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堂(教授)的个人简介
中国当代物理学教授,1947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现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会员,青海省物理学会理事,青海省发明协会理事,九三学社社员。档案
中文名: 王济堂主要成就: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提出“水帆式水利发电技术”概念民族: 汉族作为项目负责人建成“国内外第一座水帆水电站”出生地: 四川省遂宁市“量子化的哲学本质”等系列论文出生日期: 1947年11月17日“改进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等专利产品职业: 大学教授主要奖项 / 科研成果:毕业院校: 西南大学1997年获科技部国家级科研成果 1989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3年主持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履历
王济堂: 中国 当代 物理学 教授,1947年11月出生于 四川省 遂宁市。现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会员,青海省物理学会理事,青海省发明协会理事,九三学社社员。
王济堂教授于在1966年7月(高中)毕业于 重庆市第十三中学,1969年3月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四川北部苍溪县农村,历时整9年。1978年3月正式恢复高考后,于当年正式考入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现改名为“西南大学”),七七级。1982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直接分配到青海民族学院(现青海民族大学)任教,直至2007年11月退休,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济堂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过“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理论物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并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量子力学、水利水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发表于核心期刊),拥有19项国家专利(其中6项发明专利),承担过青海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帆式水力发电技术开发研究,结项后先后确定为省级科研成果、国家级科研成果(鉴定等级均为“国际领先”),还在澳门举行的首届爱因斯坦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国际新技术金奖。为青海民族大学工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就
王济堂教授对于科研工作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代。他早在1964年初(高一,16岁)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心献身于科学,发奋钻研。最初,对于天文学和宇宙航行极感兴趣,高二开始钻研大学天文教材,在接触“天体演化”内容时,开始萌发新的科学思想,提出过一些新的天体演化假说和新概念,在当时就试撰写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宇宙生命观》、《天体演化的外部动因》等论文。之后,他又在量子理论方面又产生了很多新物理思想,同时在技术发明发面,也不断产生新的构思。然而,突如其来的十年动乱使得他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暂时中断了。即便如此,王济堂同志依然在66―78年近10年的“知青”生涯中顽强地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1967年,一篇署名为“四川苍溪下乡知识青年,王济堂”的文章――《对量子化的一些看法》,发表在了著名的核心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这对于年仅19岁甚至还没有上过大学的王济堂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莫大鼓舞。此后,他继续在量子力学、技术发明等方面进行钻研,其中一些观点甚至得到了权威学者的认可,如:当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秦元勋在信中写到:“用第二宇宙速度概念来解释电离能是好的……,因此,你用这个对比是成功的。”
1978年3月,打到“四人帮”后的首次招生考试的结果,使得王济堂同志一夜之间由农民变成了大学生,高等教育的熏陶不仅使得他在专业学习方面得到了更加系统的训练,也使他热爱上了教育事业。在他的大学毕业登记表中有这样一段话:“该生热爱科学,事业心强,抱负远大,兴趣广泛,学习刻苦努力,热心学术讨论,毕业时坚决要求到青海参加四化建设,希望在新的岗位上为党的教育事业,特别是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就这样,命运使他来到青藏高原,来到了青海民族学院。在参加工作初期,他在物理实验室担任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一走上工作岗位,他就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之中,编写实验讲义,翻译物理资料,还研制了一种半导体温度计。除了任教外,他还狠抓英语阅读,记了上万个单词,基本上能够阅读英文报刊和物理专业书刊了,他还曾为青海粮油科研所翻译了三万多字的显微镜说明书等。
在教学方面,他也不断摸索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应用讲、看、练的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注重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他撰写过《物理学教学方法摸索》、《一个可供试点的教育改革方案》等探索教学方法的文章,并在有关学术会上宣读,得到了领导、师生、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在科研方面,80年代中后期我国建立的专利制度进一步激发了王济堂同志的创造热情,他于1987年首次获得了专利权。此后,研究兴趣偏向了应用方向,他对于活塞式推进器及其船舶,喷气式土壤破碎器,流管式水力发电船和发电潜水艇,降落伞推进器和降落伞推进船舶等,都进行过研究,并先后获取了专利。从1988年开始,王济堂开始集中创立一种新的技术――“水帆技术”:古往今来,只有风帆,从未听说过有“水帆”,王济堂利用采取现代高强度化学纤维软质材料和自动张开、闭合的“降落伞”原理,将“风帆”和“降落伞”的结构作了根本改变之后放入水中,故形象地称之为“水帆”。这个技术又被分为“水下风帆式水利发电装置”和“水下风帆式船舶推进器”,因此,他在开辟着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和实用技术。
而这种技术创新很快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1993年11月4日,青海省科委在水帆式水电样机试验现场召开了专家论证会,证明了该技术在原理上、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水帆机效率达61-75.5%,与现水轮机及水电站相当,但千瓦造价降低50%。于是,该技术在1993年12月正式立项,并被列为“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及实验中,其原理模型试验、小型样机试验均已获得成功,并建成了“青海民族学院水帆实验室”(国内外第一个水帆技术专用研究实验室)。1995年3月,完成了实验室阶段实用化样机的研究试验。1996年8月,又建成了国内外第一座水帆水电站,即走出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室外发电运行试验,从而使本技术趋于成熟,实现了实用化,用户已长期实际使用。1997年该成果顺利结项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和青海省科委的相应成果,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媒体也对这项技术的成功给予了广泛的报道。
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主办的杂志《Hydro Power&Equipment》,专刊报道了水帆电站的情况,题为:A Water-sail hydropower station has been built in Qinghai Province(一座小型水帆水电站在中国青海建成),并在文中介绍了电站的相关情况。
此外,世界有名的船模实验机构――荷兰除船模实验水池(瓦跟宁根)、德国汉堡船舶实验池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也都致信给王济堂教授,表示了对于“水下风帆式船舶推进器”的兴趣和关注。国内方面,光明日报、中国电机报等国内综合性和专业性报刊、《水电站设计》等专业期刊、《青海日报》等地方媒体也都予以了相应的报道。
在这个研究项目之后,王济堂教授将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了太阳能热利用方面,“改进型平板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相结合的多重温室太阳能热利用装置”等专利产品有别于传统的真空管热水器。不仅从技术上进行了革新,还通过与生产厂家合作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将部分较成熟的产品成功推向了市场。
论文
1、水帆式水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和野外试验,国家科委《新能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2期,第35~41页。 注:该论文获北京大学、中国水电科学院“优秀文章著作证书”。
论文摘要:根据“水帆式水利发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在1996年8月建成的国内外第一座水帆式水电站开展野外发电运行试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水帆式水电站的基本结构和成本,给出了实验室和野外试验结果,并与现有电站进行了对比分析。经测试,水帆机效率可达84.4%;发电机效率为83%―90%时,电站总效率可达61%―75.5%;每千瓦造价仅为现有小水电站的50%左右;如对单机30―50千瓦的水电站做技术改进,每千瓦造价有可能降低到现有小水电站的30%左右。
2、温室技术在太阳热水器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2月,38―39页。
论文摘要:利用物体表面对太阳辐照的表面积累效应设计了多重温室,使受光面积远超过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集热器的环境温度,减小了太阳热水器与环境的温差,提高了热水器的使用效果。此方法代替了现已应用的真空技术、蜂窝技术等抑制太阳能集热板(管)顶部散热的方法。提出了利用“矮墙多重温室法”产生廉价热水的技术方案。
3、关于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化”的物理本质与哲学本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76年第4期,65―67页。
论文摘要:在宏观物理现象中,能量自然是连续变化的。但其中有一些特选的、分立的能量,能够使物理现象发生特殊的、质的变化――产生质的飞跃。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这些能使物理现象发生特殊变化的特选的、分离的能量,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就是说,能使物理现象发生“量变”的能量,是连续的。但是能使物理现象发生“质变”的能量,却是特选的分立的,即“量子化”的。而这些“量子化”的分立能量,正是原子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
4、对水帆机研制原理的探讨,《水电能源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 0 0 0年18卷第2期,56―59页。
论文摘要:阐明了水帆机能量转化的具体过程和特点,并将伯努利方程应用于水帆机,推导出了基本公式N=9.81Qh,说明了水帆机仍然遵守这一能量转化的自然界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