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加宁的个人简介
韦加宁(1938年4月5日~2003年4月13日),广西容县人,出生于广西南宁市,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医生、博士生导师。2003年他被人事部,卫生部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百科名片
韦加宁(1938年4月5日~2003年4月13日),广西容县人,出生于广西南宁市,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医生、博士生导师。2003年他被人事部,卫生部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社会评价
他把病人当亲人 他把医术当艺术 他视工作为生命 他就是一种精神 韦加宁:终年66岁。 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原手外科主任。2003年他被人事部,卫生部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个人经历
1961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1990年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 1972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进行同体断足移植术,1977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 1975年,“同体拇指移植”为我国首创,获1979年北京科技成果奖。 1978年,“周围神经损伤的束间神经移植”获1979年北京科技成果奖。 1978~2000年,与同事合作获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局级奖共8项。 1978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 1983年,韦加宁到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医学院和肯塔基州路易斯威尔手外科中心进修,师从前国际手外科联盟主席斯旺森教授。 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连续多年荣获市、局、院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著作
发表论文32篇,参编论著23部。著有《手外科手术图谱》。
先进事迹
他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高尚的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在平方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生命的每时每刻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信任、爱戴和尊敬。他视患者如亲人,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每次手术,他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佳治疗方案,能够一次手术完成手部功能重建的手术,绝不让患者接受第二次手术的痛苦,能够不住院治疗的患者尽量在门诊治疗、解决,尽可能为患者节省开支,减轻患者负担。他经常对就诊患者讲:“下次复诊你就挂1元钱的号,我给你看。”;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他讲到,你不用交点名费,我也一定给你做好手术。对于有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不但为他们治病,他不但为他们治病,还主动拿出自己的钱,帮助安排食宿、买生活用品,帮助买回程的车票。他常年坚持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早查房和晚查房制度。每当有急诊患者,他总是随叫随到,即使在休息日,只要有急诊患者,他都会放下手中有权的一切,赶到手术室积极抢救。他经常教育身边年轻医生:“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医生的天职,只要是患者的事,诊断治疗有困难的事,不管什么时间,即使是深夜,也一定要叫我,千万不要有顾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来没有推诿搪塞过患者,也从来没有让患者失望过。 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率先研究手外科患者康复问题,用自制的支具应用于手外科术后的患者,使患者康复后得到最佳的功能恢复。他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上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几十年来,他共完成手术5万余例,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鼓起他们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是世界上第一例同体断足移植手术成功的主要实施者,也是我国第一例同体拇指移植手术成功的实施者,他的研究多次获得科技成果奖励。他对同志真诚热情,对青年医生言传身教,对学生毫无保留。当他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后,心中惦记着的仍是患者和工作。目前他正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进行斗争,并用生命最后的精力,争分夺秒抓紧编辑绘制《手外科手术图谱》,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本图谱,把它献给自己一生追求和热爱的手外科事业。 韦加宁同志一身正气,廉洁行医,从不收取红包,当患者送红包时,他总是耐心地说服病人把钱用在治病上。在病房,如果同事们看到韦加宁同志在前边跑,患者在后面追的场面,那肯定是他在“躲避”患者的红包。他对送红包的患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是硬给我钱,我就不给你做手术了。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回绝了患者对他表示的一次又一次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