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晖(中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王晓晖,男,1962年底出生,博士,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商务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支部书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PhD.管理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ISC中国企业环保、卫生和安全(EHS)管理研究与发展中心创始人/执行主任。王晓晖教授是创立中国本土组织发展学(OD)的积极倡导者。
研究领域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劳动关系与劳动经济、组织发展与变革、医院改革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EHS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哲学博士/Ph.D(2005)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Fort Collins)人力资源专业博生研究生(2001-2002)
美国怀俄明大学(University of Wyoming,Laramie)国际经济专业文科硕士/M.A.(2001)
中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经济学硕士(1987)
中国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哲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士(1983)
职业经历2008.06-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教授,筹建并出任EHS中心执行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经遴选成为博士生导师
2002.08-2008.06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2003.01-2005.12 返回美国并转学至明尼苏达大学全日制续修博士学业,至学成; 2008.03-2008.0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1999.02-1999.12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访问学者
1998.03-1999.0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访问学者
1994.06-1998.02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副研究员,广州软科学研究所所长(处级),广州软科学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1988.04-1994.06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经济学讲师,系(部)副主任,主任
1987.08-1988.02 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蛇口)总经理办公室秘书
兼任职务国际学术期刊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SSCI索引)编委会成员、中国区编辑,广东省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长(2015.1),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会发起人兼副会长(20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和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和广东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劳务派遣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才交流协会医疗人才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顾问、监事会主席,广东省欧美同学会理事,广州欧美同学会理事兼建言献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广州政府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综合管理类),广州市越秀区政府安全生产顾问,西北大学广东校友会会长,西北大学广州校友会荣誉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广州食品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兼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专家、《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版)翻译编辑委员会委员等。
已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纵向课题6项,以及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社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花都区人社局、中国欧美同学会、国际劳工组织(ILO)、英国驻广州总领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美国苹果公司、美国微软公司、全球贸易协会Amfori、中国万科公司等机构委托的横向课题数十项。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获得近十项研究成果奖励。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业务和研发项目、教育部博士后流动站课题等重要研究平台的课题评阅人,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南开管理评论》 、《管理科学》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等高级别中文期刊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等SSCI国际期刊的匿名评阅人。
学术成果
英文论著1.Wang, X., & Wu, H. (2018). Ideology for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in China. In T. C. Foo (Ed.), Diversity of Managerial Ideology (pp. 135-153). Springer, Singapore.
2.Wu, H., Wang, H., & Wang, X. (2018, July). The Coping Effects of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Job Routinization on Customer Mistreatment. In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Vol. 2018, No. 1, p. 17751). Briarcliff Manor, NY 10510: Academy of Management.
3.Pesce, M., Shi, C., Critto, A., Wang, X., & Marcomini, A. (2018). SWOT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 14001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 Sustainability, 10(9), 3196.
4.Wang, H., Wang, X., & Li, J. (2018). Is new generation employeesu2019 job crafting beneficial or detrimental to organizations in China? Participative decision-making as a moderator.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4(4), 543-560.
5.Wang, X., & Wang, H. (2017). How to survive mistreatment by customers: Employeesu2019 work withdrawal and their coping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8(4), 464-482.
6.Mapunda, G., Wang, X., O’Malley, T., Benson, J., & Ying, Z. (2017). Building closer economic tie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small traders operating in China.
7.Liu, G., & Wang, X. (2014). Ethical leadership and Ba Ling: a survey on the perception of accounting interns in CPA firms.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8(4), 642-664.
8. Wang, X.H. (2014).Promoting Chinese Management Study on the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Business Ethics(Editorial).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8(4), 3-6.
9. Wang, X.H. (2014).Corporate Sustainability,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 (thematic issue),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8(4).Gest Editor.
10.Wang, X.H., Gao, J., & Xie, X.Q.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8(4), 642-664(2011). A study to develop a competency model for Chinese EHS Managers.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Vol.5, No. 4, pp.580-596.
11.Wang, X.H. & He, G.M.(2010). The Economic Theor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u2019 Rise: Explaining the Myth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Translated and revised from the original Chinese book by Yangsheng Zhong).Maryland, USA: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2.Wang, L., Huang, J, Chu, X.C, & Wang, X.H.(2010). A multilevel study on antecedents of manager voice in Chinese context.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Vol.4,No.3,pp.212-230.(SSCI索引)
13.Yang, B.Y., & Wang, X.H.(2009).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in P. R. Chin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Vol.12, No.1,pp.3-14.
14.Wang, X.H.(2008). Analyzing work attitudes of Chinese employees: a comparison between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Vol. 2, No. 3, pp. 215-228. (“Highly Commended Paper Award” by Emerald Literati Network Award for 2009) (SSCI索引)
15.Wang, X.H., & Xie, X.Q.(2008). Comparative studies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 in Chinese native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Management,Vol.1, No.3, pp.313-324.
16.Wang, X.H. & Xie, X.Q.(2008)). Measuring job satisfaction of employees in Chinese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an empirical study. China-USA Business Review,Vol.7, No.1,pp.1-8.
17.Wang, X.H.(2007). Observations on work attitudes of Chinese employe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In M.Z.Xiao, & A.M.Osman-Gani(Eds.), Glob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pp.154-167.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8.Wang, X.H.(2007). Learning,job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organizations in China.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Vol.1,No.3,pp.167-179.(SSCI索引)
19.Wang, X.H., Yang, B.Y., & McLean, G.N.(2007).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factors and ownership type up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Vol.11, No.3,pp.154-165.
20.Wang, X.H., & McLean, G.N.(2007). The Dilemma of Defin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Vol.6,No.1, pp.96-108.
21.Wang, X.H., & Yang, B.Y.(2007).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s in Chinese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an empirical Study.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Vol.1,No.2,pp.275-299.
22.Wang, X. H., & Xie, X. Q.(2007). Relationships among three key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China’s evidence. Re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June 2007(Special Issue),pp.118-133.
23.Wang, X.H., Yang, B.Y., & McLean, G.N.(2006) Survey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In M.Ismail,A.M.Osman-Gani,S.Ahmad,A.L.Abdullah,I.A.smail,&J.Othman (Ed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Asia: Thriving on dynamism and change(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sian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nference)(pp.883-890).Serdang,Malaysia: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24.Wang, X.H.(2006).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Job Satisfaction,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Chinese State-owned an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MI,USA:ProQuest Information & Learning.
25.Wang, X.H.(2004).Redefining National HRD and International HRD. In Y.Moon, A.M.Osman-Gani,K.Shinil,G.L.Roth,&H.Oh (Ed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Asia: Harmony and Partnership. Seoul,Korea: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Korea Academy of HRD,Nov.2004.
中文论著1. 王海波, 严鸣, 吴海波, 黎金荣, 王晓晖. (2019年第1期). 恶意报复还是认同驱动?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对其职场排斥行为的作用机制. 心理学报, 51(1): 128-140.(即将见刊)
2.《组织发展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英译汉著作(原作者Gary McLean,英文书名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principles,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独立译者
3.连锁零售业基层员工组织社会化策略和离职倾向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中国劳动》,2016年4期,pp.63-68.第二作者
4.广东医务人员工作与生存状况调查及启示,《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5期,pp.69-71.第一作者
5.组织情境下的不道德行为现象:来自道德推脱理论的解释,《心理科学进展》, 2016年7期,pp.1107-1117.第二 作者
6.中集集团精益安全管理:9+8体系,《清华管理评论》, 2015年9期,pp.74-79. 第一作者
7.差异化变革型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年8期,pp.43-53.第二作者
8.组织社会化策略和员工-组织价值匹配--组织文化强度的调节作用,《商业经济研究》,2014年4期,pp.94-97.第二作者
9.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外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年1期,pp.42-46.第二作者
10.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外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版)2014年第1期(指导访问学者成果)。第二作者
11.公务员职务晋升公平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南方经济》2013年11期,pp.38-46.第一作者
12.云计算驱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版)2013年第15期,pp.19-23 (指导研究生 成果)。 第二作者
13.中国经济的转型有赖于发展理念的更新,《光明日报》(光明网)2012年8月8日。唯一作者。
14.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学术研究》2012年第10期,pp.89-93.第二作者
15.中国企业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管理科学》2012年第3期,pp.1-9.第一作者
16.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师职业认证体系及其意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3期,pp.101-105.第一作者
17.汉英翻译著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原作者钟阳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英文书名:The Economic Theor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Rise,美国马里兰州:美洲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第一译者
18.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建设刍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9期,pp.18-22.第一作者
19.英译汉著作:《人力资源开发》(原作者Richard Swanson & Elwood Holton,英文书名:Foundation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独立译者
20.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差异和影响研究―基于广东地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样本相比较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pp.76-86,95.(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唯一作者
21.评中国经济学百年经典-兼议经济研究中的继承与创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pp.119-121.唯一作者
22.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2007年5期,pp.49-53.(指导研究生成果).第二作者
23.广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组织学习现状的比较研究,《经济师》第3期(指导研究生成果).第二作者
24.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pp.131-136,13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唯一作者
25.中国留学人员企业研究,《南方经济》2003年第5期,pp.42-46.第一作者
26.留学人员企业的特点与问题,《国际人才交流》2004年第1期,pp.44-46.唯一作者
27.华裔美国人的精英群体,《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pp.48-63.第二作者
1985-1999年间,曾在《改革》《求是》《中国软科学》《开放时代》《现代经济导刊》《特区经济》《中国国情国力》《社会科学评论》《广州日报》及陕西人民出版社等学术理论期刊、报纸理论版以及国内出版机构公开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50余篇(部).
当前研究1.组织发展学的中国本土深化探索――基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优势重点学科建设专项”,批准号:XJZX201701;广东省扶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批准号:GDXK201701.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非贸易研究――聚焦在穗非洲商人管理,中央统战部欧美同学会课题(2017)
3.广州市花都区人社局和谐劳动关系博士后创新基地研究项目.
4.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公立医院改制模式与政策研究,批准号:1409071.
5.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改制模式与政策研究(决策研究课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71232002)子课题("一把手现象“研究).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面上项目,批准号:70872114.
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批准号:07O13.
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批准号:08Y11.
(目前主持有十多项横向课题,部分项目列出如下)
10.中国企业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师职业能力评价与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委托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
11广东省公务员“低碳高增长经济”能力建设项目.委托单位: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12.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与咨询服务.委托单位:美国非政府组织-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13.中国大陆环境、健康和安全法规咨询与应用.委托单位:香港中华电力公司.
14.广东港资企业EHS管理人员能力建设与咨询项目.委托单位: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15.广州市公共部门编制外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委托单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16. CSR的劳动视角:从理论到实践之3 -消除工作场所的强制劳动和童工现象。委托单位:国际劳工组织(ILO)培训中心。
(1994年以来,已完成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十多项,其中包括2003年完成的广州市人事局委托项目―引进留学人员与广州经济发展,以及2007年完成的万科房地产公司委托项目―广州市人口状况与住宅市场研究)
教授课程
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组织发展、变革管理、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企业EHS管理概论、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现实经济评介等课程或专题讲座。
授课对象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MBA、EMBA、总裁班、EDP高级管理培训班及海外留学(交换)生等。
运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