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教授)

时间:2023-12-19 12:46:29编辑:影视君

王敦(教授)的个人简介

王敦,1971年生,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1991―1995,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

(2)2001―2004, 硕士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获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3)2004―2008, 博士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获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原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

(2)201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用并于年底从中山大学中文系调入。

主讲课程

2009- 中山大学中文系

艺术文化学/文化研究关键词(研究生)。2011秋。

细读晚清小说及社会文化(本科专业选修)。2010春。

文学概论 (本科专业必修)。2009秋,2010春,2011秋,2012春,2012秋。

西方现代文论(研究生)。2009春。

文学/文化解读(本科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2009春(公选、专选),2009秋(公选、专选),2010秋(公选、专选),2012春(公选)。

大学语文(本科公共必修)。2012秋。

2002-2007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化系

中国文学概览(英文)/ Chinese 7A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Pre-modern Period)。2004秋。

古代汉语/ Chinese 110B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II)。2007秋。

中级现代汉语/ Chinese 10A and 10B (Second Year Chinese) and 10AX/BX (designed for Chinese-heritage students)。2003秋,2004春、夏、秋,2005春、夏、秋,2006春、夏。

初级现代汉语/ Chinese 1A and 1B (First Year Chinese) and 1AX/1BX (designed for Mandarin-heritage students) and 1AY/1BY (designed for other dialects-heritage students)。2002夏、秋,2003春、夏,2004夏,2005夏,2006夏,2007春。

研究方向

晚清小说与社会。

主要贡献

博士学位论文:“Give Me a Day,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World”: Chinese Fiction Periodicals in Global Context,1900-1910(《“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世界”: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小说期刊(1900-1910)》)。指导委员会成员:Andrew F. Jones, William Schaefer, Gautam Premnath。

硕士学位论文:“Producing Modernized Children: The Pedagogical Novel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wentieth Century China”(〈培育现代儿童:中国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教育小说〉)。指导委员会成员:Stephen H. West(奚如谷), Andrew F. Jones, Wen-Hsin Yeh(叶文心)。

学位论文:〈鲁迅、周作人的儿童观以及中国现代童话问题〉。指导教授:陈平原。

学术出版

1、(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康保成,通讯作者:罗伯特?巴龙(Robert Baron),第二作者:王敦,“States of the Profession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Trialogu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中、美民俗学现状:三人谈〉,《美国民俗学学刊》,(将出)。

2、英-汉翻译(第一译者),王敦,李之华译,Andrew F. Jones著,《发展的童话:进化论与现代中国?第二章〈狼的传人:鲁迅?自然史?叙事形式〉》,《鲁迅研究月刊》。

3、〈从晚清小说《新石头记》第一回看时空表述的现代重构〉,《中山大学学报》双月刊,(2012年第三期),38-43。

4、(第一作者)第一作者:王敦,通讯作者:罗伯特?巴龙(Robert Baron),〈他山之石:对话纽约州艺术委员会民俗部罗伯特?巴龙〉,《文化遗产》季刊(2012年第四期将出)。

5、〈听觉的文化意义解读:过去和现在〉,《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5月),41-44。

6、 英-汉翻译(第一译者),王敦,李之华译,Andrew F. Jones著,《发展的童话:进化论与现代中国?第一章〈叙事的“铁屋子”: 鲁迅及其晚清进化模式的历险小说〉》,《现代中文学刊》双月刊,(2012年第二期),10-27。

7、〈警察的听觉地盘〉,《艺术世界》(2012年3月),143。

8、〈听觉文化研究:为文化研究添加“音轨”〉,《学术研究》(2012年2月),154-158。(《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74-78。)

9、〈聆听历史的声音――从《现代性的“声音风景”》看听觉文化的现代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8日“域外”版)。

10、〈声音的风景――国外文化研究的“听觉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12日“域外”版)。

11、〈流动在文化空间里的听觉:历史性和社会性〉,《文艺研究》(2011年5月),14-2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9月转载,“前沿”类,21-22。全文13000字,缩编为4000字。)

12、〈声音的风景:国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艺争鸣》(2011年1月),77-81。

13、〈为思想观念“编家谱”: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看历史》(原《国家历史》)(2010年8月),152-153。

〈话语是战场:评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看历史》(原《国家历史》)(2010年4月),150-151。

14、〈再利用与再创造――细读晚清小说《新石头记》的第一回〉,《文景》(2009年11月),71-74。

15、 汉-英翻译(第一译者),王敦、Michael Rodriguez译,王小波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节选英译:Love in an Age of Revolution。国际笔会(International PE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A类地位)专刊PEN International Volume 59, No. 2, Autumn/Winter 2009: "Context: Asia Pacific": 30-34.

16、"Changing Lanes: Fiction Translation and Modern Imagination in 1900’s China"(“转换轨道:中国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小说翻译及现代想象”),《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4卷2期(2009年8月),86-93。

17、〈一个词的遭遇:“不可思议”在晚清〉,《读书》(2009年5月),92-94。

18、〈旧金山唐人街1900:狼医焚埠〉,《国家历史》(2008年12月),88-92。

19、〈词与史〉,《文景》(2008年11月),70-73。

20、〈"粪肥"与“英谚”〉,《读书》(2008年11月),145。

21、 "The Late Qing’s Other Utopias: China’s Science-Fictional Imagination, 1900-1910"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Taipe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34.2 Special Issue “Asia and the Other” (September 2008): 37-62. /〈晚清的它者式乌托邦:论中国科幻小说的想象力,1900-1910〉,《同心圆:文学及文化研究(英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34卷2期专刊“亚洲与它者”(2008年9月),37-62。

22、〈学长的“营养价值”〉,《书城》(2008年7月),51-52。

23、〈晚清科幻小说中的时空想象〉,《文景》(2008年4月),72-77。

24、〈晚清的“支那旅行记”〉,《读书》(2007年7月),107-110。

25、 Jolly, Margaretta ed. Encyclopedia of Life Writing. London: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2001: 684-686. s.v. “Ouyang Xiu.” / (英国《传记文学百科全书》“欧阳修”词条,2001),684-686。

26、〈“阅读”陈平原〉,《传记文学》 (1999年4月),69-72。

27、(第一作者),王敦、张雨,〈世界语境中的传记文学〉,《光明日报》(1999年4月8日)。

28、〈我看《浮生六记》〉,《传记文学研究丛书(一)》(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13-223。

学术活动

1、〈“文学概论”课程的断层:“期待”与“接受”之间〉,“文艺学新问题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2011年10月22-23日。

2、〈贾宝玉为什么“热念如焚”地去了上海?――从1900年后中国旧小说的续写看时空表述的现代重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第10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上海:2011年8月9-11日。

3、〈听觉文化研究:文化和审美研究的一个新角度〉,“美学与文化生态建设”国际论坛,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广东省南昆山:2010年9月1-2日。

4、〈政治的高塔与艺术的幽穴――解析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第一章里的两个中心意象〉,“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的危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与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哈尔滨:2009年8月3-4日。

5、〈尝试非“宏大”的批评:以细读晚清《新石头记》为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暨“批评理论与当代文学生产”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与暨南大学主办,广州:2008年12月26-28日。

6、"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Periodicals as u2018Theme Parksu2019 of Modernity." Western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Ogden, Utah: Weber State University, September 28-30, 2006./(〈做为现代性“主题公园”的中国二十世纪初期小说期刊〉,美国亚洲学会2006西部年会。奥格登,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2006年9月28-30日。)

7、 "Notes on Different Auto/Biographical Mentaliti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Approaching the Auto/Biographical Turn: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Biography. June 21-24, 1999./ (〈中西自传/传记文体意识差异〉,自传/传记文学的契机:第一届国际自传/传记文学研讨会。北京:北京大学,1999年6月21-24日。)

主持研究项目

中山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985专项(国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09年度“西风东渐下的中国都市听觉文化:从晚清到现代”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规划项目“现代听觉文化在中国的兴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晚清小说话语研究:百年前汉语遭遇现代世界所产生的表述问题”

主持教学项目

中山大学第三批素质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立项建设项目:“文学/文化解读”(2010)

中山大学2010年度校级双语课程:“文学/文化解读”

主持2012年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概论”课的突围:以“文学概论”为例

〈“文学概论”课程的断层:“期待”与“接受”之间〉,《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师论文集?2011》(中山大学教务处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374-379。

〈大学本科人文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学/文化解读”课为案例〉

文艺作品

歌剧《山林之梦》编剧。(作曲王世光。)文化部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中央歌剧院出品。2012年8月29日北京保利剧院首演。

荣誉记录

《中山大学报》专题报道:“儒气芝兰茂 春风桃李香――记中文系王敦老师以生为本的故事”(作者 胡佳艳、林业宁,《中山大学报》2010年7月5日第229期第三版“人物?故事”)。2011年度中山大学优秀班主任、学生导师。

上一篇:金刚石是纯净物吗

下一篇:华为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