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华(将领)

时间:2023-12-28 17:45:03编辑:影视君

王大华(将领)的个人简介

王大华(1916年-),生,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八军一七三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政治委员,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海军系。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政委、海军基地政委。1961年晋为少将。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人物生平

王大华,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政治指导员,第九军二十七师七十三团营政治教导员,西路军政治部青年股股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东进纵队第三团政治处副主任,冀南军区第七旅十九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二十九旅政治部副主任,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八军一七三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政治委员,西营基地副政治委员,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训练基地政治委员。1976年10月因病逝世,终年60岁。

王大华,1916年8月出生于新县新集镇长潭村。幼时家贫,生活艰苦。1929年参加革命,任儿童团长,后参加赤卫军游击队。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宣传队队员、分队长。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苏区向川陕挺进。

1933年4月,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政治指导员,后任青年团常委、民运干事、四川省少共模范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

1936年3月入川陕苏区中央局党校学习并兼任一队政治指导员。后任红九军二十七师七十三团一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保卫干事、西路军政治部青年股长。先后参加潢川豆腐店战斗、苏家埠战役,四川广元、天全战斗,西康保佑战役,甘肃古浪战役。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大华任一二九师先遣支队政治处青年干事、科长,冀南军区东进纵队三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晋南粉碎日军“六路围攻”战役和响堂铺战斗。1940年8月,王大华进入师轮训队学习。1941年1月起,历任冀南军区七旅十九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政治委员兼地委委员,冀南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5月,他率一个营赴德州开展敌后工作,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受到地委、军分区的表扬,8月,十九团受到八路军总政治部的通令嘉奖,同时,军区授予王大华模范干部荣誉称号。随后,他率领部队开辟了运(河)东、高唐、夏津、武城、平原、恩县的抗日根据地,帮助该地区建立了抗日基层政权,并使部队发展到近2000人。

解放战争时期,王大华任冀南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旅政治部副主任,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八军一七三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邯郸阻击战,安阳崔桥攻坚战,平汉路西双河及民权、光山等战斗,后又转战豫西,参加解放邓县、新野、镇平、老河口战斗,嗣后,参加了淮海战役、襄樊战役和伏牛山“剿匪”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西营基地副政治委员。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导弹基地政治委员。

在解放军的将军行列里,王大华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他亲历长征,经受住了数次经过雪山草地的考验;他是红军西路军的幸存者,1936年他曾随部队西渡黄河,在甘肃古浪地区与地方军阀“马家军”激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拼死血战,最后拼死突出重围;他是抗日的英雄,曾经率领一个营挺进山东德州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曾经担任八路军某武工队的政委,率领战士们冒死开展游击作战;他是新中国第一代海军将领,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他直到接到去海军工作的调令时也从没有登过军舰,更没有想过日后会成为驻葫海军基地的政委;他挚爱葫芦岛这个地方,把葫芦岛当作第二故乡,他在这里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16年生于河南新县的王大华13岁就参加了革命,他当过镇里的儿童团长,做过红四军的宣传队队员,由于表现优异,不满16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时,这位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的“红小鬼”就被任命为红三十一军的一名政治指导员。

别看王大华年纪小,打起仗来却特别勇敢,而且很有号召力。身为政工干部的他每战都英勇冲锋,丝毫没有畏难情绪,他先后参加了潢川豆腐店战斗、苏家埠战役,四川广元、天全战斗,西康保佑战役等著名战斗、战役,在实战中增长了军事才能。后来,首长们发现他很善于做年轻士兵的工作,就派他到四川省少共模范团担任组织股股长,带领一批“娃娃兵”进行训练。可问题接踵而来,在根据地的红军部队把这批孩子当作后备力量,很少让他们上前线实际参战。到长征开始时,少共模范团的小战士们纷纷渴望能到一线部队,这次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王大华按原来的职务被安排担任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一营政治教导员。

在王大华的戎马生涯中,“长征”这两个字有着特殊的涵义。经历过九死一生、痛别战友的艰难征程,更能体味到生命的意义。

长征时期

长征开始时,王大华年仅19岁,刚刚成人的他却承受着比很多同龄人严峻的挑战。从四川阆中渡过嘉陵江后,王大华所在的部队即遭到四川军阀邓锡侯所率的十八个团的兵力进攻,王大华随部队参加了与敌人的对阵,此战红军英勇冲锋,四川的“双枪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斗力很差,在红军的冲击面前表现得毫无斗志,最后被生俘三千余人,邓锡侯险些被捉。然而,邓锡侯当时并不服气。十四年后,时任川陕绥靖公署主任、陆军上将的邓锡侯率部在西康起义时还对当年进攻红军连连表示懊悔。

1935年6月14日,红九军先头部队在夹金山下与红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胜利会师。两支红军经过长途跋涉相见,彼此欢欣鼓舞,然而此后却出现了张国焘错误路线分裂红军的不和谐事件发生。

9月下旬,红九军政委陈海松在阿坝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了张国焘南下作战、打回四川去的命令。王大华等红九军将士浴血奋战,先后在川北的宝兴、芦山等地打了几个胜仗,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然而张国焘分裂红军给红四方面军整体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即使在这种不利形势下,红军指战员作战依然英勇顽强。过去在川陕苏区时,无论是反三路围攻,还是反六路围攻,只要红军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对方很快便全线溃退。而现在局面却大不一样了,国民党军队抓住了红军的弱点,越是失败越是集中兵力要与红军决一死战。因此,并未远离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的几次战斗中伤亡严重。

1936年春,红九军到达卢霍一带,这里是藏族聚居区,藏族部落的头人不了解红军的政策,他们组织了武装袭击红军,一时间,红军的粮草供给成了异常困难的事情。红九军政委陈海松每当回忆起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就禁不住老泪纵横,那时生离死别只是瞬间的事情,有时眼睁睁看着战友陷入沼泽地却无法营救。王大华亲眼目睹了很多战友在爬雪山时活活冻死、累死;过草地时因为劳累不慎踩空,最后无助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部队走出草地后,在哈林铺休整三天后继续北行。1936年10月中旬,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备受分裂之苦的红九军,终于回到了党中央的怀抱。然而,阴影并没有远去。就在会师后不久,红五军、九军、三十军奉命组成西路军,他们从甘肃靖远的虎豹口突破黄河天险,向西前进,开始了漫漫西征路。

西路军的组建,起初设想是打通“国际交通线”,通过河西走廊经新疆直抵苏联。然而,由于对敌情估计不足,特别是忽视了地方军阀“马家军”的力量,红军此行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王大华在西路军出发时仍担任红九军的营教导员,后来由于部队减员缩编,他改任团政治处保卫干事。此时,河西走廊已经进入严冬季节,刚刚走完长征路不久的红军战士们还穿着单薄的衣衫,冒着刺人肌骨的寒风,在荒漠里艰难地穿行着。在一个叫干柴洼的小村落里,西路军将士们遭到了青海、甘肃一带的地方军阀马步芳、马步青兄弟所率的“马家军”的袭击。敌人骑兵主力冲杀过来,四面除了黄土沟坎外毫无屏障的干柴洼顿时被鲜血染红。此战,西路军整整苦战一天,红九军军长和政委亲自上阵杀敌,终于打退了敌人,但部队伤亡惨重。11月15日,作为西路军左路支队的红九军,经过干柴洼激战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于拂晓前赶到了河西走廊东部的古浪。经过一路的拼杀,红九军出发时的七千多人到此时只剩下五千人了。红军立足未稳,“马家军”就杀气腾腾地向古浪城扑来。古浪城坐落在两面临山的地势中,早年由于地震而城垣塌毁,致命的是城的东北是片开阔地,非常便于骑兵实力强悍的“马家军”的进攻。熟悉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这种地形本来就易攻难守。然而红九军已经没有退路。在古浪血战中,红九军面对着马步芳的四个骑兵旅、二个步兵旅和四个民团毫无惧色,王大华所在的二十五师有一个团奉命坚守城南的一个山头,在与敌人的浴血拼杀中,由于寡不敌众竟全部壮烈牺牲。城南的制高点失守后,敌人越发地疯狂。11月16日中午12点左右,敌人攻入城内,巷战随即开始。王大华与战士们同敌人开始了肉搏。一位亲历过古浪战斗的老战士后来回忆说,当时双方都杀红了眼。因为红九军自从建军以来,这样全军出动与悍敌正面交锋进行巷战还是第一次。而他们的对手竟是西北地区一向以剽悍强壮闻名的“马家军”。

古浪战斗整整进行了三天。第三天,敌人出动三架轰炸机,然而在意志铁一般坚定的红军战士面前,敌人不得不哀叹无法拿下古浪。古浪城两次被敌人攻破,却两次被红军将士夺回。三天苦战,红九军毙敌两千多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

王大华在古浪战斗中负了轻伤,与那些牺牲的首长和战友们相比,他觉得自己是战争的幸存者。在红军的战史上铭记住了古浪战斗中阵亡的红军将领的名字:红九军参谋长陈伯稚、红二十五师师长王海青、红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古浪战斗在王大华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战斗之惨烈令他永生难忘。解放后在填写各种履历表时,一向不喜表功的王大华把参加过的很多战斗都省略掉了,却要郑重地写上古浪战斗。

古浪战斗后不久,王大华调任西路军政治部青年股股长,随部队他们向河西走廊继续进发,并准备在甘肃永昌、凉州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

到西路军总部工作后,王大华有机会接触西路军的高层首长。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很欣赏王大华的能力,勉励王大华把部队的青年工作做好,动员沿途更多贫苦青年参加红军。然而,群众工作却很不好做。部队到甘肃后发现,这里以前没有红军和中共党组织活动,很多群众根本就没听说过共产党,红军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也不了解,加上民风民情等原因,非常不利于发展壮大红军。由于群众基础差,红军到河西走廊后供给成了问题,每打一仗,兵员和装备都得不到任何补充。越向西走,困难越多,而且西路军总部也渐渐发觉,起初设想的在永昌、凉州一带建立根据地已经没有可能。最终,西路军遭到惨败,王大华冒死突围,而后几经辗转来到了延安,这次,他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抗战全面爆发后,王大华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支队政治处青年干事、科长,冀南军区东进纵队三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副主任,他参加了晋南粉碎日军“六路围攻”战役和著名的响堂铺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战烽火的考验中,王大华迅速成长。1942年5月,王大华率领一个营的八路军部队挺进敌后,奉命赴山东德州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发挥早年的特长,很快打开了局面,不但受到地委、军分区的表扬,还受到八路军总政治部的通令嘉奖。随后,王大华担任了一支八路军武工队的政委,率领部队开辟了运东、高唐、夏津、武城、平原、恩县的抗日根据地,帮助该地区建立了抗日基层政权,并使部队发展到近2000人。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王大华历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五十八军一七三师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邯郸阻击战、安阳崔桥攻坚战、平汉路西双河及民权、光山等战斗,后又转战豫西,参加解放邓县、新野、镇平、老河口战斗。而后,他还参加了淮海战役、襄樊战役和伏牛山“剿匪”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王大华服从组织调配,投身人民海军事业。他历任中南军区海军第一舰队副政委、政委,他的部下很 多都是起义的国民党海军官兵。王大华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海军政治工作的特点,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1954年,王大华被选拔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次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正在南京学习的王大华被授予大校军衔。军事学院毕业后,王大华任海军炮兵学校政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后来又担任驻葫芦岛海军某部政委。在海军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王大华发扬当年的长征精神,克服文化功底浅、没有在海军任职经验等弱点,努力攻克难关,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政治工作者。他的孜孜以求、奋斗不息精神深受部队官兵们的钦佩。

正当王大华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时,由于经年累月的辛勤工作,他过早积劳成疾。一心为了部队事业的王大华谢绝了去北京诊疗的机会,依旧忘我地工作。1976年10月上旬,王大华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这时他得知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一想起十年间许多老首长、老战友横遭诬陷、迫害,将军心绪激动,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1976年10月14日,亲历长征、身经百战的共和国海军将领王大华因病在葫芦岛逝世,享年60岁。在将军的追悼会上,他所在部队的很多普通士兵都悲痛得流下了热泪,一些驻地群众闻讯也赶来为将军送行。后来,将军的故乡河南新县、曾经开辟根据地的山东德州等老区把王大华的事迹写入地方史志传之后世。

1993年,在王大华将军逝世十七年后,他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四川省巴中市矗立起全国最大的红军纪念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林中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时任驻葫海军某部政治部主任陈献金题写的“王大华将军”五个大字以示纪念和缅怀,王大华和徐向前、王树声等首长在碑林中又“聚”到了一起,他们的英名和业绩似永恒的丰碑,激励着后人奋发前行。

个人荣誉

1、1961年晋为少将。2、二级八一勋章。3、二级独立自由勋章。4、 二级解放勋章。

人物评价

在解放军的将军行列里,王大华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他亲历长征,经受住了数次经过雪山草地的考验;他是红军西路军的幸存者,1936年他曾随部队西渡黄河,在甘肃古浪地区与地方军阀“马家军”激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拼死血战,最后拼死突出重围;他是抗日的英雄,曾经率领一个营挺进山东德州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曾经担任八路军某武工队的政委,率领战士们冒死开展游击作战;他是新中国第一代海军将领,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他直到接到去海军工作的调令时也从没有登过军舰,更没有想过日后会成为驻葫海军基地的政委;他挚爱葫芦岛这个地方,把葫芦岛当作第二故乡,他在这里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一篇:导数定义式

下一篇:萧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