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坦君

时间:2024-01-17 17:20:49编辑:影视君

童坦君的个人简介

童坦君(1934.8.15―),浙江慈溪人,生物化学家。

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78年被教育部选拔为中美建交前首批访美学者,1981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结业证书,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童坦君主要从事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理论研究和药物抗衰效果评价。系统揭示了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证实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通过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发现并克隆了多个衰老相关新基因并进行了功能研究。

人物经历

1934年8月15日,童坦君出生于浙江慈溪,后转到上海求学。

1947年考入上海市立育才中学。

1949年春,因肺结核休学在家。两年多后病愈,转而就读于该市光实中学。

1954年20岁的童坦君顺利考入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又师从我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的刘思职院士。这次选择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1959年,医疗系毕业前夕,因肝炎休学半年。同年考入该校生物化学专业,师从生物化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思职,研究蛋白质代谢与肝昏迷以及肿瘤的关系。研究生学习期间,除头半年“大跃进”余波所及,未能专心学习外,其后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政治运动甚少。

1964年研究生毕业,师从生化专业刘思职院士。4月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1978-)、副教授(1985-)、教授(1988-)等职。

1972年,童坦君因病在家休养,但仍没放弃学习,这使他的专业水准能一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1978年,七八月份,作为北京医学院助教的童坦君顺利通过学校选拔,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留学考试,英语笔试成绩60多分,口试更取得5分“满分”的好成绩。他是我国中美建交前夕首批派出的52名访美学者之一。

1978年童坦君考取我国首批赴美留学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研究访问,并获NIH颁发的博士后结业证书。

1978.12-1981.0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

1978.12-1986.10 北医大生物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86年,应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的邀请,再次赴美,在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作研究访问。

1988年,春回国,同年升任教授。

1981年,回国继续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和肿瘤生长调控研究,

1982年童坦君教授和张宗玉教授建立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

1985年,升任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副教授, 生化教研室副主任。

1986~1988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纽约大学等地再次作研究访问。

1988年09月-2000年04月, 北医生化系教授,系副主任 (1995-98北大生命科学院兼职教授)

1988年,童坦君涉足老年医学基础研究,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张宗玉教授共同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理念与技术系统地引入我国衰老研究。

2000.04- 北大医学部生化系教授,研究室主任。

2004年3月,以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为主体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童坦君主要从事肿瘤的基础研究,揭示了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此物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细胞。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肽类生长因子信号传递方面提出了生长因子干预原癌基因转录因子及DNA甲基化的设想。他领导的研究组揭示表皮生长因子(EGF)具有降低某些原癌基因甲基化、促进染色质蛋白激酶的活性,使某些原癌基因特异结合蛋白增多等作用,并对影响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

1981年童坦君访美回来,从此他就开始设计衰老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潜心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解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迷,阐明了P16基因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也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的主要因素。P16基因的破解对人类的衰老研究有些巨大的意义。

1988年,童坦君涉足老年医学基础研究,与爱人张宗玉教授共同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理念与技术系统引入我国衰老研究。衰老分子机理研究一向是我国基础研究的薄弱环节。他们在这一方面做了富有创新性的系统工作,在阐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方面成果突出。

1993年,童坦君等申请到58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开展了“衰老分子机理与生物学年龄指征的研究”,1998年完成了这一课题,研究揭示人类衰老细胞的基因调控能力减退与特异转录因子相关。同时发现,衰老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有所降低,但变化是不均一的,有的基因下降,有的基因不变,有的基因还有所提高,而且抑制DNA甲基化可使细胞生长停滞,出现衰老形态变化。

1999年,童坦君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子课题――“与衰老相关基因或基因群的克隆与功能研究”部分任务。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的影响,他们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用于衰老研究,不仅为研究项目检测细胞衰老程度提供了依据,也用于检验药物抗衰作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2000年,童坦君开展了“衰老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

童坦君和张宗玉潜心研究10余年,终于初步破解了人类细胞衰老之谜,阐明了P16基因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的主要因素,揭示了P16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是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P16基因(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物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也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但它影响衰老的机理及调控尚不清楚。他们构建了可抑制P16表达和增强P16表达的基因重组体,分别导入人类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可传代数以及衰老进程。实验表明:抑制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减慢,寿命延长,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减慢;反之,增强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加快,寿命缩短,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加快。因此,可以认为,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可以用基因重组技术进行调节。

童坦君团队的实验室是国际上细胞衰老检测手段较完备的实验室,有7种以上国际公认的检测手段。他们从环境与遗传两方面进行衰老研究。细胞衰老理论的创始人Hayflick教授曾亲自来函索取他们研究论文的单行本。在寻找衰老新基因、深入研究细胞其他重要衰老相关基因及信号传递通路方面,他们自主克隆出CSIG与RDL等人类基因,证明它们可延缓细胞衰老,进而揭示了衰老相关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个别蛋白质分子中可能有衰老相关结构域的存在,并意外发现衰老相关基因P21可保护衰老细胞免于凋亡。P21这一新功能的发现,获得美国细胞生理学杂志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物学问题”。

2001年12月,这些重要发现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连续发表。美国阿尔巴马大学一位教授写《生物学方法学》一书,他专门邀请童坦君写《老年研究方法》这一章,而且允诺童坦君可以随便挑选目录中的章节来写。香港大学教授也希望能够和他们合作,一起申请基金,并称赞他们的研究室是国内最好的研究室之一。英国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J.)、实验老年学杂志(ExpGerontol)来函索稿。

童坦君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项、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3项、中国科学院基金2项、国家攻关项目2项、“985”计划2项、“863”计划1项、美国洛克菲勒CMB项目1项。在国际专业学术杂志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过百;发表中文研究论文160余篇,综述数十篇。除主编《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参编各类书籍30余部,倡立中华健康老年网外,他主编的《医学老年学》(1995)是第一部系统引入分子生物学现代理念的中文老年医学专著,曾获卫生部科技著作奖(1998)。

人才培养

他在1990年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表彰证书及政府特殊津贴。

童坦君教授领导的衰老研究中心至今已培养博士后6人,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30人。

多年主讲本科生[生物化学]与研究生[核酸生化],主编本科生[生物化学]教科书(2003),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质量](排名第2)。

现有学生

博士研究生:赵干业、王 晖、吕翠翠、孙馨培、黄道园、付静轩、朱 枫、谢 楠、袁富文

硕士研究生:沈 红、王鹏峰、孙兆猛、赵 阳

既往成员:(括号内为毕业年份或出站年份)

博士后:王福山(1997),李淑萍(2002),黄菁(2006),韩丽敏(2011),蔡淑娴(2013),李倩(2014)

博士研究生:於利敏(1987),南新升(1990),彭勇(1992),叶正(1994),毛泽斌(1995),王文恭(1996),杨东丽、王向东、朱应葆、彭小冬(1997),姜琨、刘平湖(1998),段建明、黄英、张晓伟、高建恩、陈培利(1999),于廷曦、汪维、山松(2001),郭淑贞、马宏(2002),赵亮(2003),郑文婕、薛丽香、王培昌、李仁忠(2004),黄昱、郑全辉(2005),马利伟、甘起霓(2007),周瑞(2008),牛静、常娜(2010),李娜、曹晓晓(2011),陈天达、王萌(2012),王攀(2013),程倩、王维斌(2014)

硕士研究生:曹西南(1981),龚秋明(1985),许立成、陈鸣、南新升(1986),黄平、杜延顺(1988),樊艾、郑元盛、唐佐琴(1991),毛泽斌、刘英(1992),李滨、李江红(1993),范新青、李建义、李丽英(1994),姜琨、于宏升(1995),曾昭惠(1996),阎雪冬(1998),张茂(2000),韩晓琳(2003),吴军峰、金军华(2004),田枫(2005),李红凯、田海燕(2009),崔明、高凌云(2010),赵文婷(2013)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2012 北京大学2012年度国华杰出学者奖 (获奖) ?2007 首届中国老年学学术成果奖 (获奖) ?2006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与P16基因调控研究 (获奖) ?2006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获奖) ?2005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细胞衰老的生物学年龄指征 (获奖) ?2002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获奖) ?2002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获奖) ?2002 被选为"北京市教育创新工程"创新标兵 (获奖) ?2002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细胞衰老与基因功能状态相互关系的研究 (获奖) ?2000 中国科学院提名为2000年Faisal国际医学奖 因细胞衰老机理方面的研究业绩 (提名) ?1999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课题 (获奖) ?1998 获卫生部科技著作三等奖 《医学老年学―衰老与长寿》 (获奖) ?1996 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获奖) ?1995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表皮生长因子对癌基因的调控作用 (获奖) ?1993 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奖) ?1992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获奖) 主要论著

童坦君教授发表论文约200 篇,国际SCI 收录论文约40 篇

1童坦君、张宗玉,医学老年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第一版),2008(第二版)。

2童坦君、李刚,生物化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2009(第二版)。

3张宗玉、童坦君,健健康康活百岁 有滋有味过百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4张蘅、童坦君,医学分子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5童坦君、张宗玉,衰老机制及其学说,生理科学进展,2007,38(1):14~18。

6童坦君、张宗玉,衰老分子生物学在新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华老年医学杂 志,2000,19(3):167~169。

7童坦君、张宗玉,端粒酶的医学应用前景与局限性,中华医学杂志,2000,80(3):170~ 171。

8童坦君、张宗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1999,79(2):158~160 。

9张宗玉、童坦君,衰老与长寿的分子机理,香港老年学报,1997,11(1):30~37。

10张宗玉、范新青、童坦君,中国人外周血白细胞端区长度随增龄缩短,生物化学杂 志,1997,13(5):605~607。

11张宗玉、范新青、童坦君,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端区长度的代龄变化,生物化学杂志 ,1997,13(1):43~45。

12童坦君、蔡家新,表皮生长因子对辐射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科学 通报,1995,40(12):1140~1143。

13蔡家新、童坦君,表皮生长因子对p34cdc2激酶活性的影响,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 报,1994,26(4):423~426。

14彭勇、童坦君、张昌颍,表皮生长因子对DNA甲基化影响的研究,中国科学 (B辑),1993 ,23(3):291~296。

15彭勇、童坦君、张昌颍,表皮生长因子与正常细胞和恶性转化细胞核的结合,生物化学与 生物物理学报,1993,25(3):255~261。

16彭勇、童坦君,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的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研究,实验生物学 报,1993,26(3):179~86。

17童坦君、卢静轩,医学分子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华医学杂志,1992,72(11):643 ~646。

18郑元盛、童坦君,表皮生长因子对neu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实验生物学报,1992,25 (4):413~416。

19黄平、石星源、 童坦君,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辐射转化对染色质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生 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0,22(5):483~486。

20童坦君、杨世欣、孙诠、吴平、张昌颍,小鼠血清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的研究,科学通 报,1984,29(11):26~29。

21童坦君、孙诠、杨世欣、吴平、张昌颍,患癌小鼠血清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的研究,中 华医学杂志,1984,64(5):291~293。

22周爱儒、童坦君、陈明,体液抑癌活性的专一性,中国科学(B辑),1980,(10):1011~ 1016。

23童坦君、陈明,体液的抑癌活性,中国科学,1978,(6):694~702。

24童坦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科学通报,1975,(4):162~172。

25童坦君、刘思职,肝癌大鼠的氨解毒及解毒机制的初步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 报,1965,5:618~627。

26Tian F,Tong TJ,Zhang Z.Y.,McNuttA,Liu XWAge-Dependent Down-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 in SAM-P/8 Mouse Brain and Its Effect on Brain,Rejuvenation Research,2009,12 (3):209~215

27Zhao L,Zhang ZY,Tong TJ,Expression of the Leo1-like Domain of Replicative Senescence Down-regulated Leo1-like (RDL) Protein Promotes Senescence of 2BS Fibroblasts,FASEB Journal,2005,19(6):521~532

28Guo SZ,Zhang ZY,Tong TJ,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ar 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 in Human Fibroblasts by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2004,298 (2):465~472

29Li SP,Zhang ZY,Tong TJ,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Inhibitor,LY294002,Induced Senescence-like Changes in Human Diploid Fibroblasts,Chinese Medical Journal(English Ed),2003,116 (6):901~905

30Ma H,Zhang ZY,Tong TJ,The Effect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on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Fibroblasts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2002,38(8):481~486

31Duan J.M.,Zhang ZY,Tong T.J,Senescence Delay of Human Diploid Fibroblast Induced by Anti-sense P16(INK4a) Expression,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1,276 (51):48325~48331

32Jiang K,Qin Y.,Tong TJ,The Declin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Responsiveness to EGF by Down-regulation of C-erbB-2 Expression,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999,9 (4):273~278

33Liu Y,Tong TJ,The Growth-inhibiting Epidermal Pentapeptide,PyroGlu- Glu-Asp-Ser-GlyOH,Inhibits Growth and Alters Gene Expression in Non- transformed NC3H10 and Transformed TC3H10 Fibroblasts,Oncology Reports,1999,6 (2):445~449

34Li LY,Chen MH,Tong TJ,Huang HY,The Molecular Basis of Chinese Herbs (Astragali and Angelica) on Increasing Serum Albumin Synthesis in Nephrotic Rats,Nephrology,1998,4 (5-6):373~378

35Mao ZB,Zhang ZY,Tong TJ,Induction of c-fos/c-myc Expression b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ecreases with Alteration of Their Gene Binding Proteins in Senescent Fibroblasts,Chinese Medical Journal (English Ed),1997,110 (10):755~759

36Li JH,Zhang ZY,Tong TJ,The Proliferative Response and Antioncogene Expression in Old 2bs Cells after Growth-factor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geing & Development,1995,80 (1):25~34

37Yu LM,Zhong J,Tong T.J,64DP in the Nucleus of Human Hepatocyte,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English Ed),1991,3(3):1~5

38Chen JH,Tong TJ,ZhangL,Rapid Enhancement of “MIP” 26Kda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by RF-36 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Lens Cells,Lens & Eye Toxicity Research,1991,8(4):469~487

39Chen JH,Shen DF,Tong TJ,Zhang LB,Liu HL,The Pleiotropic Roles of RF-36 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DNA Topology and Receptor Response in Crystallin Gene Expression,In Papas,TS (Ed)Advance in Applied Biotechnology,Series Vol7Greek:Gulf Publishing Co,1989:107~121

40Yang SX,Tong TJ,Wang H,Chang CY,Ye XS,Chen DX,DNA- binding Protein in the Erythrocyte of Mice 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Berghei and Plasmodium Yoelii,Kexue Tongb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English Ed),1987,32(23):1654~1655

41Tong TJ,Yang SX,Sun Q.,Wu P,Zhang CY,DNA-Binding Protein in the Serum of Mice,Kexue Tongb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5,(3):388~390

42Tong TJ,Chen M,Cancer-suppressive Activity of Biological- Fluids,Scientia Sinica (Science in China,English Ed),1979,22 (7):835~843

社会任职

1964.3 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助教;

1978.12 北医生化教研室讲师(82 起任教研室副主任);

1985.12 北医生化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1986-88美国加州大学等研究访问);

1988.9 北医生化系教授,副主任(1995-98北大生命科学院兼职教授);

2000.4- 北大医学部生化系教授,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主任。

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生理科学进展》常务编委等。

人物评价

香港大学教授也希望能够和他们合作,一起申请基金,并称赞他们的研究室是国内最好的研究室之一。英国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J.)、实验老年学杂志(ExpGerontol)来函索稿。

上一篇:蓝牙sbc

下一篇:四磅是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