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玲珑茶的历史渊源
桂东玲珑村产茶悠久。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玲珑山上有一位山母仙,怜悯远道求生之客,,亲自骑马到村里传授制茶仙法,对各农户都教三遍。一到拂晓,不及喂马,就匆匆腾云离去,至今玲珑山顶上还有一处称为马归槽的地方,马槽,终年蓄水不竭。玲珑茶以采摘细嫩、制工精巧而蜚声各地,随着时代的进步,制茶工艺又经科学改进而更臻完善。
桂东玲珑茶
湖南郴州特产:桂东玲珑茶
图为:桂东玲珑茶
桂东玲珑茶,茶形如环钩,奇曲玲珑,又产于玲珑山脉,故有“玲珑茶”之雅称。桂东玲珑茶“生在高山上,长在云雾中”,是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清泉镇所产的一种高山云雾茶,是当地特产之一。 2012年,桂东玲珑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简介】
桂东县种茶历史悠久,玲珑茶至少有八百年以上历史,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规模种植,并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成书于清朝的《桂东县志》记载:“货之属曰桂东土茶焉”。
1965年,桂东县茶叶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3900余亩,年产茶近12000公斤,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王延春到桂东视察,以最早生产这种茶的铜锣村玲珑组命名:玲珑茶。
玲珑茶本为桂东原始环境下自然生长的野生茶树,再经过当地几百年规模种植的人工繁育选择,是明、清两朝贡品。《湖南各县特产调查笔记》中描述玲珑茶:“茶叶为八面山天然产,饮之凉生两胁,可以消烦涤虑”。
玲珑茶种植区大多在海拨400~1800米左右的山区。常年云雾多、湿度大、加之森林覆盖率高,各种植被和茶树形成了相得益彰的生态层次结构,太阳散射光多,有利于茶树体内内含物的积累,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适宜,茶叶品质好,形成了玲珑茶“形若环钩,奇曲玲珑、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的独特品质和韵味。
【品质特点】
桂东玲珑茶条索紧细卷曲,状若环钩匀整;色泽隐翠油润,银毫显露闪光;香气高锐持久,汤色杏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鲜绿嫩匀。饮后甘爽清凉,余味无穷,一经品尝,无不交口赞美。
桂东玲珑茶经省茶叶研究所的检测鉴定,内含理化指标为:①氨基酸5.15%。②茶多酚29.98%。③儿茶素17.14%。④咖啡碱6.78%。⑤水浸物43.4%。
【桂东玲珑茶制作工艺流程】
玲珑茶传统手工加工制作工艺按加工过程,依次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清风、初揉、炒二青、复揉、初干、整形、提毫、摊凉、足干、包装等十二道工序,工序复杂,甚为讲究。其中尤其是炒二青、复揉、整形、提毫四道工序,是形成玲珑茶“状若环钩、奇曲玲珑、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等独特品质的关键环节。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茶叶加工原料要求,玲珑茶采摘期主要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鲜叶标准划分为一芽至一芽三叶初展四个等级。采摘的鲜叶原料应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而且采摘过程不宜捋采和抓采。只有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良种茶园才可以实施机械化采集。而采茶机也应该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以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采下的新鲜茶叶,必须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并且及时运送至茶厂,以防止鲜叶质变或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为了保证品质,玲珑茶在鲜叶收购及摊放环节也制定了严格合理的制度。不仅细分鲜叶的品种、级别,而且按时有序组织鲜叶收购,并对当天收购的鲜叶及时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收集的鲜叶,及时放置到规定的鲜叶摊放区及特制的鲜叶摊放车,按照鲜叶摊放要求进行管理,以保证鲜叶不与地面接触,避免污染。
玲珑茶加工过程严格按照十二道工序完成,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结合,精确到每一个细微参数,份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温度不能高也不能低,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比如,鲜叶摊放于通风洁净处2-6小时,摊叶厚度不超过3厘米。杀青,锅温达到130-140度时,投叶0.3-0.5公斤入锅翻炒。初干,锅温要90度左右。而整形提毫过程中,锅温要在一定时间内慢慢下降至50度。摊凉,茶叶出锅要轻抖至凉10-20分钟,以利于干燥均匀。足干,温度要控制在50度,低温长烘,发展香气,烘干水份,待手捏茶成粉末时即可下机(笼),冷却后包装。对玲珑茶加工厂、加工设备、加工人员及周边环境等等,也都有特殊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010年,桂东玲珑茶制作工艺流程被列入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