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丹芳

时间:2023-12-31 03:16:47编辑:影视君

韦丹芳的个人简介

韦丹芳,1979年8月出生,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少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特别是传统工艺的研究。200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

人物履历

1996-2000年,在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攻读本科2000-2003年,在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7月起,在广西民族学院工作2005年1月-5月,到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作访问学者2005年11月,晋升为讲师2005年9月-200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少数民族科技史特别是传统工艺的研究。

研究课题

2001年,参加台湾清华大学“云贵高原亲属与经济”课题2002年,参加世界银行广西右江航运建设那吉项目的社会评估2004年参加“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茂名石化公司五十年发展研究”课题研究2004年获广西“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壮族传统纱纸工艺的挖掘和利用研究”,担任负责人,现已结题2005年获广西民族大学重点资助课题“广西传统造纸技术的保护研究”,担任负责人参与剑桥大学“西南民族濒危传统工艺的抢救调查”课题,负责广西壮族造纸工艺部分参与广西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壮族科技与文明”参与广西民族大学重点资助项目(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壮族地方科技知识体系的建构”参与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研究项目“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2004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子课题“西南民族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2005年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重大课题“中越两国u2018两廊一圈u2019可行性研究”2006年获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课题资助“广西壮族传统工艺调查研究”2007年参与广西自治区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广西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对策研究”,担任负责人之一

发表论著

西南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2期广西壮、汉、瑶族民间造纸技术的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3期贡川壮族纱纸的考察研究,《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4期广西贡川壮族纱纸工艺比较研究,《历史深处的民族科技之处》,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融水县杆洞苗寨水碾调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西部开发视野下的科技史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科技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科技应用:科技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走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贡川壮族纱纸的人类学考察,《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民族出版社,2005年2月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广西天峨县都隆村为例,文山铜鼓暨民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中越两国建立”两廊一圈“的现实性研究,第二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2006年对两种期刊近十年技术史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2卷第2期,2006年5月传统工艺的传承困境及对策-以广西贡川纱纸工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科技人类学:一个发展中的交叉领域――基于国内科技人类学的个案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1期老挝克木族铜鼓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封面学者陈久金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4卷第1期,2008年2月老挝琅南塔省普哈县冶炼调查及炉渣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4卷第2期,2008年5月

所获荣誉

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三等奖荣誉证书2007年度广西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证书第六届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上一篇:卤猪肚

下一篇: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