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容

时间:2023-12-30 19:25:42编辑:影视君

王海容的个人简介

王海容,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74.7~1979.2)。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系,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1965 年11月入外交部。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参与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1984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2017年9月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岁。

人物简介

王海容,(1938.9―2017.9),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祖父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同时也是一位较有名望的无党派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参事,后来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对王海容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2017年9月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岁。

出生背景

烈士遗孤

其实,毛泽东对王季范的浓厚情感除了回报表兄昔年对自己的多方关照以外,感情深处还搀杂着对王氏一家三代深深的负疚。

抗日战争前后,王季范日益不满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腐败统治,对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却充满敬意.心向往之。“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八路军在长沙设立办事处,负责人即是王季范早年在湖南一师的同事徐特立。两人阔别多年在故土重逢,喜不自胜。王季范提出请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介绍其独子王德恒前往延安参加抗战,徐特立当即表示一定鼎力相助。没多久,在徐特立安排下,王德恒终于成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此时.王海容刚一岁多,弟弟尚在襁褓之中。

经毛泽东批准同意.王德恒留延安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很快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春,他从抗大毕业。在另一位表叔――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的介绍下,王德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后期.中央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组建了八路军“南下支队”.奔赴湘、粤沦陷区。王德恒随八路军“南下支队”离开了他学习、战斗、生活了整整六年的延安,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踏上熟悉的三湘大地,他多么想去探望倚门盼儿归的老父亲啊!但是,王德恒最终还是过家门而不入,星夜兼程去桃源地区开展工作。那时,王德恒的公开合法身份是湖南修业高级农业职工学校教员。令人惋惜的是积极为党工作的王德恒终未能与近在咫尺的老父见上一面。不久.他在回长沙途中即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惨遭杀害,年仅三十岁。

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深感悲痛。但因事关军事机密,毛泽东未将王德恒牺牲的消息告知表兄王季范。在以后的数年,王季范照旧年复一年地给表弟毛泽东和儿子王德恒写信,他多次拜托毛泽东对王德恒严加管教。使之成材,为国为民效力。他还反复告诫王德恒,务必要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不可一日懈怠,为表叔也为家人争光。

王季范获悉王德恒为国壮烈捐躯已是儿子离开人世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50年仲秋毛泽东电邀王季范进京之际。在中南海的那次晚宴后,毛泽东把过去发生的一切告诉了表兄。望着年近古稀、须发花白的表兄,极富感情的毛泽东垂首恭立.悲从中来:“九哥……”毛泽东不知从何说起。好半天,他才哽咽着说:“你把德恒交给我,可我没有照看好他,自当难辞其咎啊!”说着说着,两行清泪潸然而下……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儿子牺牲的不幸消息令王季范老泪纵横,肝胆俱裂。虽然当初送子赴延安投身革命亦有不测之思想准备,只是一朝永诀,岂能不痛惜乎?然而儿子是为革命而死,既已为革命献身,也是死得其所。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地安慰起一旁表情肃然的毛泽东来:“润之老弟,快莫这样讲。为了国家安宁,你几十年东奔西忙,抛家不顾;为了人民翻身,表弟媳杨开慧慷慨就义,泽民、泽覃兄弟血染疆场。如今你又把岸英大侄送到了朝鲜战场……德恒以你作楷模.为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而壮烈牺牲,他死得重于泰山,自当含笑于九泉。家人也以他为荣,夫复憾哉?!”毛泽东闻言,不禁紧紧握住王季范的双手:“九哥,你说的极是哩!德恒是个好伢子,这也是你当父亲的教育之功!人民是忘不了的.我毛泽东也是忘不了的!”毛泽东发自肺腑地说:“你要节哀,多多保重,还要照顾好他的一双儿女.他们是烈士遗孤啊!有何难处,可以直接找我。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毛泽东所说的“烈士遗孤”就是王海容、王起华姐弟。

王季范先生素来喜欢天真活泼的海容姑娘。痛失爱子,深深的哀痛化作对遗孤的悠悠眷爱。他对孙女厚望殷殷,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容”一名.即为王季范所取。王海容长大成人后十分珍爱这个富有哲理的名字,如有人读错写错(曾有不少人将“容”写成“蓉”).必予当场纠正。王季范先生的家教对孙女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几乎决定了王海容一生的命运。

少年时代。王海容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乃祖身边,耳濡目染,获益颇深。抗战胜利后她在长沙接受初级教育。王季范应召晋京,正当花季的王海容也随祖父到了北京。

家庭情况

王海容虽然没有结婚但并不孤独。她有着一个幸福热闹的家庭。和她居住在一起的有她的5个亲人:母亲肖凤林,弟弟王起华,弟媳裴震坤,侄儿王宇清,侄女王宇丹。

他们的家就在中南海的旁边,住房原是过去的某外国使馆的一部分。一条僻静的小巷,隔开了繁华的闹市,一座欧洲风格的雅致小楼,显得格外清静、幽雅。海容的母亲肖凤林,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但如今由于年老多病,再加上历经沧桑,饱受挫折磨难,身心受损的老人脑子已不太正常,受不得一点儿的刺激。王海容对母亲很孝顺,虽然家里已经给老人请了保姆,但下班之后她依然经常买菜下厨房。

生平履历

王海容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不寻常的教育世家,乃祖王季范先生是湖南颇有名望的教育家。王海容的父亲王德恒是王季范的独子,抗战初期投奔延安。母亲肖凤林靠着当教员的微薄薪金,含辛茹苦,抚育海容、起华姐弟,备尝艰辛。彼时,王海容一家就和王季范生活在一起。

王季范出身小康之家。他的父亲王文生娶湘乡大坪唐家坨(现已划归韶山)文芝仪的次女为妻。这位文氏姑娘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的亲姐姐文六妹。所以王季范的母亲是毛泽东的二姨妈。王季范和毛泽东实为姨表兄弟。年长毛泽东九岁的王季范是王家的次子.因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九.后辈人均称他为“九阿公”。毛泽东则一直叫这位表兄为“九哥”。毛泽东从两岁起寄养在外祖父家。他幼年的大部分岁月都在唐家坨度过。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季范是毛泽东的真正蒙师。

湖南湘乡湘乡县囊中羞涩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曾属意王季范重新出山,任职教育部。但王季范认为应该选拔年富力强的青年后生、有志之士任职,自己年事已高.终坚辞不就。但王季范同时表示.自己随时可为国家建言献策,服务人民。周恩来总理遂任命王季范为政务院参事室参事。之后十余年间.王季范还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束装就道到长沙

王季范一行抵京后已是国庆节前夕,毛泽东特意派秘书将其一家安排在当时最负盛名的北京饭店下榻,给了王季范很高的礼遇。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季范差不多成了毛泽东家庭的一员。1959年8月27日晚间。毛泽东从外地开会回到北京。29日午后.征尘甫卸的毛泽东就和解放军炮兵司令孔从洲中将一起为女儿李敏与孔将军之子孔令华主持婚礼。王季范作为主要客人,与蔡畅、邓颖超、廖梦醒等人一起,亦应邀参加了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的喜宴。婚宴结束后便开始在春藕斋放电影。毛泽东那天也许太高兴.多饮了几杯,没有与众人一起看电影.但他特意留下孔从洲将军和王季范继续叙谈。

1972年夏初,王季范老先生不幸病故后,毛泽东敬献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九哥千古”四个字。工作人员称,王季范去世的那一天(7月11日)下午,获悉讣闻的毛泽东神色黯然。

人物轶事

少小出入中南海

王海容入京后。先后在京城名牌中学师大女附中、北京女五中就读。在如花的季节里,王海容勤奋刻苦,手不释卷。在人生的航道上,她也是一帆风顺。

寓京二十余年间,尤其是“文革”以前,王季范一直是毛泽东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座上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从政之余,常拨冗约见家乡父老及湘籍先贤名流如程潜、齐白石、薛恭绰、章士钊、仇鳌、张干诸位老先生至中南海丰泽园小聚,王季范则每每出席作陪。席间,宾主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毛泽东兴致所至,还特意关照诸位老友可携子女同来。少女时代的王海容就是这样随乃祖出入中南海,渐渐与毛泽东熟识的。

李讷至亲妙龄文静家风举手投足祖孙公公报考大学忧国忧民老弟

1962年12月26日.正逢毛泽东七十寿辰。他破例在中南海举行家宴。除家人之外,还邀请了章土钊、程潜等数位湖南同乡老人与会.王季范当然也在邀请之列。是日,毛泽东兴致所至,还特意关照各位来客可携带一名子女.王季范自然携同王海容前往。就在那天.王海容第一次见到随父亲章士钊同来的章含之。她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自己竟然和毛泽东一样尊章含之为师,后来又共事于外交部。

在这次宴会开始之前。兴致颇高的毛泽东与诸乡贤海阔天空论古今沧桑兴亡,末了又问及儿孙辈近况。毛泽东诚心诚意聘请章含之为自己的英语“塾师”。“拜师”之后,毛泽东又和王海容闲聊起来。“海容啊,我这大门一直是朝你敞开的,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来了也可以住下来不走,就算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你看要不要得哇?只是不晓得你爷爷舍不舍得.放不放心喽?”王季范闻毛泽东这番话.心情很不平静:“润之老弟.二十多年前我把德恒送到延安.你带着他走上了为人民解放的光明大道。今天,海容跟着你,走的是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我怎么会不放心、不舍得呢?”

毛泽东极重情谊,后来他果真说到做到。只是老人家如此安排对王海容一生利也,弊也,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了。是非唯有留待后人评说矣!

王海容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是在1957年盛夏。高考时,王海容名落孙山,当化学工程师的美好理想顿时成了泡影。那个时候,社会风气甚好,北大、清华一类高等学府决无后门可走。当然,以季范先生的清廉家风,王家也决计不会向有关部门舰颜相求,更不会去敲毛泽东的“后门”。

最初的时候,王海容的心情虽然非常苦闷,但她并不气馁。她和一些落榜同学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

春雷洪流北京化工厂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木已成舟既成事实

王海容很快跨进了北京化工厂的大门,默默开始了她一生中短暂的徒工生活。

毛泽东为她取名“王波"

弹指一挥,春秋两载。196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中国青年》刊登了一篇署名徒工王波,题为《我的经验》的心得体会。这家当年发行量近三十万份的青年刊物同时还发表了胡 耀邦、陈士榘等革命前辈撰写的重要文章。当时,谁也没有去想这位“徒工王波”是何方人士,更没有把这篇普普通通的文章与领袖人物联系起来。不过,有些让人困惑不解的是,编辑部为名不见经传的“王波”的这篇文章写下一大段提纲挈领的编者按语:

《我的经验》是一篇好文章。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对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知识青年当徒工是不是屈才,青年徒工应该如何去体会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自己应该如何迅速地掌握阶级斗争知识和生产斗争知识等问题.都作了清楚的阐述。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和革命者应该如何对待革命工作中的错误缺点这两个问题。文章中说:“我们要牢牢记住,真正的知识是在实践中得来的,任何书本知识只有作者们在实践中反映了客观真理,才算是真正有用的。否则,书本上的道理便只是无用的假道理.决不是能够改造世界的有用的真理。”又说:“在上面,我讲的全是些好事情,这是真的。难道没有一点坏事情,或者叫做错误、缺点吗?当然是有的,年年有的.月月有的。怎么对待呢?以我们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把所有错误、缺点,一件一件克服掉。”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这位王姓“徒工”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的姨表侄孙女王海容!《我的经验》系“御批”――经毛泽东的“大手笔”亲自修改润饰的锦绣珠玑好文章!

北京化工厂的经历在少女时代王海容的记忆里是很难抹去的。那时.她深感思想上取得了不少的收获。中国青年杂志社在获悉了王海容的不寻常经历后.便约她写一篇经验体会。王海容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写就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长文,详细介绍了自己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化工厂当徒工的经过和体会。文章的初稿这样写道:

1958年大跃进.我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到北京化工厂当徒工。在我们徒工中.有人认为读了十二年书当徒工是屈才.我觉得,现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知识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应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把书本知识和生产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产水平。事实证明,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师傅的帮助.在短短几个月中,我已掌握了较复杂的操作技术。老工人有丰富的技术经验.这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我们应虚心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和生产经验。我也懂得,现在的劳动不是为了资本家而是为了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祖国,这是无上光荣的。劳动对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改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培养我们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这不是屈才不屈才的问题。我们要做又红又专工农化的知识分子。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反映了客观真理才算是有用的。我们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这是值得自豪的……

王海容的文章语言朴实,真实地表达了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党、对祖国以及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对自己这篇不加修饰的文字,王海容并没有底,她心里有点不踏实,很想听听毛泽东的意见。于是,王海容在那年8月1日提笔给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中国青年杂志社约我写一写关于自己对徒工的体会和认识,以便帮助广大青年徒工早日改变上述不正确的态度.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同时,他们还希望能够得到主席公公对青年徒工的指示和希望。稿子我现在已经写好了.但感觉许多地方重点不突出,内容也欠佳。我想让主席公公在百忙中抽出一点点时间替我修改一下……”

其实,王海容只是想请毛泽东过过目,对文章提一些修改意见.并没抱太大的期望。因为她知道.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实在太忙了,日夜操劳党和国家的大事.对自己这样一个中学毕业生的文章.不要说没有时间去改,有没有时间看都是问题。所以,她在给叶子龙的信中最后也表示,如果主席公公没时间代她修改,就请早日将文章寄回来。

文章随信寄出之后.一晃就是两个多月,王海容一直没有收到退回的文章,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没有想到10月中旬的一天.突然接到通知,说是毛主席要亲自见她。王海容欣喜若狂。

1960年10月17日下午3时.王海容准时来到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所丰泽园。一进门,只见毛泽东手中正拿着厚厚的一沓稿纸。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早先随信寄给叶子龙的稿子。毛泽东不仅仔细阅读了全文,而且对这篇差不多是中学生作文式的文章亲笔作了大量的修改。在稿子的第一页上,毛泽东写了两行大字,第一行是“我的经验”,第二行是“徒工王波”。原来毛泽东除了为她的文章定了标题.还为她本人起了个笔名。这大约是王海容一生中唯一的笔名。毛泽东一向喜好为下属改名、取名。看似随手拈来,其实颇有深意。“波”与“海”相关,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一阵寒暄之后,毛泽东将手中的稿子递给王海容。王海容发现不少页码上除了许多重要修改之外.有些段落完全是毛泽东重新写的。那些精心推敲的点睛之笔,令满纸生辉。

毛泽东在从政之余破例拨冗认真修改这篇中学生式的稚嫩习作,这在他数十年批注圈阅文件生涯中,也许是绝无仅有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做,固然是出于领袖对新中国千千万万青年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是他从王海容的这篇文章中看到了教育知识青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天下午从3点到5点。毛泽东与王海容谈了整整两个小时。内容从工厂到学校,从劳动锻炼到思想改造,涉及的面非常广。北京的10月,天黑得早,傍晚5点多钟王海容从毛泽东处告辞出来,大街上已是华灯初上,她的心情格外兴奋和舒畅。

外交部之“王”

王海容应约开始为《中国青年》写稿的当年初夏,她再度向高考发起了冲击。这一次拼搏获得了成功――王海容跨进了北京师范学院的大门,成为该院俄语系的一名并不年轻的新生。

王海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地处京城闹市的北京师范学院聚集着很多来自附近街巷胡同的学子,他们常常回家补充营养.只有王海容等少数城里姑娘是例外。四年的大学生活,自甘寂寞的王海容常与来自京郊的农村女同学为伴,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冷清的学生集体宿舍里度过的。王海容很少回到那个近在咫尺、温暖舒适的爷爷的家。她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除了专业以外,对哲学、文学、数学甚至军事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好俄语的基础上,王海容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还拼命自学英、法、德语。这为她后来进入外交界打下了语言方面的良好的基础。

毋庸置疑,就当初而言.王海容毕业后的职业就是中学俄语教师,别无选择。因为这所市属高等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北京城乡各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但是,当毛泽东风闻自己的表侄孙女在北京师院俄语系深造以后,情况就起了微妙的变化。当1964年那个酷热夏季开始之际,北京师院校园里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上级让刚拿到毕业证书的王海容去北京东城外交部街三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报到。这让王海容也愣住了。但她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进,马上又被派到了孕育了许多当今中国第三代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在王海容“修炼”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进一步施加了自己的影响。他亲自让秘书找到自己的英语“塾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的章含之。毛泽东“屈尊”拜托这位正在给自己业余讲授英语的优秀而年轻的女教员平时对海容姑娘多加关照,辅导辅导,开开“小灶”。于是,按照“最高指示”,章含之每星期给王海容补两次课。

入学之初,王海容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斗士”风采。“文革”期间她的种种标新立异的举动其实在此时已初显端倪。1964年9月28日,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的王海容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对学院教学改革的一些意见。王海容这样写道:“在改革的某些具体做法上或某些措施上还有不少的偏差,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如果现在不及时纠正,那么将影响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收到王海容来信,毛泽东十分重视。他老人家当即批转党内分管文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明确表示:王函中“有些事值得注意”,“请派人调查一下,及时改正”。毛泽东特别在王函第一页上写下一段赞扬性的批语:“此人叫王海容,是个女孩子,很有些志气,是人民代表王季范的孙女儿,也是我的外孙女儿。你如果想找她谈谈,可叫我的秘书徐业夫送她去。”

平心而论,王海容20世纪50年代出席中南海毛泽东的便宴或家宴时.她不过是“叨陪末座”、“厕身其间”的陪客。王海容开始与毛泽东面对面地交谈是在20世纪60年代。除了前述一次外,最重要的当推山雨欲来的“文革”前的那一次。

在北外进修结束前夕,毛泽东曾召见过自己的表侄孙女。狂热年代前夕的这次“亮相”非同寻常.王海容差不多是一夜之间成了显山露水的人物。在那次接见中.毛泽东海阔天空地发表了他对中国教育革命的一系列看法。毛泽东说:“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打瞌睡。”他老人家甚至还夸奖那些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毛泽东说:“老师讲得不好,为什么就一定要听呢?”他还说:“在学习上不要搞五分,也不要什么二分.搞三分、四分好!”领袖这些闻所未闻、“离经叛道”的惊世之论使得在传统教育中长大的王海容颇为惊骇,脸上充满了迷惘不解的神色。多少年后,她才真正理解了表祖父的话原来就是鼓励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干的“造反精神”――这是自称“猴气十足”的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毛泽东的灌输,对性格直爽、办事风风火火的湖南妹子王海容多多少少有所影响,特别是不久就开始了那场延续了十年之久的浩劫。在那次差不多是家庭式的祖孙漫谈中,毛泽东让王海容读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毛泽东不无开导地对表侄孙女说:“要做翻译,搞外文,不读圣经、佛经,不读小说,那怎么行呢?”毛泽东希望王海容要记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他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表孙女:“我们的干部子弟很令人担心,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而要完全靠自己。”后来的历史多少有点让毛泽东不幸言中了。

1965年11月.王海容结束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进修,学成归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处综合组。在最初的时候,王海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部长们与总理间的文电收发,同时也干些诸如编写外交通报之类的杂活。那时,与她在办公厅一起共事的就有中共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现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的刘华秋,以及“文革”中风雨同舟的战友――前驻委内瑞拉大使、驻佛得角大使陈德和等。陈德和第一次见到王海容已是1966年七八月间,他刚从山西汾阳参加四清工作回到北京不久。年轻的王海容给陈德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看上去不到三十,衣着朴素.性格直爽,平易近人。”

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站队正确,更兼特殊的政治背景,王海容在外交部“仕途”平坦,一马平川。从礼宾司负责人到部长助理、副部长,只经过短短四个春秋。20世纪70年代中期,她攀升到一生中的政治巅峰,在中国政坛上熠熠生辉。

人物评价

“海容”这个名字,有说是她祖父给她起的,也有说是毛泽东为她改的,乃是取自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由此可见,王家希望这个女儿,要胸怀四海,博学广闻。1960年秋,王海容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俄语专业,后又进入北京外语学院读英文,按学校的教学方向,她将来毕业后是要去当中学老师的。但是,王海容毕业后,却没有当过一天老师。她入学时没有走“后门”,毕业分配时却走了个大“后门”。

1965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指示,王海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开始,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部长与总理的文电收发,以及其他的一些文秘工作。然而,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和背景,还有德高望重的周恩来总理的特殊关照,她在外交部上上下下都有着特殊的“分量”。

到外交部之后,王海容的工作可谓春风得意。从她履历中可以看到:1965年11月,她作为外语学院的毕业生跻身外交部办公厅,按一般的情况顶多也只是个科级秘书。其后,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轰轰烈烈”搞了三四年。这期间,她出入中南海,活跃于毛主席身边,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名位,但其“活动的权力”则等同于高级干部一般。

到了1970年夏天,由周恩来直接提名,委任王海容担任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时过一年,到了1971年7月,王海容被正式任命为礼宾司的副司长。第二年,又一道任命下来,王海容被提为外交部“部长助理”。再过一年多一点,王海容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了。此后,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便是4年多,直到失势倒运。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一天,王海容和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工作人员一样,伏倒在毛泽东的遗体前痛哭不已。一个时代结束了,王海容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

同年10月,“四人帮”倒台,中央和国家机关中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都被隔离审查。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王海容也被宣布停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交代,她说清楚了自己的问题。从1978年12月底起,她的工作关系从外交部移交到中央组织部,等待重新分配工作。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中央又决定让王海容到中央党校进修学习,按照中央党校的教程安排,每期学员的进修学习时间为半年或1年。但是,王海容却在中央党校整整呆了3年。

1984年,王海容终于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的副主任。职务虽然比外交部副部长低,但依然保留着副部长待遇。从此,围绕在她身上的神秘的光环消失了,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却浮现了出来。

上一篇:厂加一笔是什么字

下一篇:华山高度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