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耕民的个人简介
吴耕民(1896年3月17日―1991年11月4日),原名润苍,后改润苍为字,浙江省余姚县孝义乡吴家路东溜场(今属慈溪周巷镇)人,民盟成员,著名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中国近代园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发起人之一。
吴耕民毕生致力于园艺教育,参加创建我国首批高等院校园艺系,培养了我国几代园艺人才。他运用近代园艺科学知识,调查整理我国果、蔬生产经验,传播国内外园艺良种和栽培技术。他对中国温带及亚热带果树的栽培造诣深厚,果树修剪的理论与技术尤为突出。一生著作甚丰,著有《果树园艺通论》、《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等。
人物生平
吴耕民,原名仁昌,字润苍。1896年3月17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孝义乡。该地历来为浙江省重要产棉区,他自幼参加摘棉劳动,培养了热爱田间劳动的兴趣。
1910年,他考入绍兴府中学堂,曾受教于鲁迅先生,学习博物、生理卫生等课程,获得了动植物知识。由于中学得名师教导,自己又勤奋努力,因而成绩优异,不但中文水平高,并能用英文记日记和阅读科技书籍。
1914年,吴耕民投考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考试成绩名冠榜首。入学后改名耕民,以示学农的决心。在当时废科举、创新学之际,知识分子多重政法、经济、理工而轻视农业,吴耕民立志学农,实属难能可贵。他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科学习期间,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奖学金。
1917年6月,毕业后由母校推荐,经教育部部试合格,选派去日本留学。
1917年12月,到日本静岗县兴津园艺试验场当研究生(当时该场的外国留学生通称研究生,不授予学位),学习果树和蔬菜栽培,并兼学果蔬加工和贮藏。该场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每天上午授课2小时,其余6小时为实地操作。这段时间的学习为他掌握近代园艺知识奠定了基础。1920年回国后,在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担任园艺学科大部分课程的讲课、实习和讲义编写任务。
1927年起,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园艺系主任等职。
1929年4月至1930年5月,由浙江大学派遣赴欧洲考察园艺,足迹遍及英、德、法、比利时、瑞士等国。
1929年春,由吴耕民、林汝瑶、胡昌炽、章文才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园艺学会。吴耕民任出版委员。同年10月,吴耕民、范肖岩、蒋芸生、林汝瑶等在杭州笕桥第二农场创建浙大园艺学会,开展了学术演讲、编写园艺丛书、调查总结浙江园艺生产技术等活动。
1937年,他创建浙江省园艺试验场,自任场长,以研究柑桔为主。这是中国最早的柑桔研究单位之一,开办时,除栽植黄岩的柑桔如早桔、本地早、吹韧猓⒃灾至宋轮菝鄹獭⑵瓿群头钕某鹊取F浜笠蚩拐奖苈宜熳凉阄鞔笱谓淌凇
1943年夏,经农科高等教育院校教授选举提名,由教育部审查通过,任部聘教授,同时仍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后在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任教,直至1987年退休。
1957年,被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1年,被选为浙江省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6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1963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1986年1月24日,当其91岁高龄时,实现了他毕生的追求,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87年5月,退休。
1991年11月,病逝,享年95岁。
人物成就
学术研究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果树栽培、品种分类及蔬菜栽培等均有深入研究,尤长果树修剪学,先后调查研究中国果蔬品种资源,选引国外园艺良种和栽培技术。发表、出版专著、论文、译著1000余万字,著有《菜园经营法》、《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果树修剪学》、《果树栽培学》、《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等。
吴师长期从事园艺教育科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在他工作所到之处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选引了许多国内外良种并推广了许多新技米,如中国现用的温床,最早于1921年在南京东南大学成贸街农场,是根据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模式建造的。1920年他从日本回国后,带回各种果树品种苗木,均送给杭州五云山果园即今钱江果园。如梨有传十郎、二宫白、黄密(今村夏)、明月、廿世纪、菊水、今村秋、晚三吉;桃有各种水蜜桃;柿有富有、次郎等。有的成为主要外销品种,如西湖蜜梨等。1921―1226年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自法国等地引入大批花卉,并逐个加以定名,如“仙客来”、“矮牵牛”、“福禄考”、“大理花”、“毛地黄”、荷包花等都是由他首次定名。1937年,在黄岩办浙江园艺改良场,自日本引进温州蜜柑宫川、龟井、尾张、松木,大长等植后成绩甚佳,现已传遍南方各地。在西北农专创建园艺系时建立了园艺场。引进大批果、蔬、花木优良品种,现西北已成为中国苹果生产基地,其他如甘蓝、番茄、革莓等是1921―1926年在东南大学引种试种推广。他重视实践,重视调查研究,写了许多调查报告,成为中国园艺科学总结、经验的典范,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就是他在解放初从杭州市郊农家选出,现已传遍全国成为著名的良种。
编写教材吴师知识广博,园艺学术造诣尤深,通晓英、日、法三国文字,主编和编著了大量教材。他早年编写的《蔬菜园艺学》是中国最早的园艺教科书。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专著有23部、论文34篇,共计1千万字以上。即使在退休后九十高龄时仍每天写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枣、栗、柿栽培》、《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镊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中国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学》等,许多著作成为农业院校园艺学科的主要参考书,它作为传播园艺知识、总结祖国园艺技术经验中起了重大作用。
成果贡献高等园艺教育的开拓者
中国近代最早的园艺教育机构是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苏州农校园艺科。直至1921年以前成立的三所园艺学校均属于中等学校。1921年,东南大学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园艺系,吴耕民是该系的主要骨干教师。任职5年中,他先后担任了园艺系5门专业主课――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蔬菜促成栽培、普通园艺的讲授和实习任务。他以日本资料为蓝本,参照中国实际,编写了果树、蔬菜、蔬菜不时栽培、普通园艺等4本讲义。吴耕民虽未学过花卉,但为了讲授此课,于1921年向法国费赫莫汉(Vilmorin)种苗公司购进该公司全套草本和木本花卉种子,按种子袋上说明,播种栽培,亲自管理,经观察调查后,于1923年开设花卉园艺课,并编写了讲义。此外,对造园学也提供了翻译的日文材料。这5本自行编写的讲义,为中国高等园艺学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吴耕民用他所编著的蔬菜园艺教材替换了美国学者汉考克(Hencock)在金陵大学农科兼课时所讲授的蔬菜园艺讲义。1921年暑期,全国中等园艺学校教师和园艺研究人员集中在东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所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和观赏树木的教材均由吴耕民编写。他为创建中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园艺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7~1933年,吴耕民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6年期间,开辟了大面积果园,作为实习、良种引选和推广基地。1934年他还协助筹建山东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35年受南京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邀请,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和园艺场场长及附设高等职业学校校长。他到任后随即从山东、浙江等省择优聘请教师、技术人员和技工,并开辟果园约200亩、菜圃百余亩、苗圃400余亩,作为教学实习之用,很快就使学校教学条件的面貌焕然一新。
吴耕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除口到、眼到、心到外,还要手到、足到。所谓手到是练习实践,足到是多作实地考察。”他十分重视现场教学,常常亲自带领学生实习。他尤其擅长于果树修剪,对桃、梨、葡萄等的短截和疏枝两种修剪方法操作熟练,得心应手,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很快掌握修剪技术。
他坚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观点,自视知识有限,认为自己之所以出名,主要是时代造成的。他常谦虚地说,“我只做了一些农业园艺科学的开端工作”。他寄厚望于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接好园艺科技事业的班。
70年来,吴耕民无私地贡献了他的全部知识,培养了大批高级园艺人才,有的已成为中外著名的园艺科学家。他教书育人的风貌,深刻留在学生们的心目中。
重视实地调查研究科学总结群众经验
吴耕民一贯重视生产实践,并运用近代园艺科学知识去分析总结中国果树、蔬菜生产经验,足迹遍及辽、冀、鲁、豫、陕、苏、浙、皖、赣、云、贵、川、粤、桂、京、沪等地。1934至1956年间,对山东青岛果树、德州西瓜、益都甜瓜、肥城桃、莱阳梨,陕西县(现名彬县)梨,河南灵宝枣,云、贵两省梨,贵州湄潭核桃、李,尤其对中国特产蔬菜如大白菜、榨菜、芥菜、苋菜、萝卜、凉薯、莲藕、茭白、竹笋、蒲菜、荸荠、菱、大葱等作了开创性的调查研究。如山东肥城佛桃,云南呈贡宝珠梨,贵州湄潭金盖梨、青脆李、大柿花、薄核桃、绵核桃,河南灵宝铃枣、长枣、圆枣,浙江杭州早竹笋、尖兴青笋、迟花萝卜、浙大长萝卜、杼子蚕茭、象芽茭、杼子茭等果、蔬品种及其生产经验都是吴耕民首先进行详细记载和报道的。对某些果品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例如1934年他评议肥城桃异地栽培变质的观点时,认为,在附近和条件相似地区可以栽培,到1990年,这一论断已被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罗新出的“肥城桃异地栽培”的科研成果所证实。1987年,吴耕民首先根据浙江省玉环、温岭一带所产的高橙(又名玉橙)的性状极似葡萄柚,认定其栽培历史要比巴巴多斯岛的葡萄柚早183年以上,且葡萄柚为柚和橙的杂种。因为巴巴多斯岛于1707年才开始引种柚子,该地所产葡萄柚最早也不会早于1707年。据此,他认为浙江南部是葡萄柚的原产地,以后才传播到世界各地。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贵州湄潭还进行了许多生产试验,如甘薯多收栽培试验、洋葱栽培法之研究、凉薯留种试验、豌豆周年供应栽培试验、多种根菜产量比较试验等。这些试验结果对提高当地蔬菜栽培技术水平和改善蔬菜供应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如甘薯原在湄潭亩产仅约500公斤,吴耕民通过调查研究,抓住施肥和扦插两个环节,开展田间试验,采取扦插前亩施草木灰和菜饼,进行温床育苗,改斜插为水平插,使亩产量增至2232公斤。又如,洋葱采用合理密植,每亩栽苗由1.2万株提高到2万株,产量提高33%,亩产达2672公斤,并使洋葱在当地获得首次试种成功,并很快推广种植。
积极传播园艺良种推广栽培技术
吴耕民工作所到之处,均选引推广了许多国内外园艺植物良种和栽培技术。1919年冬,吴耕民在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学习期满,将该场赠送的果树优良品种各5株(其中包括柑桔、柿、桃、葡萄、枇杷等),由他的同学葛敬应托运至杭州五云农场(即现在杭州市钱江果园)试种,栽培技术全部采用兴津园艺场的方法,从而使日本果树优良品种和技术传播到杭州一带。至今闻名港、澳和加拿大超级市场的浙江名牌果品――杭州蜜梨,即为当初吴耕民引入的日本菊水梨。浙江农业大学70年代选出的著名梨新品种――黄花,其母本即为吴耕民当时引进的今村夏梨(该品种后改名黄蜜)。中国梨树疏删修剪技术也源自五云农场‘明月’和‘青久’两品种所应用的日本梨修剪技术。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成贤街农场的蔬菜温床,是他根据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的木框温床仿制而成的。这是中国最早的蔬菜温床。同年,他向法国费赫莫汉公司购买花卉种子,亲自在东南大学园艺场栽种后,采种推广,使许多欧洲花卉首次在中国传播,其中许多花名如矮牵牛(Petunia)、福禄考(Phlox)、仙客来(Cyclamen)、撒本乃利(Saponaria)、古代稀(Godetia)、大丽花(Dahlia)、毛地黄(Digitalis)、荷包花(Calceolaria)等都是由他翻译定名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1924年7月,吴耕民和王舜成、葛敬中、胡昌炽、陆费执等人主持《改良推广江苏省园艺计划》。当时在东南大学园艺场设立总场,并在苏州农校内设分场。改良计划有三点:⑴征集江苏省优良品种,择优繁殖,以事推广;⑵征集国内优良品种,择其风土适宜者加以推广;⑶罗致海外种苗,择其优良丰产品种,验其是否适合本省风土,然后繁殖推广。由此,当时东南大学农科收集了果树400余种,蔬菜200余种及许多花卉。金陵大学农科也收集了果树140余种。这些科研工作对丰富江苏省和中国园艺品种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5年吴耕民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时,看到当地经济和农业生产落后,果、蔬、花木极少,人民常无菜可食,仅以辣椒、盐、酱油、醋佐餐,他千方百计地自日本和山东各处购来果苗(苹果、梨、桃、柿、葡萄)1.3万株,以及山东大白菜、番茄等各种蔬菜和观赏树木和花卉的优良品种,并请山东园艺技工栽培示范,在三道原建菜圃约100亩,二道原建果园约200亩,法熹寺建园艺苗圃400亩,并在校园内布置花卉,多余果苗栽于陕西省三原县斗口农场。这些国内外引来的园艺植物在当地试种成功,如今已在西北各省推广,其中苹果已在陕、甘、宁、晋等省高原地带“落户”。这些地区至今已成为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外。
现在浙江省栽培的番茄、洋葱、甘蓝、花椰菜、山东大白菜、榨菜等均由他从国内外引种试种成功,现已成为当地菜场的大宗蔬菜。其中,榨菜就是他在抗战胜利后,从湄潭带来榨菜的原种――菱角菜的种子,在杭州试种并制成榨菜,以后利用冬季水田栽种。当地将这种榨菜率先采用精制小包装,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已在浙江全省特别是余姚、慈溪两县推广,成为浙江名产。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是吴耕民于1949年从杭州市郊区古荡农家选取的萝卜,经系统选育而成为大而长的丰产品种,从1954年起已推广到全国各省及朝鲜等邻国。中国当前栽培的柑桔――温州蜜柑的不少品系,也是他在1937年创办浙江省园艺试验场时,从日本引种来的。吴耕民为引进果蔬良种和技术,改善中国人民果蔬供应以及绿化环境做出了不少重要贡献。
终身执笔为园艺学留下宝贵财富
吴耕民博闻强忆,通晓日、英、法三国文字,汉文流畅,长于写作。他根据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参考中、日、欧美等国资料,联系中国实际编写了很多专著和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著作35本,论文38篇,以及许多科普文章和多篇译文,约1000余万字。其中重要的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果树园艺通论》、《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木本食用油料作物栽培》、《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等,其中《柑桔修剪的理论和技术》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中国蔬菜栽培学》已成为美国和日本等国主要图书馆的藏书。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生产建议,如《广西省果树栽培发展刍议》、《山东省园艺改进刍议》、《中国主要果树之经济栽培区域》、《扩建杭州风景区的几点建议》等,这些建议也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他还编写了不少科普文章,如《祖国的蔬菜》、《中国的果树》、《果树栽培讲话》等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他极为感动,虽年事已高,视力、听力和记忆力也都日渐衰退,但依然振奋精神,决心继续为祖国四化大业添砖加瓦,在短短的10年中,又出版了4部专著计334万字,成为他一生中写作出版最多的10年。至1989年他又先后完成了《中国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学》和《温州蜜柑诊断栽培技术》两本书稿,约计90万字。
吴耕民在长达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以毕生全部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园艺教育事业,为中国园艺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11月4日,他走完了95岁的人生历程。他的业绩和教书育人的风貌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主要著作
《蔬菜园艺学》
《中国蔬菜栽培学》
《果树修剪学》
《枣、栗、柿栽培》
《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
《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
《中国温带落叶果树栽培学》
社会评价
吴师,生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待人诚恳,诲人不倦,他经常指导中青年教师,传授治学方法和外文翻译,不辞辛劳地为他们审阅书稿,为培养人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的学生都赞颂他是教师的楷模。
吴师长期以来,生活很有规律,不染烟酒,节制饮食,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心胸开阔,遇事豁达,取得了长寿的成效。在九十二高龄时,他还以“唯有鞠躬尽我瘁,聊效献曝乐余岁”来勉励自己,仍坚持每天写作,为祖国四化事业发挥余热。今天在他诞生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吴师光辉的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学习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的优秀品德,振奋精神,把浙江农业大学办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建设好园艺学科,为加快中国四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1995年3月17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