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雄的个人简介
王水雄,男,湖南郴州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2017年―)。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
简介
王水雄,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社会学评论》杂志编辑部主任。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2012年-2013年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作品
著作类:
2017年,执行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执行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对和谐社会基本功能机制的探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镶嵌式博弈――对转型社会市场秩序的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主编,《制度变迁中的行为逻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北京:华夏出版社。期刊论文:
l 2017年,《抽象性与现实性的权衡: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社会学研究》2017第五期。
l 2017年,《市场领域的三权制约与平衡机制――徐玉玉事件引发的一种国家风险治理模式探讨》,《新视野》第3期。
l 2015年,《权利分层:社会分层研究必要的补充维度》,《社会学评论》第6期。
l 2015年,《“为市场”的权利安排VS. “去市场化”的社会保护――也谈诺思和波兰尼之“争”》,《社会学研究》第2期。
l 2014年,“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层级性与边界性――着眼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一项探讨”,《社会学评论》第2期。
l 2002年,“生育的博弈模型:中国的例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l 2001年,“u2018亲和性u2019机制或虚假命题”,《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主要译作:
2008年,Viviana A. Zelizer,《给无价的孩子定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译);(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校订版)。
2004年,Dorothy Marcic,Joe Seltzer and Peter Vaill,《组织行为:体验与案例》(第6版),中信出版社,(合译)。
主要项目
主持项目:
2011年7月―2018年6月,“金融社会学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5年7月―2010年7月,“博弈与社会结构――一项和谐社会的基本功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开设课程
l 《宏观经济社会学》(研究生课程)
l 《经济社会学》(本科生)
l 《社会统计学》(本科生)
l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本科生)
l 《社会学概论》(本科生)
l 《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影视作品与组织原理》(本科生,全校选修)
招收学生
社会学硕士。希望能够对社会生活有最基本的热爱和一定的洞察能力;对经济学有一定的了解更好。希望有超越于个体对社会进行基本的想象和思考的能力。
培养方向:经济社会学、组织理论。在经济(比如生产、消费等)分析中能充分地纳入社会性因素(比如社会结构、分层、不平等),能够对影响社会经济全局的价值、影响、权力、货币、物资等运作状况进行分析,在方法上能够综合地、灵巧地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