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世桐的个人简介
陶世桐(1928-2009),原广东京剧促进会副会长。陶世桐先生生长在一个爱好京剧的家庭,.父亲唱老生自号“慕谭居士”,母亲会操琴,且爱好梅派和程派。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注定了陶先生一生酷爱京剧。他四岁随父母看戏,七岁跟胡...基本内容
陶世桐(1928-2009),原广东京剧促进会副会长。
陶世桐先生生长在一个爱好京剧的家庭,.父亲唱老生自号“慕谭居士”,母亲会操琴,且爱好梅派和程派。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注定了陶先生一生酷爱京剧。他四岁随父母看戏,七岁跟胡琴唱戏,十岁上电台。在上海他耳聆目睹了众多名伶的精湛演技,尤其迷恋梅兰芳先生的唱腔,所以每逢梅大师演出,他场场必到。抗战八年梅兰芳先生蓄须不演出,陶世桐就在家中聆听梅先生的唱片潜心钻研,揣摩梅派唱腔,勤学苦练不辍。抗战胜利后,梅先生复出,陶世桐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观摩了大批梅派戏。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下午就去戏院三层楼观众席抢占第一排的座位,带着纸、笔边看边记录,仔细观察梅先生的用嗓、行腔、吐字、表演等方面的技巧、手段和经验。回家后再认真总结、归纳、系统分析和研究,就这样他学习了不少梅派名剧。
1940 年代中后期,陶世桐在热衷研习梅派的同时也结交了不少名家和名票,其中有的甚至数十年来往不断。1948 年初春,陶世桐在南京与长他一岁的卢文勤相识,当时他们都是在校学生,卢文勤拉得一手好胡琴,刚刚拜师王少卿先生,两人共同醉心于梅派艺术,你拉我唱一见如故,从此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1949 年已经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陶世桐参加了上海亚美林记广播电台的票友大赛,荣获第一名,此时他又结识了梅派资深名票杨畹农和包幼蝶,与二位先生共同切磋梅艺,获益匪浅。
1989 年陶世桐先生退休后,担任了广东省京剧艺术促进会副会长。他的挚友梅派琴师、戏曲声乐教育家卢文勤约他赴沪,由卢文勤先生亲自策划并操琴,为陶世桐录制了《宇宙锋》和《贵妃醉酒》两剧的录音。
陶世桐先生嗓音宽亮、甜润、厚实,音质典雅,行腔、吐字规范。起落收放有致,长短轻重适度,娓娓动听,刚柔相济,颇具梅派神韵。他不但精于演唱,而且由于他文学基础深厚,精通声韵,研究音律,故对梅派声腔艺术的研习实践甚有独到之处。
60 年来陶世桐先生以钻研、弘扬梅派艺术为己任,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他诚实敦厚、平易近人,义务指导全国各地的梅派票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凡慕名求教者他都有问必答,倾囊而授。近年,他不顾年高体弱,数次率领广东票界精英组团北上,参加天津、北京、太原等地的各类票友大赛,示范演出了《西施》、《太真外传》、《霸王别姬》、《洛神》等梅派名剧,将原汁原味的梅派艺术呈现给广大梅派知音,功不可没。在香港回归时,他曾去探望在患病中的包幼蝶先生,老友见面相聚甚欢,畅谈了很久。
他撰写的《从“西施”一剧领略梅派艺术深刻内涵》论文,以精辟的艺术见解,对梅派“西施”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为梅派后学留存了可借鉴的珍贵文字资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陶世桐先生为梅派艺术的传播、发扬,默默地奉献着。
2009年2月,陶世桐先生因肺炎引发心衰,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