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暨大教授)

时间:2024-01-17 23:02:41编辑:影视君

王小英(暨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王小英,女,1982年生,河南辉县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语言符号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理事,国际符号学会(IASS)注册会员等。

人物简介

王小英,女,1982年3月出生,河南辉县人,2010年6月于四川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7月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2012年7月聘为文学院副教授,2019年8月入职暨南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2020年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语言符号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理事,国际符号学会(IASS)注册会员等。

开设课程

研究生:小说叙述学;符号学本科生: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概论; 西方文论; 西方文学概观;

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网络文学、符号学、丝绸之路文化

科研成果

1、学术论文:在《中国比较文学》、《俄罗斯文艺》、《中州学刊》、《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云南社会科学》、《山西师大学报》、《海南大学学报》、《福建论坛》、《学术论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符号与传媒》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论文有:

《全球化语境下的伦理符号学研究进路》,《中国比较文学》(CSSCI)2018年第3期;

《“丝绸之路”的语言学命名及其传播中的话语实践》,《现代传播》(CSSCI)2017年第11期;

《对话与自省: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诗教观》,《俄罗斯文艺》(CSSCI)2015年第3期;

《网络小说的视觉化与影视改编》,《中州学刊》(CSSCI)2018年第10期;

《超长与微短:互联网时代“文学”的两幅面孔》,《社会科学》(CSSCI)

2015年第10期;

《穿越小说的情节理路:双重世界身份与自我》,《中南大学学报》(CSSCI)2017年第2期;

《寻找存在感与制造存在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6期;

《互联网时代文学的媒介修辞偏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5期;

《广义叙述学视域中真人秀的“间类”符号特征》,《符号与传媒》(CSSCI辑刊)2017年春季号;

《论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对人之自我的建构及驯化》,《符号与传媒》(CSSCI辑刊)2019年秋季号。

2、专著编著:出版专著1部《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参编著作2部《符号学诸领域》、《传播符号学访谈录――新媒体语境下的对话》。 其中《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3、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丝绸之路文化的网络符号生产与认同机制研究”),担任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参与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究”),完成2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获得奖励

2015年被评为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2016年入选西北师范大学第二届“双星计划”。

上一篇:吴述善

下一篇:王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