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儒的个人简介
王效儒(1925年--1985年),号则之,生于华亭西华镇杨庄,1943年毕业于平凉柳湖师范。学生时代起即研习书画,擅长写意花鸟及楷书,其作品在平凉及西安地区有广泛影响。1956年其作品《紫藤小鸟》在省上参展并获奖。人物生平
王效儒的一生,除了在平凉柳湖师范上学外,都是在家乡华亭度过的。华亭的山水滋润了这位艺术家的灵性,生活的磨难给予他睿智和深沉,他把一生心血都用在了追求和探索。
40年代初的平凉难得有一隅清静,王效儒带着一颗清纯的游子之心独守艺术的宁静天空,在张观雪、罗一道(罗达)的指导下,悉心钻研书画艺术。毕业后,在华亭孔庙小学(今东华小学)任教导主任,兼华亭中学(今华亭一中)美术老师。
解放后,王效儒调到县文化馆工作,这段时间应该说是他生命中最快乐,最美好的日子。他在日记中说“我的生活是游戏式的,在政府吃饭,孔庙洗脸,熟人家喝水,馆内睡觉”。从日记中可以看到他当时的生活踪影:1951年,请来10多人,租借私人戏箱,成立华亭俱乐部,道具不够,就找来木料做成大刀、长矛,用毛发或马尾做成胡须。去西安买回一台脚踏风琴。晚上练曲谱,白天排练。这个俱乐部即现在华亭秦剧团的前身。1953年从兰州购回一台简易幻灯机,因没有电,只能用汽灯作光源,自制图像、文字在机关、乡村巡回演出。1954年,从西安购回一台三用扩音机,但没带喇叭,就用绘图纸卷成筒状作喇叭,并找来废锌谝、碳粉制作电源,颇受欢迎。1955年开始搜集、整理、登记文物。步行到东华、西华、南川等地,遍寻陶器、骨器、古墓葬、碑石。最宝贵的有唐代仪州建成石碑一块。1956年,因修庄华公路将华亭唐代古塔炸倒,他闻讯而去,急忙同馆内人员将古塔八角上悬吊的两个仅存的铁罗汉抬回保存。
随着1958年政治运动的到来,他的生活跌入到了低谷,直到1979年政策落实。整整12年,他在距华亭县城不远的杨庄过着贫穷、无望的生活。这对有抱负、有事业心的王效儒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凄凉无奈的心境可想而知。杨庄在庄华公路旁,绿树掩映,鸡鸣狗吠,颇有田园风光。但60年代的杨庄却萧条贫穷,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使王效儒1岁女儿和12岁的儿子在60年先后饿死。为了生计,他将德国产的钻石牌自行车卖了130元钱,用一块手表换了12公斤玉米,但这些都无法改变他的窘境。寄情于山水花鸟的绘画世界中,或许能使他内心的生活重压得到某种缓解。他用驴毛作笔,用石头当砚台,用植物叶及矿石作颜料,用锅底灰作墨汁,勤奋不辍,创作书画。从这时期到他去世,他的创作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品尝了人生的荣与衰、甘与苦,他笔下的乌鸦、八哥苍劲老到,一片片树叶厚重和谐,寄予着他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他的楷书同样传达着他的理想,刚中见柔,有起有伏。见到他书写楷书的人说:“真是字如其人”。同时,王效儒对篆刻艺术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治的印古朴、灵秀,浸透着一位艺术家的天赋和勤劳。在他留传的作品中所用“效儒书画”一印堪称精品,圆润中透着苍劲,与他的画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王效儒是一位大手笔的写意画家,他擅长花鸟,极少有相似和雷同的作品出现。有人评论他的画注重线条的水墨气韵,使画面显得自然、空灵。这从留传的紫藤小鸟、芭蕉小鸡等作品中能充分体味到。有自己的独特追求,将人生理想和感喟融入画面,不拘泥古人,又不拘泥自己。正如录白石老人言:“古人画梅以苍老古拙为贵,吾弟子时尼画梅如藤苑,如云烟,别树一帜,另有风格,余以为贵也。”正是这种不断求新的精神,使居于山乡的王效儒的艺术生命走向辉煌。
这位艺术家1979年在政策落实后任西华中学美术教师,1981年被聘为县文化馆美术人员,1985年安然谢世,享年60岁。
个人作品
1956年,获奖作品《紫藤小鸟》
晚年作品《芭蕉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