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习

时间:2023-12-24 03:08:03编辑:影视君

王吉习的个人简介

王吉习,1959年生。1981年毕业于济宁师专美术系。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现为莒县文化馆专业画家、副研究馆员。

主要成果

作品曾获“第二届百帝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入选“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作品载入《中国画名家百虎画集》、《现代名家画虎》等大型画册。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收藏家》画刊、澳门《中国画研究》以及《齐鲁艺苑》等报刊杂志都曾对其艺术进行专题介绍。1996年、1997年应邀两次赴香港举办作品展。先后于新加坡以及台湾、厦门、安徽、贵州、烟台、日照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王吉习虎画集》,《王吉习画集》。

与虎谋画的王吉习

1959年出生的王吉习过过苦日子。“文革”岁月并没有给他带去多少营养。幸好,长大成人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风让他获得了人生的新机遇,开始上大学。这个时候“人学”成为一门显学,关于人的、人性的思想都从阶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个人文思想变幻多姿的时代重新刷新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人性复活了。

人性复活的样子,如同王吉习水墨中老虎闪耀着温和而威严眼神的眼睛。和王吉习画笔下的老虎对视,它教你放松,并攀附美,像一种安抚。如果联想到时代,它会让人明白艺术的疗伤作用。历史记忆在背后支撑着这老虎温情而有神的一瞥。

王吉习,个头不高,笑容常在。因天生一幅虎相,又画虎,因此,画界送他外号“王老虎”。1990年代,王吉习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后,即在香港举办了“老虎系列作品展”,这铺就了他走向当今画虎名家之路。他的画虎作品曾荣获全国书画大展金奖、新加坡“星狮杯”特等奖,并于新加坡、台湾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

画虎,是王吉习的一次理性选择,也是他黑色记忆和信念的升华。如果说当代大家冯大中的虎具备佛的品质,王吉习的虎则具有了人性的一面。龙和虎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的两个最主要的灵物,但在古典意识形态中,龙是属于帝王的,而虎却是亲民的,人们供虎避邪、供虎壮胆,虎是平民的崇拜物。所以,与前人把老虎的虎魂、虎威都做了夸张的表现不同,王吉习的虎画走的是一条刻画“人性化”的路子。他试图用自己的虎画,表现出虎情、虎趣。他笔下的虎,可爱、可亲,有尊严、有人情味。

王吉习画的是虎情、虎趣,观他的老虎,是大可以放松的,甚至会在心中一笑。他为了画虎常与虎相伴,也因而他的幅幅虎画都有独特的创意:或月下赏花、或泉边伫立、或雌雄相依、或独行独往……他的虎画作品呈现出宁静中的威严之美,映照出承载人性的王者世界的淡然之境。他通过自己的虎画,向人们道出了虎作为猛兽之仁慈、宽博的一面,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沉思。

画史上,历代钟情于画虎的大家高峰林立,致使后人在创新方面举步维艰。

在专攻工笔画虎的同时,王吉习也在写意上下真功夫。通过写意的笔情来调和工笔画的笔情,工写结合,使他的虎画作品在笔墨表现上更生动。在画面气氛的营造上,王吉习进行了新颖的艺术加工。他的画表现技法细腻,常常把山水、花鸟、老虎放在一起。他用作背景的山花野卉、老树宿莽,通过一种特殊的笔法和色调,画出了一种肌理效果和纹理质地。这同时也塑造成一种装饰美和符号美,丰富了虎画的表现形式。

“我的虎,要尽量无傲气、霸气,但一定要有傲骨。”这是王吉习对自己画虎的定位。这也许是从动荡年代中走出来的王吉习将虎的激烈之气转化为自由之美的结果。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王吉习的4幅虎画作品悬挂于北京地铁军事博物馆站候车大厅内,成为国家美学的一种诉求。但艺术从来不会忘记反讽,王吉习的虎画和宏大的地铁站构成了新的装置艺术,成为时代美学精神的隐喻。时代需要这种人性、包含威严的温情与和谐美学的“虎学”,但似乎又排斥了它的记忆。也正因此,王吉习的虎画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样本。

上一篇:紫色衣服

下一篇:世界三大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