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星

时间:2024-01-20 17:58:22编辑:影视君

王大珩星的个人简介

王大珩星,又名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江苏省吴县人,1915年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任所长,领导该所早期研制了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863计划和中国工程院的首倡者之一。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7月21日13时2分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基本内容

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江苏省吴县人,1915年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任所长,领导该所早期研制了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863计划和中国工程院的首倡者之一。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7月21日13时2分在京逝世,享年96岁。

简介

王大珩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

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回国,后来到大连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大学1949年4月建校,1950年7月撤销建制,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

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58年作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1958.8-1965.2),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现任名誉校长。兼任中国计量学院名誉校长,还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

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

1993年5 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生平简介

1994 年6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94 年12月任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基金会会长。此外,还曾任中国光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 年3 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 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 被称为“863 计划”。

荣誉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5年1 月获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

2010年2月28日是光学泰斗王大珩先生95周岁生日。为庆祝大珩先生寿诞及回顾大珩先生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会同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间科学与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在翠宫饭店共同举办“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研讨会暨祝贺王大珩先生从事科学事业七十三年及九十五华诞”活动。3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各界好友共1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上还举办了“大珩小行星命名仪式”。该小行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1997年2月15发现的,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命名为“王大珩星”,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并弘扬王大珩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

上一篇:安徽离浙江有多远

下一篇:烧杂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