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尔纳·海顿斯坦姆

时间:2023-12-29 21:56:36编辑:影视君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的个人简介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瑞典语:Carl Gustaf Vernervon Heidenstam,又译卡尔·古斯塔夫·维尔纳·冯·海登斯坦,1859年7月6日-1940年5月20日),瑞典诗人、小说家,1912年成为瑞典学院院士,1916年为“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Vallfartochvandringsår,1888年)。

基本内容

人物介绍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瑞典语:Carl Gustaf Vernervon Heidenstam,又译卡尔·古斯塔夫·维尔纳·冯·海登斯坦,1859年7月6日-1940年5月20日),瑞典诗人、小说家,1912年成为瑞典学院院士,1916年为“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爱国热情。他的大部分作品的激情描绘瑞典性格,生活和传统,往往是从一个明确的爱国观点。 他出生在Olshammar一个贵族家庭。他画研究学院的斯德哥尔摩,但很快离开前往朗在欧洲,非洲和东欧 国家。《西游记:在漂移年,1888年》是一家集诗的启发,他的经验在东部旅行,并标志着一个放弃的自然优势然后在瑞典文学。

他的爱是美丽也显示了小说汉斯蚁(1892年)。《诗》,(1895年)和《查尔斯男性》,2第一卷和第二卷。,1897年至1898年),历史的小说,显示了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激情。这两卷《树》(1905至07年)的启发,史诗般的故事情节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在埃里克森的中世纪。

他的诗收集《信息》,发表于1915年,涉及哲学主题,主要涉及海拔男子更好地人类免受孤独。他死在家里Övralid于1940年

人物经历

魏尔纳尔·冯·海顿斯坦(Vernervon Heidenstam,1859―1940),一八五九年七月六日生于瑞典南部维特恩湖北面奥斯哈马尔一个贵族军官家庭。 海顿斯坦从小体弱多病,一八七六年,十七岁的他因患肺病,被迫中断学业,前往意大利、希腊、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休养游历,直到一八七九年才回到瑞典。在此期间,他曾在罗马学习过两年绘画。 一八八年,因父亲反对他成为艺术家同父亲闹翻,海顿斯坦携新婚妻子艾米莉·尤格拉再度出国,在罗马、巴黎、瑞士等地居住。在瑞士逗留期间,他结识了侨居在那儿的瑞典著名剧作家斯特林堡,两人成为挚友。和斯特林堡的频繁交往,增强了海顿斯坦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一八八七年,海顿斯坦返回瑞典,潜心钻研文学。第二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朝圣与漫游的年代》(1888)。诗人以十多年来的遨游生活为基础,叙述了南欧和地中海沿岸及阿拉伯地区各国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传记等等,把它们描绘成令人向往的《天方夜谭》式的神话世界。作品采用了虚幻、神奇、夸张的手法,充满了南方传说和东方哲理,它以其华美风格和独特情调开创了瑞典的一代诗风,在文坛引起极大反响,成了瑞典新浪漫主义派或唯美主义派的开山之作,海顿斯坦因此也被称为唯美主义代表诗人。

紧接着,海顿斯坦又发表了根据希腊神话写成的长篇小说《恩底弥翁》(1889),以及进一步阐述自己艺术观点和文学主张的论文《文艺复兴》(1889)。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在当时的瑞典文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成了新浪漫主义派的宣言,瑞典文学新时期的发展纲领。从此,一批新崛起的作家诗人,纷纷起来 冲破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束缚,发展各自的独创性,在瑞典文学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生动局面。随后,海顿斯坦的艺术主张在自己的诗体长篇小说《汉斯·阿里埃诺斯》(1892)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小说写汉斯·阿里埃诺斯这位瑞典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为寻求“生命灵感”而到处旅行的生涯。作品发展了唯美的风格,并具有神秘玄想的成分。一八九五年出版的《诗集》表现了海顿斯坦对祖国、对民族的巨大热情和关注,既是民族颂歌,又带异国情调,其中许多诗写到包括特洛伊战争在内的希腊故事,瑞典的贵族社会,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冰岛的传说,被认为是诗人抒情诗的顶峰之作,表明作者已彻底冲破旧的艺术界线,在创作上走向成熟,风格深沉、乐观,具有宁静和内省的气质。

作品介绍

诗集

海顿斯坦的重要诗集还有《人民集》(1902)和《新诗集》(1915)。前者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 强烈感

情,洋溢着热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思想;后者较多地沉浸在对中世纪历史的回忆中,以对大自然的赞颂来抒发民族主义的情思,诗风也有较大变化,由早期的华丽、高雅转变成质朴、宁静,反映了诗人逃离社会,走向自然的心境。

小说

除诗歌外,海顿斯坦创作了多部历史小说,其中最重要的是《查理十二世的人马》(1897―1898)和《福尔孔世家》(1905―1907)。长篇小说《查理十二世的人马》描绘了十八世纪初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率兵和俄国、丹麦、挪威等国进行北方战争的历史风貌,表现了瑞典的军队和人民在艰难的战争岁月中英勇战斗的献身精神,赞扬了他们对国家、对民族无限忠贞的民族气节。

长篇历史小说《福尔孔世家》写了福尔孔家族的沉浮,从十一世纪末福尔孔家族的祖先、海盗首领福尔彻·菲尔比特背着一袋抢来的金子回瑞典写起,直到两百年后他的一个后代瓦尔代马尔成为瑞典国王,然后又被他的弟弟马格努斯夺去王位,最后操劳过度、苍老多病的马格努斯反而对关在狱中过着平静满足生活的哥哥产生一丝羡慕的感觉。作品既描绘了历史事件,又寓古讽今,有着深刻的寓意。

除以上作品外,还有长篇小说《圣比尔吉特朝圣旅行记》(1901)、《贝尔波的遗产》(1905)以及一九一年后和斯特林堡论战的文集《论战集》(1912)等。一九一二年,海顿斯坦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一九一六年,为了表彰他“作为瑞典文学新时代的首要代表的重要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此后他基本上没有再写出什么作品,只是在他死后的一九四一年发表了他的回忆录《栗树开花时》。 一九二年,海顿斯坦在一座可以俯视巴顿湖区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幢融古瑞典和意大利风格于一体的住宅。他在这儿住了二十年。一九四年五月二十日,他就在这幢住宅中去世。

作品列表

《FrånColdiTendatillBlocksberg》(1888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

《朝圣年代》(Vallfartochvandringsår,1888年)

《Renässans》(1889年)

《Endymion》(1889年,小说)

《HansAlienus》(1892年)

《Dykter》(1895)

《Karolinerna》(1897年-1898年,小说)

《SanktGöranochdraken》(1900年)

《HeligaBirgittaspilgrimsfärd》(1901年)

《Ettfolk》(1902年)

《Skogensusar》(1904年)

《FolkungaTrädet》(1905年-1907年)

《Svenskarnaochderashövdingar》(1910年)

《NyaDikter》(1915年)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作者及获奖作品

年份(公元)获奖作者国籍获奖作品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诗人法国《孤独与深思》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历史学家德国《罗马风云》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戏剧家,诗人,小说家挪威《挑战的手套》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诗人法国《金岛》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戏剧家,诗人西班牙《伟大的牵线人》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小说家波兰《你往何处去》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诗人,文艺批评,家意大利《青春诗》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小说家,诗人英国《老虎!老虎!》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哲学家德国《精神生活漫笔》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作家瑞典《骑鹅旅行记》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作家德国《特雷庇姑娘》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剧作家,诗人,散文家比利时《花的智慧》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剧作家,诗人德国《群鼠》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诗人,社会活动家印度《吉檀枷利―饥饿石头》1915年罗曼·罗兰,(1866~1944)作家,音乐评论家法国《约翰·克利斯朵夫》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诗人,小说家瑞典《朝圣年代》1917年卡尔·耶勒鲁普,作家丹麦《磨坊血案》亨利克·彭托皮丹,小说家丹麦《天国》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诗人,小说家瑞士《奥林匹亚的春天》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小说家,戏剧家,诗人挪威《大地硕果―畜牧曲》1921年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法国《苔依丝》1922年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作家西班牙《不吉利的姑娘》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诗人,剧作家爱尔兰《丽达与天鹅》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作家波兰《福地》1925年乔治·萧伯纳,(1856~1950),戏剧家爱尔兰《圣女贞德》1926年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作家意大利《邪恶之路》1927年亨利·柏格森,(1859~1941),哲学家法国《创造进化论》1928年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作家挪威《新娘―主人―十字架》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作家德国《魔山》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作家美国《巴比特》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诗人瑞典《荒原和爱情》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小说家,剧作家英国《有产者》1933年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作家俄国《米佳的爱》1934年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小说家,戏剧家意大利《寻找自我》1936年尤金·奥尼尔,(1888~1953)剧作家美国《天边外》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小说家法国《蒂伯―家》1938年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作家美国《大地》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作家芬兰《少女西丽亚》1944年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小说家,诗人丹麦《漫长的旅行》1945年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诗人智利《柔情》1946年赫尔曼·黑塞,(1877~1962)作家德国《荒原狼》1947年安德烈·纪德,(1869~1951)作家,评论家法国《田园交响曲》1948年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诗人,剧作家,批评家英国《四个四重奏》1949年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家美国《我弥留之际》1950年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数学家,哲学家国《哲学―数学―文学》1951年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诗人,戏剧家,小说家瑞典《大盗巴拉巴》1952年莫里亚克,作家法国《爱的荒漠》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英国《不需要的战争》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作家美国《老人与海》1955年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作家冰岛《渔家女》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诗人西班牙《悲哀的咏叹调》1957年阿尔贝·加缪,(1913~1960)作家法国《局外人》,《鼠疫》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诗人,小说家前,苏联《日瓦戈医生》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诗人意大利《水与土》1960年圣,琼,佩斯,作家法国《蓝色恋歌》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小说家前,南斯拉夫《桥·小姐》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作家美国《人鼠之间》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诗人希腊《“画眉鸟”号》1964年让·保尔·萨特,(1905~1980),犹太人,哲学家,作家法国《苍蝇》1965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作家前苏联《静静的顿河》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犹太人,作家以色列《行为之书》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诗人瑞典《逃亡》1967年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诗人,小说家危地马拉《玉米人》1968年川端康成,(1899~1972)小说家日本《雪国》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作家法国《等待戈多》1970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作家俄罗斯《癌病房》1971年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诗人智利《情诗·哀诗·赞诗》1972年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作家德国《女士及众生相》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小说家,剧作家澳大利亚《风暴眼》1974年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作家瑞典《乌洛夫的故事》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诗人瑞典《露珠里的世界》1975年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诗人意大利《生活之恶》1976年索尔·贝娄,作家美国《赫索格》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诗人西班牙《天堂的影子》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作家美国《魔术师·原野王》1979年奥德修斯·埃里蒂斯,诗人希腊《英雄挽歌》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诗人波兰《拆散的笔记簿》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德语作家英国《迷惘》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犹太人,记者,作家哥伦比亚《百年孤独》1983年威廉·戈尔丁,(1911~1994)作家英国《蝇王》,《金字塔》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诗人捷克《紫罗兰》1985年克洛德·西蒙,(1913)小说家法国《弗兰德公路》,《农事诗》1986年沃莱·索因卡,(1934~)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尼日利亚《雄狮与宝石》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美国《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作家埃及《街魂》1989年塞拉,Camilo,Jose,Cela,作家西班牙《为亡灵弹奏》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诗人墨西哥《太阳石》1991年内丁·戈迪默,(女)(1923~),作家南非《七月的人民》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诗人圣卢西亚《西印度群岛》1993年托尼·莫里森,(女)(1931~)作家美国《所罗门之歌》1994年大江健三郎,(1935~)小说家日本《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95年希尼,(1939~)诗人爱尔兰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女),诗人波兰1997年达里奥·福,讽刺剧作家意大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记者,作家葡萄牙《盲目》1999年君特·格拉斯,作家德国《辽阔的原野》2000年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法国《灵山》2001年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英国《到来之谜》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作家匈牙利《无形的命运》2003年库切,(1940~)作家南非《耻》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女作家奥地利《钢琴教师》2005年哈罗德·品特(1930~2008),犹太人,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英国《看房者》2006年奥尔罕·帕慕克,(1952~),作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007年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女作家英国《金色笔记》2008年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法国《乌拉尼亚》2009年赫塔·米勒,(又译作,赫塔·缪勒,赫塔·穆勒,),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德国

上一篇:小孩看的电影

下一篇:二年级读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