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头鲸为什么专与虎鲸过不去?_座头鲸为什么

时间:2023-11-30 09:18:43编辑:影视君

为什么虎鲸捕食海豹、灰鲸、海狮等猎物的时候座头鲸会妨碍虎鲸捕猎,而且是不止一个地方会出现这种现象。

成熟的座头鲸相对虎鲸而言过于强大,而座头鲸的宝宝却十分的弱小,所以座头鲸的宝宝对虎鲸而言是很好的猎物。所以座头鲸会去干涉虎鲸捕猎可能是因为想让虎鲸在面对座头鲸宝宝的时候能三思而行,也可能只是座头鲸单纯的报复行为。

座头鲸也叫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属于须鲸类,座头鲸有一个绰号叫“海洋中的绿林好汉”,因为它们见到虎鲸行凶便会拔刀相助,赶来救场。

座头鲸与虎鲸真的是一对冤家,当虎鲸捕食包括须鲸在内的海生哺乳动物时,只要附近有座头鲸,它们便会赶来救援,有的时候座头鲸会从几公里外火速赶来!从1951年到2012年,海洋生物学家一共记录115次类似事件,座头鲸从虎鲸嘴中搭救的动物不仅包括座头鲸、灰鲸等须鲸类,还包括了海豹、海狮这些鳍脚类。

成群出没的虎鲸群

成年座头鲸的体型对于虎鲸占有很大的优势,座头鲸的平均体长在12至15米之间,体重20至30吨。而虎鲸的平均体长在6至8米之间,体重只有3至6吨。虎鲸的优势在于团队协作,它们是群居的杀手。

体型巨大的座头鲸

尽管虎鲸非常聪明,而且会成群活动,但是一个数量超过10只的虎鲸群依然无法与两头成年座头鲸对抗。

成对的座头鲸,一群虎鲸打不过

即便是成群的虎鲸攻击一头成年座头鲸也很难将其杀死,最多只是在座头鲸的表皮上留下咬痕,但是对于幼年的座头鲸就完全不一样了,虎鲸会通过撞击和挤压让幼年座头鲸溺水身亡,然后将其吃掉。正是因为虎鲸会威胁并杀死幼年座头鲸,因此座头鲸才与虎鲸结下了梁子。

成群的虎鲸

杀死小座头鲸的虎鲸

生物学家认为,座头鲸在听到远处虎鲸攻击海洋哺乳动物的声音时,会立即赶去救援,不管受到攻击的是否是同类,座头鲸都会干扰虎鲸的捕猎。这种行为可能解释为对于潜在威胁的干预,宁可错救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用是否能打过来衡量虎鲸与座头鲸之间的关系是太过简单了,两者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虎鲸能够杀死年幼的座头鲸并与其为食,但是成年的座头鲸又喜欢干扰虎鲸的捕食行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相爱相杀吧。

座头鲸是一群神奇的动物

座头鲸,一种大型须鲸,成年雌鲸平均13米,雄鲸12米。座头鲸具有独特的体形,以其长长的胸鳍和可旋转的头部为人所熟知。

座头鲸

即使最大的须鲸——蓝鲸和长须鲸,遇到海中霸王虎鲸都是逃命都来不及。但座头鲸却喜欢频频找虎鲸的麻烦,专跟虎鲸过不去,这种现象指的是:虎鲸(尤其是过客虎鲸,以哺乳动物为食)在攻击猎物时,发出了一些声音,被远处的座头鲸接收到,于是座头鲸就赶过来干扰虎鲸的捕猎行动,旨在拯救被虎鲸攻击的猎物。

座头鲸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大量存在,是什么原因促使座头鲸做出此等行为呢?学术界一般认为,有三个可能的驱动因素:

亲缘选择,这个很容易理解,个体对亲属所表现出的施救行为,自身付出较小的风险(由于成年座头鲸庞大的体型,虎鲸实际上很难直接威胁到它们,转而针对幼年座头鲸),就有可能使亲缘个体受益,许多动物都会这么做的。互惠,如果某种动物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中,就能产生互惠行为,即对其受到威胁的同类施以援手。

座头鲸

亲缘选择和互惠往往发生在那些常年生活于稳定群体的物种当中,虽然座头鲸通常生活在很小的、不稳定的群体中,但有几个因素决定了座头鲸也能产生亲缘选择和互惠。幼年座头鲸出生后会跟在母亲身边长达一年,这期间它们跟着母亲迁徙,对母亲的觅食场所和繁殖地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些小鲸逐渐长大后,有90%都会每年回到母亲的觅食区域。也有其它研究显示,座头鲸对它们的繁殖地保持高度的忠诚。这些常年回到特定觅食地和繁殖地的行为,增加了座头鲸和亲缘同类接触的可能性,也为座头鲸的亲缘选择和互惠奠定了基础。

虎鲸

当然亲缘选择和互惠的施救对象一般是针对同类,而在座头鲸干扰虎鲸的案例中,只有11%的情况下,虎鲸是在攻击座头鲸,剩下89%虎鲸在掠食其它动物,包括鲸豚、鳍脚类以及硬骨鱼,这无疑是不能用亲缘选择和互惠来直接解释了。

这就涉及到第3点——利他行为,研究显示,座头鲸是在接收到虎鲸攻击时所发出的声音,而非猎物求救声,才赶到现场的,这就意味着座头鲸在出发时,只知道有虎鲸在作案,但不知道被攻击的物种到底是哪种,到达现场后,尽管发现不是自己的同类,至少一部分座头鲸还是将错就错,积极拯救被攻击者。因此,我们推测,这些被虎鲸攻击的其它物种,很有可能就是借此享受到了座头鲸无意中的利他行为。

虎鲸

虽然说施救的成年座头鲸由于体型大,营救时承担的风险并不高,但它们付出了时间与精力解救其它物种,对它们自身而言却没有获得什么实际好处,这种利他行为是不是就是对座头鲸毫无意义甚至有害呢?专家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干扰行为的最主要动机——亲缘选择和互惠,其目的是增加同种个体的生存率,有利自身种群的发展,即便无意中使其它物种受益,这种行为仍然是值得继续下去的。简而言之,假如你是一头成年座头鲸,收到虎鲸攻击的信号后,去救,就可能有一定几率帮助到自己的同类,不去,那万一被攻击的正好是同类呢?

在平静的海面上,一只小游艇在随波逐流,突然之间,一头巨物从水中跃起,180度的侧空翻击起完美的水花。

注意啊,这可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类似的现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不信你再看。

没有意外的话,巨物的侧空翻只是把人类的衣服弄湿,但也有狠心的,直接把小身板子压在人类的小划艇上,我的天呀,这简直是泰山压顶嘛。

如此巨物,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座头鲸。

它是海洋世界里最具传奇色彩的一种动物,平均2万公斤的体重,却能轻易跳出水面,长着一副庞然大嘴巴,却只爱小鱼和小虾,相貌憨厚老实,干起架来却是大将之风。

为了拯救弱小动物,不惜跟海洋杀手虎鲸结下「恩怨世仇」,面对人类的杀戮,差点遭遇灭顶之灾,最后依靠一首歌拯救了整个族群,到底是什么样的歌,这么厉害?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座头鲸的神奇故事。

时间回到2017年,位于南太平洋的库克群岛是座头鲸每年迁徙必经的海域,海洋生物学家南?豪瑟(Nan Hauser)博士,长年居住在岛上进行鲸鱼的科学研究。

9月的某一天上午,豪瑟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正在海湾里拍摄一个记录片,导演需要豪瑟博士下海寻找座头鲸拍摄几组镜头。

通常情况下,豪瑟博士会主动游向座头鲸,但这一次却出现了相当反常的现象。

一头雄性座头鲸主动游向了豪瑟博士,面对这头重达5万斤的庞然巨物,豪瑟博士开始有点不知所措。

她试图躲开座头鲸,但座头鲸紧贴着豪瑟博士,并执意要把她塞到自己的胸鳍底下。

这种举动让豪瑟博士更加懵圈了。

她研究鲸鱼长达28年,常年在海里跟鲸鱼们相处互动,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热情」的座头鲸。

座头鲸怪异的行为让这位女博士更加担心自己的安危,可她没有任何办法逃离。

后来座头鲸干脆用嘴推着女博士往前走,经过几个来回的纠缠打滚,女博士终于明白到座头鲸的意图,它是想要把博士推出水面。

刚出水面不久,豪瑟博士发现了惊人的一幕画面。

在不远处的海面上,另一头座头鲸正用尾巴拍打着另一只动物。这只动物不是别人,而是一头虎鲨!

原来呀,这头身长接近5米的虎鲨想要游向豪瑟博士,却被座头鲸给挡住了。

而身边的这头座头鲸是要把豪瑟博士推离虎鲨的攻击范围。

经过10多分钟的纠缠,座头鲸成功地把豪瑟博士推回了船上,然后它拍了拍尾巴就游走了。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如果没有这段录像,作为科学家的豪瑟博士,也不敢相信是座头鲸帮她脱离了虎口。

而在一年之后,同样的这个地方,发生了另一个更为神奇的事件,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件呢? 咱们一会儿再讲。

让我们先把问题聚焦在座头鲸的身上,这头座头鲸为什么要帮助豪瑟博士呢?

这个事件后来被放到网络上传播,对于座头鲸救人的动机,人们提出了各种猜测。

有人说,这个座头鲸认识豪瑟博士,毕竟博士长年在海湾这里从事研究工作,座头鲸只是出手救了它的人类朋友。

还有人说,座头鲸是在维护海洋的和谐环境,它不想看到虎鲨在自己的地盘上演血腥的杀戮。

一时间网络上众说纷纭,但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而真正有说服力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一年前的一篇论文里。

故事得从南极洲的一次科研考察说起。

2009年,美国的一位海洋生物学家罗伯特·皮特曼来到南极地区研究虎鲸的捕猎。

一只海豹正趴在一块浮冰上瑟瑟发抖,冰水里饥饿难耐的虎鲸群正准备袭击这头海豹。虎鲸群在水里上下游动,它们想要制造出水浪来把浮冰上的海豹给冲下水。

皮特曼用相机记录着这次捕杀,被冲下水的海豹眼看就要被虎鲸群瓜分,但这个时候一头座头鲸出现了。

它在水里翻滚着庞大的身躯,用尾巴击打水面震住了虎鲸群,同时座头鲸把落水的海豹托在了背上,很明显,它是要保护这只可怜的小家伙。

那么座头鲸为什么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咧?

皮特曼被座头鲸的这番举动给惊呆了,他认为座头鲸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拯救小海豹,于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开始研究起座头鲸的习性。

经过长达7年的深入研究之后,皮特曼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记载着座头鲸和虎鲸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

在论文里说到,从1951年到2012年间,人们记录了座头鲸和虎鲸之间的115次互动,这些互动发生的地点遍布在全球各处的海域。

皮特曼通过分析这些互动,发现座头鲸就像一位正义的侠客,在虎鲸捕杀猎物时,它们总是挺身而出破坏虎鲸的好事。

座头鲸从虎鲸口中所拯救出来的生物包括了:灰鲸(Gray whale)、小须鲸(Minke whale)、白腰鼠海豚(Dall's porpoise)、海狮(sea lion)、海豹(seal)、翻车鱼(Ocean sunfish)以及人类等动物。

要是让虎鲸看到这份清单,想必会抓狂到咬牙切齿吧。

同样身为哺乳动物,座头鲸为什么非要跟虎鲸对着干呢?

这得从两个物种的「恩怨世仇」来说起。

虎鲸作为海洋里的超级捕食者,一直以来都游荡在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们的菜谱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小到温带区的鲱鱼鲑鱼金枪鱼,中到肥美的海豹海狮和海豚,大到海象鲨鱼和鲸鱼。

而座头鲸作为肥美的哺乳动物,自然也在虎鲸的菜谱里。

2015年,在墨西哥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海湾里,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件。

一个叫做 Cabo 的观鲸组织正开着游艇出海观光,突然间海面上出现了一群座头鲸。

在座头鲸的身后,一群虎鲸追击而来。论身型和战斗力,虎鲸对抗成年的座头鲸并没有任何优势,它们的目标是这头座头鲸的幼仔。

善于团队作战的虎鲸群在座头鲸的四周围追堵截,在双方的拉锯战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虎鲸群成功分离了座头鲸母子,虎鲸的首领快速上前一口咬住了座头鲸的幼仔,并拖入水中使幼仔窒息而亡。

成年的座头鲸失去了挽救时机,徘徊片刻之后无奈地游走了,但虎鲸群的战斗似乎还没有结束。

虎鲸首领咬着座头鲸幼仔在人类的观鲸船四周又盘旋了1个多小时,仿佛是在炫耀自己的战利品,最后虎鲸群吃掉了座头鲸幼仔的舌头,把其余的部分扔到海里,才扬长而去。

目睹完整个过程,观鲸船上的游客惊呆了,但在生物学家皮特曼的眼里,虎鲸做出这样的行为却是见怪不怪,因为座头鲸的幼仔在成年之前,一直都是虎鲸的捕猎目标。

所以,皮特曼博士认为,成年座头鲸围攻虎鲸,并阻挡虎鲸对其它猎物的捕杀,表面上看像是人类侠客的利他主义行为,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幼仔,毕竟天敌挨饿的次数多了,自家成员的安全系数也就变高了。

面对食物链最顶端的虎鲸,成年座头鲸是毫不畏惧的,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它们的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状态,但在50多年前它们差点就灭绝了。

时间回到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Svend Foyn)驾驶着他的新型捕鲸船从芬马克(挪威北部的一个郡)的港口启航出海。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蒸汽动力的捕鲸船,船头的甲板上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爆炸头的手榴弹鱼叉,福因要使用他亲自发明的爆炸鱼叉进行捕鲸实验。

而在此之前,人类捕鲸的历史由来已久,欧洲和美洲的捕鲸活动曾经长盛不衰。

1000多年前北欧海盗开始用长矛、刀剑和石头出海捕鲸,但他们干的只是日常的狩猎。

直到17世纪的初期,美国人开始在北美沿岸进行商业捕鲸。

当时的人们认为鲸鱼浑身都是“宝”。

在那个时代,照明用的灯油,洗衣服用的肥皂都是由鲸油加工而成,大块的鲸鱼肉被做成腌肉,而鲸须则被用于制作女人的胸衣、雨伞、鱼竿等日常用品,就连抹香鲸的排泄物,也是珍贵香料龙涎香的重要原料。

强劲的市场需求让美国人的捕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1848年,美国的捕鲸船通过了白令海峡到达北冰洋,至此美国人的捕鲸范围也扩展到了全球五大洋,捕鲸业一跃成为了美国第五大的经济产业。

据史料记载,仅在1853年,美国的捕鲸业就一共杀死了8000头鲸鱼,创造了1100万美元的收入,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威廉·马西(William Marcy)把这笔收入视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

依靠血腥的杀戮支撑起来的产业虽然看起来很诱惑,但中间遇到的风险也是相当的高。

当时美国人出海所用的捕鲸船还是木质的帆船和划艇,这种船的行进速度有限,在追击鲸鱼时也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

而传统的人力捕鲸叉,也只能捕杀体型较小的鲸鱼。一旦遇上大鱼翻身,稍有不慎整条捕鲸船都会全军覆没。

所以在当时,技术层面的问题限制了捕鲸业的进一步发展,直到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的出现。

蒸汽动力的捕鲸船配上爆炸鱼叉,让福因在1864年的捕鲸实验大获成功。

随后的几十年里,挪威人引领欧洲取代美国成为了捕鲸业强国。

到了20世纪初,日本和前苏联也开启了疯狂的商业捕鲸。

1926年,捕鲸业再次迎来了重大的技术升级。

装载有流水生产线的远洋捕鲸船被打造出来,随后国际捕鲸业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扩张。

据估算,这种工业化的捕鲸船一年之内猎杀的鲸鱼,其数量比当年美国人巅峰时期的10倍还要多。

有科学家还估算出,在19世纪中期以前,光座头鲸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5万头,但在人类的血腥杀戮之后,到1966年座头鲸的数量只剩下仅有的2万多头。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商业捕鲸,国际社会一直以来都有反对的声音,但成效并不显著,直到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1966年,生物学家罗杰·佩恩(Roger Payne)乘坐美国军舰来到了大西洋的百慕大群岛,在军舰上佩恩认识了一位军事研究员,弗兰克·沃特林顿(Frank Watlington)。

当时正处于美苏的冷战期,沃特林顿的工作是在军舰上负责监听前苏联的潜艇。

经过10多年的水下监听,沃特林顿用一台水听器记录了一些神秘的声音,他知道这些声音是来自深海里的座头鲸。

沃特林顿得知了佩恩是研究鲸鱼的科学家,于是就给他播放了十分钟的录音。

佩恩在听完这些录音之后大惊失色,他认为这些录音能够感化人类对于鲸鱼的疯狂杀戮。

最后沃特林顿把他的录音带委托给了佩恩,并希望他能够用这些声音来拯救濒临灭绝的座头鲸。

佩恩带着录音回到了纽约的家里,他反复聆听着这些录音,虽然听起来有些吵杂,但多年的生物声学研究经验告诉佩恩,录音里的座头鲸正在唱歌,它们的歌声就像是一种战斗的号召。

面对濒临灭绝的命运,它们惊艳的歌声应该让更多的人听到。

于是,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佩恩一头扎进了沃特林顿的录音里,同时他又开始了远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佩恩跟踪座头鲸并录制了它们大量的叫声。

佩恩记录座头鲸叫声

1970年,佩恩把座头鲸的录音制作成专辑《座头鲸之歌》,在这张专辑里包含了5段歌曲,其中三段来自沃特林顿的录音,另外两段来自佩恩的录音。

《座头鲸之歌》专辑

同一年,美国的著名歌手朱迪·柯林斯(Judy Colins)在她的专辑里收录了一首包含座头鲸歌声的歌曲,这张专辑的发行大获成功,它让数百万人听到了座头鲸的歌声。

而佩恩专辑《座头鲸之歌》的发行量也超过了10万张,成为了史上最大销量的自然声音类专辑。

佩恩用座头鲸的歌声让人类再次为鲸鱼而疯狂,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因为捕鲸而疯狂,而是反对捕鲸的疯狂。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座头鲸之歌被录制并传播开来,恐怕连佩恩也没有预想到,这些来自大自然最纯粹最优美的声音,引发了国际社会上第一次的环保运动。

对于捕鲸,人类终于警醒了,人们开始用切实的行动来保护地球生态的持续发展。

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严格禁止所有的商业捕鲸活动,人类对于鲸鱼的杀戮得到了遏制,今天,座头鲸的数量也从濒危恢复到了无危。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南太平洋库克群岛。

生物学家豪瑟博士被座头鲸救出虎口之后,仍旧在岛上从事着她的鲸鱼研究工作。

一年之后的9月29日,她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当地的渔民,渔民告知豪瑟博士,港口里出现了一头座头鲸。

豪瑟博士和她的团队成员赶到港口,很快就发现了一头座头鲸盘旋在游艇的旁边,豪瑟博士下海跟这头座头鲸互动,并拍下了几张照片。

在与座头鲸的互动中,豪瑟博士发现它表现得特别地热情,座头鲸还把她放在了自己的头顶上,直到第2天的下午,座头鲸才缓缓地游离了港口。

豪瑟博士回到办公室整理所拍下的照片,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在之前,人们已经发现,每一头座头鲸的尾鳍上都长有独一无二的尾斑,就像我们的指纹,人们通过观察这些尾斑,可以辨别出座头鲸的独特身份。

座头鲸的尾斑

而当豪瑟博士把一年前和一年后两头座头鲸的尾斑放在一起时,她惊奇地发现它们竟然是来自同一头座头鲸!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这位已经63岁的生物学家打死也不会相信,她一年前的「救命恩人」竟然会在一年之后回到港口找她重聚。

如此精准的导航,座头鲸是怎么做到的?

科家学发现,在全球各地的海域里一共有15个不同的座头鲸族群,除了阿拉伯海的族群,其它的座头鲸族群每年都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夏天来临时它们会迁徙到极地海域进行捕食,冬天来了再返回热带海域完成交配和生育。

关于座头鲸在迁徙中如何导航的问题,起初有科学家推测它们是利用太阳来定位,也有人认为座头鲸是利用地球的磁场来导航。

但是,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证实了座头鲸的精准导航并没有这么简单。

论文里写到,在2003年的时候,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科学家在16头座头鲸身上安装了GPS跟踪器。

研究人员安装GPS跟踪器

在随后长达7年的跟踪实验中,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察,发现座头鲸每年的迁徙路程竟然长达25,000公里。

而更为神奇的是,它们在如此长距离的迁徙中从来不会迷路,它们洄游的路线几乎都是直线,偏离的角度居然不大于1度。

座头鲸洄游的路线

如果说座头鲸是利用地球的磁场来导航,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做到直线的迁徙,因为地球的磁场线并非直线分布,在不同的纬度变化也很大。

如果说座头鲸是利用太阳来导航,那么它们就很可能会出现迷路的状况,因为潜伏在水里很难找到太阳导航所需要的参照物。

因此,在科学界,座头鲸长距离精准导航的原理,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科学家只能推测,座头鲸可能是综合利用了地球磁场、太阳、月亮以及星星来为其导航。

今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选择相信,这些居住在深海里的巨兽,它们的智慧比我们所了解的要深邃得多,因为它们所生活的蓝色世界,才是地球生命真正的大本营。

上一篇:无题古诗李商隐

下一篇:听见你的声音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