角,行行都会。而湖北省黄梅县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按师承关系可追溯至清乾隆四十年。据1991年1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湖北省著名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先生主编、主撰的《黄梅采茶戏》记载,湖北省黄梅县最早的黄梅戏女艺人何仙姐(1783-1855),主唱旦角;在其之后的有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艺人龚三齐(1805-1880),主唱旦角,后改唱小丑。如以上文献资料无误,湖北省黄梅县已知的黄梅戏艺人要比安徽省安庆市已知的黄梅戏艺人早82年。

历史上有多少黄梅民间艺人到皖西南传艺授徒,同台献艺,共闯江湖,没有文献资料可查,但有近代的资料可证。据建国初桂遇秋先生在调查黄梅戏发展历史时,健在的黄梅戏艺人(当时的年龄都在70至80左右)按师承关系追溯,仅从清道光年间算起,到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等地授徒传艺的名师就有罗运保(1825—1911)、梅金玉(1854—1953)、帅师信(1858—1909)、罗花子(1862—1938)、张丙炎(1868—1941)、帅登明(1878—1946)等100余人。民国七年(1918)黄梅县的吴毛女、余海先等,在江西鄱阳县、安徽祁门县与怀宁县的查文艳、宿松县的方玉珍、王梓林等,合作演出达半年之久。民国十四年(1925)、十五年(1926)黄梅县的梁松贵、江六奀(女)、汤翰英(女)与怀宁县的夏剑波、望江杨XX的班子,用“三打七唱”形式,在望江县、怀宁县、太湖县等地唱了十个多月,黄梅县黄梅戏名艺人江六奀,因唱戏患重病,死于怀宁县小市港的戏台上。黄梅县同宿松县黄梅戏艺人合作演出,每年都有,直至1954年 两县黄梅戏艺人还合作演出。

行文至此,感触颇深。随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新鲜“出炉”,人文价值徒然升值。发源地、名人故里、历史遗迹之争硝烟四起,愈争愈烈,不断提档升级。政府“调控”,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媒体助威,如今似乎成为一种哗众取宠的社会时尚,成为一种别具风景的文化现象。然而,无可回避的是,专家学者的公信力在大打折扣,含金量似乎也在大幅度地贬值,黄梅戏发源地之争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乐此不彼的地方行政领导、专家学者,如有抱负、有理想、有功力,为什么不去多做一些黄梅戏艺术创新发展的大事呢?由此使我想起安徽、湖北以王兆乾、陆洪非、时白林、桂遇秋为代表的前辈黄梅戏专家、学者,几十年如一日执著追求黄梅戏艺术,梨园苦耕,为黄梅戏曲求证;孜孜不倦,为黄梅奇葩添彩。他们那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执著的治学精神、德艺双馨的艺术风范,当后辈终身学习之楷模,也是黄梅戏理论研究之典范。黄梅戏发源地的考证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如果地方行政领导、专家学者、黄梅戏爱好者,把治学的视域从学术研究扩大到地方利益,带着“有罪推定”思维,去争夺王者“桂冠”,去放大地方效应,无疑会将黄梅戏艺术引向深渊。

作者:桂靖雷 湖北黄梅县人;从事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和黄梅戏艺术研究工作35年,系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上一篇:记叙文顺序,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

下一篇:猫的资料,猫的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