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本禅师

时间:2023-12-23 18:59:54编辑:影视君

悟本禅师的个人简介

悟本禅师(807~869),依灵默禅师(747~818年)为师剃度出家为僧,得赐法名良价,嗣法于昙晟禅师,为传曹洞宗之初祖,弘法于今江西宜丰县洞山寺,付法于云居道膺禅师,世人称之洞山良价,圆寂之后得唐懿宗追封“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简介

悟本禅师(807~869),依灵默禅师(747~818年)为师剃度出家为僧,得赐法名良价,嗣法于昙晟禅师,为传曹洞宗之初祖,弘法于今江西宜丰县洞山寺,付法于云居道膺禅师,世人称之洞山良价,圆寂之后得唐懿宗追封“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俗姓俞,唐代筠州会稽(浙江会稽)人,幼年出家,性极聪颖。8岁时,一日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句时,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谓良价曰:“吾非汝师”。即领良价到五泄“三学禅院”,拜灵默禅师(747~818年)为师,并蒙披剃。其后十几年,悟本禅师在灵默禅师的潜心指导下,精研佛学,阐扬佛道。20岁时赴河南嵩山受具足戒。戒毕回五泄。旋又离五泄至各地游历。在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境内)他拜谒了南泉禅师,得领玄契,继参伪山灵桔禅师受心印。再至云岩(今江苏吴县虎丘山)参谒昙晟禅师 宜丰洞山(782~841年)。良价听罢昙晟说法后,“过水睹影,大悟前旨”,为昙晨之法嗣。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未,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同安乡境内),建“洞山寺”。在此接引后学,弘扬大道,世称“洞山良价”。弟子本寂后往江西宜黄曹山弘扬旨义。后人将师徒二人所创宗法称为“曹洞宗”。悟本禅师圆寂于唐咸通十年三月(869年)。相传,死时,缁徒(即僧侣)悲号,良价忽开目而起,曰:“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遂令主事僧办愚痴斋。由于众心恋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斋毕,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法腊五十五。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唐朝末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捐资扩大洞山寺宇。北宋咸平年间,广福寺易名为“功德禅寺”,宋真宗赵恒为禅寺专门书写了匾额。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宜丰同安女佛徒雷四十三娘为纪念良价洞山悟道,特捐资在良价当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之上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单拱石桥──逢渠桥。元初,胡俊孚施资扩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毁于兵燹,曹洞宗祖庭遭到极大破坏。明万历年间,寺基丈量入公产版籍。至崇祯年间,本县举人戴国士得其产,于是再倡修复洞山,特延请匡山高僧净聪到洞山。净聪在此重整寺宇,张扬曹洞正宗,四方僧侣自远而至者日众,洞山法锡由是复振,净聪也因之誉为洞山“中兴第一祖”。(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洞山寺已更名为普利寺,重建洞山寺宇的后法堂(即藏经阁)及僧房。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洞山正宗38世住持海寿在后法堂门楣正中立起大匾,上书“佛在性中”,对良价的禅学思想作了高度概括。(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参禅

悟本禅师在二十岁以前信念还没有确定,因此他必须游化各地去拜师问道。他第一个参拜的是马祖最得意的学生南泉。那天正是马祖逝世纪念日的前夕,南泉对大家说:“明天我们为马祖高斋,不知马祖是否会来”。  大家听了都默然无语,悟本禅师却站出来说:“等到有伴,他就会来”。南泉听了便说:“这和尚虽然年轻,却颇堪雕琢”。洞山不以为然的说:“大和尚,可别压良为贱啊”!在这里他又表现出那种独立的精神。事实上,以内在的真我来说,根本不是能雕琢的。(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他第二个参拜的是沩山,他问沩山是否无情之物真会说法。如果无情会说法,为什么我们却听不见他说法呢?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沩山说:“我父母所生的嘴巴,不是替你解说的”。听了这话,洞山迷惑的问:“那么,是否另外还有得道之人,我可以向他去求教呢”?于是沩山便介绍洞山去见云岩晟(公元七八二至八四一年),见到云岩,他便直截了当的问:“无情说法,谁能听到”?云岩立刻回答:“无情能听到”。洞山再问:“你能听到吗”?云岩说:“假如我能听到的话,我便成了法身,那么,你就听不到我的说法了”。洞山仍然不解的问:“我为什么听不到呢”!云岩便举起了拂尘说:“你听到吗”?洞山回答:“听不到”。云岩便说:“我说法,你都听不到,更何况无情说的法呢”?洞山又问:“无情说法出自何典”?云岩回答说:“弥陀经中不是说:u2018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u2019吗”?听了这话,洞山心有所悟,便作了首偈子说:“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接着云岩又问洞山说:“现在你很高兴,是吗”?洞山回答:“我岂敢说不高兴,我高兴得正像在垃圾堆中,检到了一颗明珠”。所谓明珠,当然是指新的悟境,至于垃圾堆可能是利余的积习。他自认这些积习存留在心中。当洞山辞别云岩时,云岩对他说:“自此一别,恐怕很难再相见了”。洞山却说:“是难得不相见呢”!临行时,洞山又对云岩说:“在你离开世间后,如果有人问起关于你的情形时,我将怎么回答呢”?云岩沉默了好一会,才说:“就是这个”。听了这话,洞山沉吟了一会,云岩接着说:“你须承当大事,自己要小心啊”!于是洞山走上了行程,路上玩味着老师的那句:“就是这个”。后来,当他渡河时,偶然的看到河中自己的倒影,使他突然音彻悟了所谓“就是这个”的真意,便把心得写成了下面一首偈子:“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这里所谓如如,也就是道德经中的常道,印度教中的梵天,和旧约中的“我是自有者”。其中最有意义的两句是:“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很显然的,“我”和“渠”之间有显然的差别。渠是我,而我不是渠。这正像说,虽然上帝是比我更真的我,但我不是上帝。我和渠之间的关系,正如自我之于梵天,真从之于常道了。这首偈子不仅在佛学中,而且在世界所有描写精神的文字里,都是稀世的珍宝。它给予我们一种开阔的视界,一种活生生的经验。这境界是明澈的,又是深湛的,正如杜甫的诗句:“秋水清无底”。在这首偈子中,你可以看到这位特立独行,而又平实朴质的洞山,已迈入一个新的境界。他是孤高的,也是随俗的,他达到了绝对的一,但并不完全遗弃了多,他超然物外,但却步步踏实。他所契合的如如,使他又回到此时此地的“现在”。  当他走到泐潭的时候,看见一位名叫初的首座在对大家说:“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思议”。洞山便问:“我不问道界佛界,只问才在说佛界道的是什么人”?初首座默然无对,洞山又说:“为什么不快说呢”?初首座说:“快了就无所得”。洞山便说:“你说都未曾说,还谈什么快了就无所得”。初首座又是无话可说,洞山便接着说:“佛和道,都只是名词而已,为什么不引证教义来看看呢”。初首座便问:“教义是怎么说的”?洞山回答说:“得意忘言”。洞山这句话引自庄子书中,是值得重视的;因为这不但证明他的思想是兼容的,而且也说明了禅和道之间的密切关系。  大约在公元八六零年,洞山五十余岁时,便做了江西洞山的方丈。有一次,在云岩的逝世纪念会上,有个和尚问他说:“师父,你在云岩处是否得到了什么特别的指示”?洞山回答:“我虽然在他那边,却没有得到指示”。对方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设斋供奉他呢”?洞山回答:“我岂敢暗地违背他”?对方又问:“师父最先拜见的是南泉,为什么却替云岩设斋”?洞山回答:“我并不是尊重云岩的道德佛法,只是尊重他没有替我说破这个秘密”。对方又问:“师父替先师设斋,是否完全同意先师的见解呢”?洞山回答说:“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对方又问:“为什么不全部同意呢”?洞山回答:“如果照你所说全部同意,那我便完全辜负了先师之意”。  由此可见他到了年长时,仍然没有松懈他那特立独行的精神。其实,学生必须比老师更为灵俐,才能得到老师的传灯,这也正是禅宗的一个传统。有和尚问洞山:“在冷天或热天里,我们要到那里去躲寒避署”?洞山回答:“为什么不到冷不热的地方呢”?对方又问:“那是什么地方”?洞山回答:“那地方是,冷时冻死你,热时烤死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洞是何等有耐心,何等思路敏捷的一位老师啊!在他手上,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会被他当作跳板,跳入了玄妙的智慧之海。  悟本禅师的脾气比较平和,不会用棒用喝。也不会叫人去苦参公案。他的对话都是平易而深刻的,正像橄槛一样,愈嚼愈有味。例如,有个和尚问他说:“先师云岩是否曾说过:u2018就是这个u2019”?洞山回答:“是”。对方又问:“你知道他的意思吗”?洞山回答:“当时我差点就会错了意呢”!对方再问:“不知先师自己是否知道u2018有u2019u2018这个u2019”?洞山回答:“假如他不知道u2018有u2019,他怎么知道这样说;假如他知道u2018有u2019,他怎么肯这样说”。所谓“这个”是指的真我,“有”是指实有。严格的说,真我和实有都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一个人当作体悟到真我或实有时,他同时也体悟到这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即使“这个”两字,也嫌多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洞山暗示给对方的是什么了。作为一个伟大的禅师,他的教授法,并不是提供出自己的见解,而是用问题去刺激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自寻解答。学生自己所发现的解答,远比老师教给他的,更有价值。  编辑本段五位任何人提到洞山和曹洞宗的思想都会注意到“五位君臣”的原理。像这种原理,并不是曹洞宗的中心思想。它们只是接引根机较差学生的一种权宜的方法而已。遗憾的是禅宗史家们总是常把权宜方法当作基本原理,而忽略了根本的精神。为说明这点,不妨把“五位颂”的原理加以简单的分析,(事实上,关于“五位颂”的看法,洞山和曹山都各有其观点)。洞山所提出的“五位”是1、正中偏 2、偏中正 3、正中来 4、兼中至 5、兼中到。这“五位”是指精神开悟的五个阶段,现在分别讨论如下:  (1)第一个阶段:在这阶段中,学生不知自身就是本体,而只注意到现象;他不知自己本是主人,而偏要去作客。但实际上,本体和现象合成一个活的整体,即是老子所谓的玄同。因此如果你从现象方面,穷索其间的法则和关系;也许照样能帮助你上天入地,直达本体。没有一个人研究现象,而不会渐渐感觉到心的作用。在客观中发现主观,就是自我发现的开始。同样,在道德方面,一个人起初总是染于习俗,以为那样是神圣的,普遍的;可是后来经验逐渐丰富,才发现最熟悉的未必对,而不常见的未必错。他被这种道德标准的混乱现象所迷惑,不得不返向内心,去寻求理性意识的指导。这一来,他便逐渐的发现自己是主人,而不是奴隶。但在这个时期,旧的积习仍然很能完全破除。  洞山曾替这阶段作了着颂说:“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2)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我们已由现象看到本体。这是一个返回内心的转变。你已看到了曙光,正像看到故友似的,你不再为过去痛苦的经验所烦恼。以前你认贼作友,现在却不再受骗了。你已看透虚幻的世界,悟入了真实不变的本体。这一阶段,即是顿悟的经验。  洞山曾替这个阶段作了一首颂偈:“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3)第三阶段:由于在前一阶段已经开悟,因此这时,他已是真正的自己,他是真人,至人,主人,王公。他已完全进入了“人位”,可以称为“道人”。现在这位道人又要回到现象世界,为众生而工作,而说法。这第三阶段可以称为“正中来”。从本体回来的人,虽然到了现象世界,但却不是属于现象世界。洞山曾为这阶段作了首颂偈:“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这首颂是说,他了解要把自己亲身的体验,告诉那些未悟的人,是不太可能的;他也了解用清楚易记的公式来代替事物本身,是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也正是禅师们之所以常用否定法,而不愿沿袭旧规。有时,他们用有趣的寓言,标新立异的话,甚至于用棒,用喝,用无意义的回答等去对付所提出的重要问题。而不采用那种令产生错觉,或使人厌烦的呆板定义,和系统的观念。伟大的禅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唤醒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想到自己,想想自己是谁。至于他们是否已运用了最完全美的方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4)第四阶段:当悟道者深入到现象世界后,他感觉此刻比以前更自在,他体验到烦恼就是菩提。以前他只是在理智上了解本体和现象是合一的,现在他已是新身具(有这种经验了。他看出本体现象同属相对的范围,不是绝对的。正如老子所谓的妙(本体)和徼(现象),共出于玄同。这个玄同是比本体和现象更高的。事实上,本体和现象都是从同一个根源中流出的河川,只是人们加以不同的称呼而已,其实它们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差别。开悟后的人并不是只有一个本体的自我,而是和现象融为一个整体的。他并不只希冀着本体,而是要从事物身上,“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直探到无极之境。我们如果读到洞山所作的颂,对于这点将更为明了:“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5)最后阶段,这时,他的心已,由本体和现象的融合,而到本体和现象的一体。在前一个阶段时,仍然有超然的物外的希望,这可以称为“超宇宙”,而现在却更进步了,可称“超以象外,得之寰中”。因为一个人达到了超然境界之后,他却必须回到这个本体现象合一的世界,这才是“百尺竿头须进步”的真义。在前一阶段,他是英雄;但这时,他发现了地上的乐园,发现生活上任何极平凡的事,都是最神圣的。这便是烦恼即菩提的境界。正如洞山的颂:“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所谓“炭里坐”,是说完全包围在黑暗中。洞中把这境界当作精神发展的最高峰,比起前面的阶段来,也许有人以为有点虎头蛇尾之感。其实一个精神玄妙的人,如果他最后所发现的,和以上所说的完全不同的话,那才是令人诧异呢!所以即使是在极度神秘境界中,这种不平凡对他却是非常有用的。他是和老子,庄子,普罗泰奴斯(Plotinus),爱克哈特 (Meister Eckhart)和十字若望是同一个境界。老子说:“知不知上”,那些崇尚玄黑的禅师都和老子的见解相呼应。洞山所说的“炭”,也只是玄黑的一种象徵。他曾说:“有一物上柱天,下住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  这简直像一个谜语。其实,这不只是谜;而是道,而是玄同。  另外,洞山又提出五个阶段,叫做:1、向 2、奉 3、功 4、共功 5、功功。显然这是指导学生精神修练的一个方位蓝图。  (1)向:  禅师必须非常仁慈,他的行为和智慧才能受学生的爱戴,也才能实现他的理想。洞山曾作偈说:“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在政治舞台上,这也许是最高的成就了。但在精神的层次上,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2)奉:  学生必须全心全意的集中于禅思,并接受严厉的训练。以前的热情只是浮光掠影,现在却炬火内燃,渐达炉火纯青之境。洞山曾作偈说:“洗净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  这首偈子需要略为注解。在第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已开始毕生的探险索,他已洗尽了一切粉饰,可是这样做究竟为了谁呢?这答案是在第二句中,不是禅师逼他这样做,而是一种奇妙的声音催他回去。这声音是用杜鹃的啼声来象徵,因为在中国诗话里,认为杜鹃的声音是“子归!子归!”可以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但这位学生听到的又是谁的声音呢?也许是他的兄弟、姊妹、爱人、朋友、或双亲的声音。总之是和他非常亲近,而无私心者的声音,是提醒他不要再作这种无目的的浪游。这声音不是冷酷的,而是像夏天的习习凉风那样温柔,温柔得令人软绵绵的无法抗拒。但究竟是谁的声音呢?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关心的是所传来的信息,而不是发信息的是谁?他仍然是在”信位“,尚未进入“人位”。这个信息是要他回家,但和尚却是出家人。是否杜鹃的啼声,要他回到离弃了的家中?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究竟要他回到什么家呢?是要他回到内心的家,这种反观是内在生活的开始。  最后两句是说,经验丰富的老师将会告诉学生:他不是唯一需要回家的游子,即使精神生活发展到最高的境界,仍然还是在回家的路上。这种说法使学生不致犹疑,因为那将使他们了解在回家途中,不是他孤独的一人,而是有很多好的行伴。  (3)功:  这一阶段是宁静的,快乐的,宁静是由自己努力得来的,而快乐却是意外的收获,洞山曾有偈说:“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这风景是多么美丽,多么安静啊!笔者的任何注解都会沾污了它。不过只有第二句需要略作说明。所谓玉象就是象徵道的作用,麒麟是指最终目标的道。现在,求道的人已进入了完全被动的途径,任“道”带着他去。所谓“倒骑”是说像赤子般真诚的信托母亲,这完全是一种被动的精神,这样才是“无为而无不为”。  (4)共功:  前面的阶段是枯木开花,是高隐千峰外,而这一阶段却是清泉流满了三界,正如洞山的偈子:“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清,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这首偈子可以说是庄子齐物论的一个缩影。有一次洞山曾说:“唯有体验到超佛之事的人,才能和他谈谈”。当时有和尚问:“什么是超佛之人”洞山回答说:“非佛”。在这个超佛之人眼中,佛和众生都没有什么大差别,这是该偈第一句的意思。在第二句,关键在于这个“自”字,山高水深,“干卿底事”,你无须去过问它们的存在,也无权去判断它们,或者去区分它们。你凭什么去非难别人的奴仆?你有什么资格,把主当作客来批评。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于你已泯灭了分别意识,你便会像鹧鸪一样“啼处百花新”。  (5)功功:  在第三个阶段中,你是单独的“功”;在第四个阶段中,你是与万物“共功”。但洞山的精神却并不止于此;他像一只清晨的云雀,一直向上飞翔,直到它不能再飞。他这种经验也不是肯定的:“头角才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愧,迢迢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  当他好不容易刚露了头角,有点自得时,却立刻感觉到羞愧,这似乎是很苦闷的事啊!不过去时种苦闷接着便很快的被消解了。因为我们虽不能真正认识自己,但空劫以来,也没有人认识他自己。其实那个自己不是我们知识的对象,不是让我们去知的,因为他就是我们自己。  洞山把这首偈语当作精神修养的极峰,正说明了他和罗汉桂琛的“不知最亲切”是同一见地。在这里,我们要一提默灯庄思想的一段描写:“庄子把生命看作一个神秘的整体,它的神秘不是用明确的原理所能把握,不是用逻辑的辩证所能了解,也不是用社会的习俗,和人品德行所能充实的。他要追求那个不能表达的,但却是活泼泼的,就是那不可名的道”。由于洞山是属于石头的法统,而石头和庄子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默灯描写庄子的话,也是非常适合于洞山的。洞山的最终理想,甚至于要超越了悟,正如他说:“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它是超越了任何两边之见的,如主和客,本体和现象,默和言,肯定和否定,为和无为,敏和渐,动和静,内处外。从下面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思想的精妙,他说:“真常流注”。  他很多精妙的思想都是在他写给曹山的长偈中,不过这些都是思解的,而不是实证的。因为它们都是观念化的,而不是像他悟道偈那样的属于心的证悟。他给曹山的偈子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后面两句:“潜行密用,如愚如鲁”(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开宗

悟本禅师毕生精研佛学,造诣极深,他首倡五位君臣之说,以“正”、“偏”、“兼”三者,配以“君”、“臣”之位,藉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世界万有之关系。其著作有《玄中铭》、《丰中吟》、《宝镜三昧歌》等。  悟本禅师有弟子数百人,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华严休静、青林师虔等二十六人。弟子本寂(840~901年),住曹山(今江西省宜黄县北),承良价衣钵,共创曹洞宗。  悟本禅师和他的学生曹山本寂(公元840-901年)两人共同创建曹洞宗,世称本宗为曹洞,而非洞曹,并非学生比老师厉害,是由于学生所住持的曹山,和六祖的曹溪同一个曹字,因此为了尊崇六祖,所以叫做曹洞。  曹洞宗与临济、伪仰、云门、法眼合称禅宗。其名取自该宗初祖洞山良价及二祖曹山之号。  曹洞宗属佛教南宗青原法系,中经石头希迁、药山惟严、云岩昙晟而至良价,其教法上承希迁之“即 五泄禅寺事而真”,意谓个别事物(“事”)显现世界本体(“真”,“理”即佛性),理事“互回”(相应互涉),进而扩充五位君臣,由理事,体用关系而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之理。《人天眼目》眷三谓其“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僧道元入宋,在大童山从洞山第十三代如净(1163~1228年)受法,向日本传入曹洞宗,以永平寺(今日本福井县)为中心传教,至莹山绍谨(1266~1325年)有很大发展,并建总持寺(在今日本横滨市)为新的传教中心,后道元被尊为日本曹洞宗太祖。现日本曹洞宗即以永平、总持二寺为本山。相传日本曹洞宗现有数百万信众,他们尊中国浙江大童寺为祖庭。一些友人还前来拜登曹洞宗创始人良价披剃的五泄禅寺。加深了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典籍

《五灯会元》卷十三 洞山良价传(摘录)  首诣南泉,值马祖讳辰修斋,泉问众曰: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众皆无对。师出对曰:待有伴即来。泉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师曰:和尚莫压良为贱。  次参沩山,问曰: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沩曰:^黎莫记得么?师曰:记得。沩曰:汝试举一遍看。师遂举“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国师曰:墙壁瓦砾是。僧曰:墙壁瓦砾岂不是无情?国师曰:是。僧曰:还解说法否?国师曰:常说炽然,说无间歇。僧曰:某甲为甚么不闻?国师曰:汝自不闻,不可妨他闻者也。僧曰:未审甚么人得闻?国师曰:诸圣得闻。僧曰:和尚还闻否?国师曰:我不闻。僧曰:和尚既不闻,争知无情解说法?国师曰:赖我不闻,我若闻即齐于诸圣,汝即不闻我说法也。僧曰:恁么则众生无分去也。国师曰:我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僧曰:众生闻后如何?国师曰:即非众生。僧曰:无情说法,据何典教?国师曰:灼然言不该典,非君子之所谈,汝岂不见《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师举了。沩曰:我这里亦有,只是罕遇其人。师曰:某甲未明,乞师指示。沩竖起拂子,曰:会么?师曰:不会,请和尚说。沩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师曰: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师曰:未审此人如何?沩曰:他曾问老僧,学人欲奉师去时如何?老僧对他道:直须绝渗漏始得。他道:还得不违师旨也无?老僧道:第一不得道老僧在这里。  师遂辞沩山,径造云岩。举前因缘了,便问: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岩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曰:某甲为甚么不闻?岩竖起拂子,曰:还闻么?师曰:不闻。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师曰:无情说法,该何典教?岩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师问云岩:某甲有余习未尽。岩曰:汝曹作甚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岩曰:还欢喜也未?师曰: 洞山良价手植罗汉松,树龄已逾千年  欢喜则不无,如粪扫堆头,拾得一颗明珠。师问云岩:拟欲相见时如何?曰:问取通事舍人。师曰:见问次?曰:向汝道甚么?  师辞云岩,岩曰:甚么处去?师曰:虽离和尚,未卜所止。曰:莫湖南去?师曰:无。曰:莫归乡去?师曰:无。曰:早晚却回。师曰:待和尚有住处即来。曰:自此一别,难得相见。师曰:难得不相见。临行又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只对?岩良久曰:只这是。师沉吟,岩曰:价^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他日,因供养云岩真次,僧问:先师道只这是,莫便是否?师曰:是。曰:意旨如何?师曰:当时几错会先师意。曰: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师曰:若不知有争解,恁么道若知有争,肯恁么道。(长庆云:既知有,为甚么恁么道。又云:养子方知父慈。)  师在泐潭见初首座,有语曰: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思议。师遂问曰:佛界道界即不问,只如说佛界道界底是甚么人?初良久无对。师曰:何不速道。初曰:争即不得。师曰:道也未曾道,说甚么争即不得。初无对。师曰:佛之与道,俱是名言,何不引教?初曰:教道甚么?师曰:得意忘言。初曰:犹将教意向心头作病在。师曰:说佛界道界底病大小?初又无对。次日忽迁化,时称师为问杀首座。  悟本禅师自唐·大中末于新丰山接诱学徒,厥后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权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又得曹山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宗匠,咸共推尊之曰曹洞宗。  师因云岩讳日营斋,僧问:和尚于云岩处得何指示?师曰:虽在彼中,不蒙指示。曰:既不蒙指示,又用设斋作甚么?师曰:争敢违背他。曰:和尚初见南泉,为甚么却与云岩设斋?师曰:我不重先师道德佛法,只重他不为我说破。曰:和尚为先师设斋,还肯先师也无?师曰:半肯半不肯。曰:为甚么不全肯?师曰:若全肯即孤负先师也。  问:欲见和尚本来,师如何得见?师曰:年牙相似,即无阻矣。僧拟进语,师曰:不蹑前踪,别请一问。僧无对。(云居代云:恁么则不见和尚本来师也。僧问长庆:如何是年牙相似者?庆云:古人恁么道,^黎久向这里觅个甚么?)  问:寒暑到来如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暑处去。曰:如何是无寒暑处?师曰:寒时寒杀^黎,热时热杀^黎。  上堂: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么?众无对。又曰:若不体此意,何超始终之患,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直须努力,莫闲过日。  问:僧甚处来?曰:游山来。师曰:还到顶么?曰:到。师曰:顶上有人么?曰:无人。师曰:恁么则不到顶也。曰:若不到顶,争知无人。师曰:何不且住?曰:某甲不辞住西天,有人不肯。师曰:我从来疑着这汉。  师与泰首座冬节吃果子次,乃问: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且道过在甚么处?泰曰:过在动用中。(同安显别云:不知。)师唤侍者,掇退果桌。  问:雪峰从甚处来?曰:天台来。师曰:见智者否?曰:义存吃铁棒有分。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大似骇鸡犀。  问:蛇吞虾■,救则是不救则是?师曰:救则双目不睹,不救则形影不彰。  有僧不安,要见师,师遂往。僧曰:和尚何不救取人家男女?师曰:你是甚么人家男女?曰:某甲是大阐提人家男女。师良久,僧曰:四山相逼时如何?师曰:老僧日前也向人家屋檐下过来。曰:回互不回互?师曰:不回互。曰:教某甲向甚处去?师曰:粟畲里去。僧嘘一声曰:珍重。便坐脱。师以拄杖敲头三下,曰:汝只解与么去,不解与么来。  因夜参不点灯,有僧出问话退后。师令侍者点灯,乃召适来问话僧出来。其僧近前,师曰:将取三两粉来与这个上座。其僧拂袖而退,自此省发,遂罄舍衣资设斋。得三年,后辞师,师曰:善为。时雪峰侍立,问曰:只如这僧辞去几时却来?师曰:他只知一去,不解再来。其僧归堂,就衣钵下坐化。峰上报师,师曰:虽然如此,犹较老僧三生在。(中略)  问僧:世间何物最苦?曰:地狱最苦。师曰:不然,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师与密师伯行次,指路傍院曰:里面有人说心说性。伯曰:是谁?师曰: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伯曰:说心说性底谁?师曰:死中得活。  问:僧名甚么?曰:某甲。师曰:阿那个是^黎主人公?曰:见。只对次。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认得驴前马后底将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宾中主尚未分,如何辨得主中主?僧便 洞山良价祖师塔  问:如何是主中主?师曰:^黎自道取。曰:某甲道得即是宾中主。(云居代云:某甲道得不是宾中主。)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恁么道即易,相续也大难。遂示颂曰:嗟见今时学道流,千千万万认门头,恰似入京朝圣主,只到潼关便即休。  师不安,令沙弥传语云居,嘱曰:他或问和尚安乐否?但道云岩路相次绝也,汝下此语须远立,恐他打汝。沙弥领旨去传语,声未绝,早被云居打一棒,沙弥无语。(同安显代云:恁么则云岩一枝不坠也。云居锡云:上座且道云岩路绝不绝。崇寿稠云:古人打此一棒,意作么生?)  师将圆寂,谓众曰:吾有闲名在世,谁人为吾除得,众皆无对。时沙弥出曰:请和尚法号,师曰:吾闲名已谢。(石霜云:无人得他肯。云居云:若有闲名,非吾先师。曹山云:从古至今,无人辨得。疏山云:龙有出水之机,无人辨得。)  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师曰: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师曰:老僧看他有分。曰:未审和尚如何看他?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么处与吾相见。僧无对。师示颂曰: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乃命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曰: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令主事办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丈室,端坐长往,当咸通十年三月,寿六十三,腊四十二。谥“悟本禅师”,塔曰慧觉。(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学说

《五位君臣颂》

(1)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2)偏中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3)正中来 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4)偏中至 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5)兼中到 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功勋五位颂》  (1)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圣朝。(此是“君向臣不共”,是指“正中偏”。)  (2)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此是“臣奉君一色”,是指“偏中正”。)  (3)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此是“君视臣功”,是指“正中来”。)  (4)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此是“臣向君共功”,是指“偏中至”。)  (5)头角才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惭。迢迢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此是“君向臣功功”,是指“兼中到”。)(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宝镜三昧歌》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K草味,如金刚杵。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  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  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  如虎之缺,如马之[。以有下劣,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锋相值,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  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

(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塔铭

价祖塔:即洞山良价墓塔。唐咸通十年(869)良价圆寂,唐懿宗追封“悟本禅师”,葬于洞山普利寺后山,墓塔名慧觉。墓塔前护以砌石,有拜台,石阶可通行人。塔形古仆,六方,高3.2米,宝盖宽1.2米。塔座两层,底层六方,均刻忍冬花壶门,第二层各刻如意草、万字、金钱、双金钱。塔身上有楣,下有托,楣托刻仰覆莲,角为六棱形。石柱中嵌石板,塔盖伞形,有瓦垅,六角飘檐。塔刹3层:莲瓣覆钵、相轮、宝珠。塔下面下端遗存“己丑敕建”、“师慧觉宝塔”9字。1983年省宗教事务部门曾拨款修复。(编辑整理:少林禅院德政禅师)

上一篇:王维果

下一篇:手套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