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渭玲(西北农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王渭玲,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药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秦药国际产业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中药材产业发展顾问;榆林市榆阳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特聘专家。
人物经历
1983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92年毕业硕士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 2008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学专业。2006.9~2007.6在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做访问学者。2010.1~2011.1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SIRO)做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植物生态生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理论与技术;中药材基地建设与质量控制。
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担任副主编及参编教材7部,获省级科研成果5项。
科研项目
(1)果药套种促进核桃提质增效的技术研究与集成,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
(2)陕北黄土区黄芪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3)林木根茎(干)叶NP含量动态及其生态化学计量规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
(4)秸秆还田与扩蓄增容肥对小麦产量效应与土壤性质研究,“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
(5)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物质能开发研究与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专题。
(6)丹参精准管理与远程信息服务集成与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7)丹参数据库模型和专家系统的建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专题。
主要著作
(1).实用中药材栽培技术,王渭玲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6,主编。
(2).植物生理学,张继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参编
(3).药用植物栽培学,徐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
(4).中药栽培学,徐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9。
(5).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张继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6).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孙群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副主编。
7)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高俊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获得奖项
(1).20种大宗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推广,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
(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丹参规范化种植研究及其GAP基地建设,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创建产学研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培养,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5).陕西渭北半湿润偏旱区农业高产高效研究与开发,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论文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蒙古黄芪对N、P、K的肥效响应[J].西北农业学报,2017.12,通讯作者。
秦岭中幼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与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16.11,通讯作者。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季节变化及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6,通讯作者。
施用Fe、Zn对山地梨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肥料,2015-05,通讯作者。
氮磷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5,通讯作者。
秦岭西部中幼龄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7,通讯作者。
干旱胁迫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的影响[J].种子, 2015-03,通讯作者。
商洛黄芩铁、铜、锌、锰累积规律和施肥对其影响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15-10,通讯作者。
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及营养元素相关miRNA的表达[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8,通讯作者。
保墒措施对临猗梨枣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4,07,通讯作者。
4种微量元素对蒙古黄芪幼苗形态建成及抗逆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6,通讯作者。
不同施肥水平对桔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3:22,第一作者。
黄土丘陵区梨枣树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施肥模式研究[J].林业科学,2013,2,通讯作者。
不同有机肥对黄土丘陵区梨枣生长、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3,通讯作者。
黄芩产量和黄芩苷含量对氮磷钾肥料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2,8,通讯作者。
丹参壮苗指数及其模拟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12,10,通讯作者。
基于温光和土壤湿度的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4,通讯作者。
桔梗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施肥模式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1,通讯作者。
黄芩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2.1,通讯作者。
氮、磷、钾对黄土丘陵区山地滴灌红枣品质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2012.1,通讯作者。
农杆菌Ri诱导丹参毛状根培养体系的优化[J].西北农业学报,2009.11,通讯作者。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膜荚黄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 2008,5,第一作者。
氮、磷、钾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及有效成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2008.8, 第一作者。
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第一作者
黄芪幼苗N、P、K营养缺乏症状和生理特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