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北大教授)

时间:2024-01-15 01:57:41编辑:影视君

王丽丽(北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王丽丽,女,1969年11月出生于浙江台州三门。

人物经历

1986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学习。

199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留校,在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任助教。

1995年任讲师。2002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8月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西方文学理论、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史研究。

主讲课程

担任过的课程《文学原理》、《文学概论》、《接受美学的理论递嬗》、《胡风研究》、《西方文论经典研究》、《胡风的理论与编辑文本研究》、《西方文论经典导读》等。

主要贡献

独立承担 国家教委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胡风现象”,2001年12月立项,2004年完成结项。

著作

《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47万字。

编著

《朱自清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5月,21万字。

参著

1、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王丽丽撰写第十八章第四节、第十九章第五、七 节,共约1.7万字。

2、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二版)》(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王丽丽撰写第十七章《伊泽尔的审美响应理论》,约1.6万字。

译著

1、《利玛窦的记忆之宫》,王丽丽译,孙尚扬校,台湾: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约30万字。

2、《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王丽丽译其中的《三个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一章,约2万字。

3、《冥想文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4月,王丽丽译其中的《文化的知识形态》一章,约2万字。

4、《黄金殿堂》,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年1月,王丽丽译其中第十一章,约1.5万字。

论文

1、《胡风编辑策略中的“异端”因素》,载《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

2、《反省大事件,复活小细节》,载《读书》,2004年第6期。

3、《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上),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

《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下),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4、《文艺与意识形态交错纠缠的开始――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与胡风事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5、《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上),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中),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下),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6、《胡风文艺思想的整体思维特征》,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7、《审美的狡黠――姚斯对阿多尔诺的超越》,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摄影文学对技术的顺应和抗拒》,载《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1年4月20日。

9、《中国近现代文学与读者》,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0、《追问爱情的真谛》,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1、《经典如何孕育而成?》,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日。

荣誉记录

1、1996年9月,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2004年9月,专著《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获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2005年9月,参与完成的“文学原理系列课程建设”项目,获北京大学2005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上一篇:set短语

下一篇:夏目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