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雷泽(瓦雷兹)

时间:2023-12-12 10:21:01编辑:影视君

瓦雷泽(瓦雷兹)的个人简介

美籍法国作曲家。1883年12月22日生于巴黎,1965年11月6日卒于纽约。对于打击乐器具有的潜力,瓦雷兹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在《电离》中的种种新发现,后来在1950年的《沙漠》中,又被大大地开掘和发展了。

瓦雷兹 (VARESE,Edgard)

童年在巴黎和勃良第度过,1893年迁居意大利的都灵。1900年他开始在博尔佐尼那里学音乐。1903年独自前往巴黎,在第二年进入圣歌学校,师从鲁塞尔(Roussel)、丹第和博德斯(Bordes)。1905年又进人巴黎音乐学院维多尔(Widor)作曲班学习。1907年瓦雷兹来到柏林,结识了许多著名音乐家,其中有布索尼和理查·斯特劳斯。剧作家霍夫曼斯塔尔为他撰写了歌剧脚本《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他曾听过勋伯格《月迷彼埃罗》的演出,自己的交响涛《Bourgogne》在1910年得到上演的机会。1915年12月瓦雷兹移居美国,1年以后作为指挥家登台。他与萨尔泽多(C-Salzedo)在1921年创立了“国际作曲家协会”,组织上演了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贝尔格、韦伯思、拉格尔斯以及考埃尔等人的室内乐作品,瓦雷兹自己的《奉献》、《双棱体》、《八棱体》、《积分》也举行了首演。1928年瓦雷兹回到巴黎。对歌剧创作进行的尝试没有获得成功,但他与从1913年就结识的伯特兰一起进行的电子乐器研究,却产生了《赤道仪》这部电子音乐作品。之后,他为了建立一个理想的电子音质研究中心四处寻求赞助,但均被拒绝,这使他陷人苦恼。1937年在美国的圣菲“阿苏那美术学校”,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并组织了“纽约大合唱团”演出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期的作品。1953年一位隐没了性名的音乐爱好者赠送给瓦雷兹一架录音机,这使他得以实行多年以来的计划,他为《沙漠》这部作品搜集音响片断,制成了其中的录音部分(器乐演奏部分早在1950年就开始写作)。1954年《沙漠》在巴黎上演,并在电台以立体声播出。1957年他又在艾恩德霍芬的“菲利浦工作室”里进行全部采用录音带酌《电子音诗》的创作。瓦雷兹在生前的最后几年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被选进国家艺术与文学家协会、瑞典皇家学会。他的作品频繁上演、录音和出版。在瓦雷兹看来,音乐是一门艺术科学,是数学的边缘学科。他曾说,音乐家应该和机械、电子科学家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新的音乐表现手段。他是电子音乐的开拓者,但同时又自认为与佩罗廷(Perotin)、马受(Machaut)、许茨(Schutz)等早期音乐家在观念上更为接近。在同时代的人中,他受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影响较深。在瓦雷兹的作品中,最典型的手法是将各种不同的音响“流”叠置起来,它们在音高、音程、音域、节奏、音色、发展手法、变化的频率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将“噪音”引进了音乐的范畴,并见运用了微分音技术,这些做法大大扩股了音乐的表现潜力。

阿美利加(Ameriques)

管弦乐

完成于192l年。1926年4月9日由斯托考夫斯基指挥,在费城音乐学院首演。1927年的修订版由波利特(Poulet)指挥,于1929年明30日在巴黎上演。1973年周文中再次给予修订。瓦雷兹本人曾解释说,这部作品的标题象征着发现与开拓――在大地上,在天空中,在人们的思想领域里寻找新的世界。与瓦雷兹的另一部早期作品《奉献》(Offrandes)一样,《阿美利加》也表现出德彪西对他的影响,尤其是作品中竖琴和弦乐的写法、中音长笛的独奏旋律的应用等。《阿美利加》的乐队编制很大,仅打击乐器就有11件(定音鼓为两套),而在配器上又是十分精致的。修订时,瓦霄兹去掉了其中一些对庞大音响的试验性写法,但与后来的所有作品相比,它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仍然是最为丰富的。

奥秘(Arcana)

管弦乐

作于1925―1927年。1927年4月8日由斯托考夫斯基指挥,在费城首演。1960年修订。

这部作品使用了庞大的乐队,包括一个人数众多的弦乐组、39件打击乐器和扩充了的木管组。瓦雷兹格如此庞大的乐队极其严密地组织在一起,使用了《双棱体》(1922-1923)和《积分》(1924-1925)中的一些原则,但从强度和时间的跨度上都大大扩展了。从表面上看,《奥秘》是由一些基本素材的多种形式的重复构成的,而且比起其他小型的作品更具有“主题性”。

感受

然而,作品的展开却不是“线式”的,许多素材消失了,或者在变形之后再次出现,这种变形在音响上始终是处于使人惊叹的骤变中。在作为“萌芽”的音响群中,有低音乐器在一开始引出的砰然作响的音型和《积分》中的动机。除了使用先前作品中的素材以外,这里也有些素材(如开始段落中第18小节的音型)在后来的作品《电离》(1929―1931)中进一步被运用。一位评论家这样形容他对这部作品的感受和联想:明亮的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上升,它们形成了新的天宇。实际上除了标题以外,作曲家并没有对所表现的内容提供任何其他描绘性说明。

沙漠(Deserts)

管乐、钢琴、打击乐和两声道录音磁带

作于1950一1954年,1954年12月2日由谢尔欣(Scherchen)指挥,在巴黎首演。

从1937年起,瓦雷兹基本上停止了创作,因为他对于常规乐器的潜力失去了兴趣。他进行一些教学和组织演出的活动,同时开始在电子音乐这个新的领域中探索出路。录音机的发明使他获得了新的音响材料,从50年代起,他的创作活动又逐渐积极起来。

作品理解

关于《沙漠》,瓦雷兹曾解释说,这里不仅意味着沙土、海洋,山峰与白雪,意味着太空和沙莫般的城市街道这些物质世界,同时也意味着人的内心世界,每一个人在这个神秘的、冷漠的世界里,都是孤独的。在乐队的编制上,《沙漠》与《双棱体》、《积分》比较接近,它包括14件管乐器,1架钢琴和5位打击乐演奏者,但在具体的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尽管其中有突然出现的动机,但比起持续的和弦或是单独的音来说,还属于次要地位。瓦雷兹的配器十分精致,那些有具体音高的打击乐――主要是钢琴,还有颤音琴(vibraphone)、钟琴、木琴和管钟(tubular bells)――它们总是与管乐器配成对使用;音响的聚集与分散造成美妙的效果;其中还有“音色旋律”式的片断,它那种透明的音响令人想到韦伯思的音乐。比起作曲家早期的作品来,《沙漠》比较简洁和平静,它用了较多的谐和音程,节奏上也不那么活跃,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也显然减少了。与乐队音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录在磁带上的刺耳噪音,这是工厂里的声音和噪音打击乐的声音。磁带上的材料三次插人乐队的演奏,最后这两者逐渐混合在一起。

电离(Ionisation)

打击乐

作于1929―1931年。1933年3月6日由斯洛尼姆斯基指挥,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首演。

由于仅仅使用了打击乐器,所以它被认为是瓦雷兹所有最激进的作品之一。像往常一样,他除了标题之外,没有提供任何文字来说明作品所描述的内容。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的音响,感受到瓦雷兹是在描写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种种声音,这与德彪西等人对大自然音响的兴趣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音乐历史

瓦雷兹曾经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的声音。”作为作曲家,他的确把时代的特征用音乐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电离》所使用的约40件打击乐器(13名演奏者),绝大多数是没有固定音高的噪音乐器,正因为如此,“节奏细胞”便得以自由地发展变化和交替使用。在作品的最后17小节中,具体准确的音高才由钢琴在低音区以“音块”的形式出现,同时,由钢琴、钟琴和管钟奏出的三个和弦在节奏上有着丰富的变化。

上一篇:成交明细

下一篇:大熊猫喜欢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