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荪的个人简介
魏平荪,名家泰(1910―1986)江苏兴化昭阳镇人,当代名中医、书画家、诗人。
人生履历与生平
18岁考入上海国医院,1936年毕业,悬壶于兴化南门,行医五十五年.
1949年兴化解放,魏平孙任兴化中西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卫协会副主任。
1952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组织联合诊所。
1956年魏平荪被选为县人民代表,
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后被开除公职,在家中一边坐诊,一边整理临床体会,写下大量笔记。
1962年被安排到兴化昭阳镇中医院工作。
1978年平反后的恢复职务,先后任兴化县政协委员,兴化第一、七届人大代表,中医院副院长,兴化政协副主席,兴化医学会名誉会长,兴化诗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卫生工作先进代表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魏平荪成为兴化第一个具有高级职称的副主任医师。
1986年冬天,魏平荪因患肺癌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成就与贡献
对肝胆疾病的贡献1956年,扬州地区血吸虫肆虐,魏平孙被调到扬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治肝脾肿大和肝腹水。并被《江苏中医杂志》聘为特约撰稿员,先后发表了“祖国医学对血吸虫肝脾肿大的认识及中药治疗”、“使用商陆合剂利尿疗效的观察”等论文,对肝胆疾病的研治作出了贡献.
对小儿患哮喘病的贡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小儿患哮喘的很多,纷纷前来求治。魏平荪学于古却不泥于古,他在 《张氏医通》“冷哮丸”方的基础上大胆改进,增加砒霜等药。因砒霜是剧毒药,主要起涤化寒痰作用,需经公安部门批准。魏平荪亲自监制,严格把关,患儿服后无一不愈。后来全国许多医院的中医来信向魏平荪求方,他毫无保留地告诉人家,并把方子献给中医院,一直沿用至今。
对肝病的贡献兴化地处水乡,肝病为患,当地俗称“黄胖病”。那时没有特效的西药治疗,死亡率很高。魏平孙主张扶正去邪、攻补兼施治之。农村贫困病人往往无法坚持治疗,魏平孙因地制宜,运用偏方土药,自拟“地栗消痞丸” (地栗又称别萁,农村皆有)专治肝脾肿大、肝腹水,活人无数。
出生诗书画医世家
父魏郑卿当地有名的书画家,尤以通草剪贴著名。
伯魏克三名隽(1878-1949),兴化人,清末拔贡,(清末为法部主事。其诗书字画名噪一时。但一生甘于清贫,不愿为官,以设馆蒙童,鬻画受贽为生。魏平荪8岁承嗣伯父,在其严厉教育下,孔孟经史,诗书字画均精通。
外祖父朱玉成兴化有名的儿科医生,人称“痘疹菩萨”;
魏氏家族中名医甚多名震江淮的魏筱泉(其医案记载于 《清代名医录》中)、魏荫堂等。
前辈魏步宽、魏乐生兄弟的亦是名医.
母校上海国医院
青年才子1934年作论文 《读伤寒论后》、《不善读“本草经”要误解药效》等篇分别发表在 《上海市国医报》、《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刊》、 《上海光华医学杂志》上。
幸遇伯乐当时学校一批全国著名的中医大家有朱南山、余歧山、张赞臣、陆渊雷、秦伯未等任教授。先生精读岐黄,博览群书。曾于秦伯未私交甚笃,经常一起谈论古籍诗文,称其“敏而好学,质朴才精,习古不泥,善读古书”。
投入抗战上海“8?13”事变发生,魏平荪和同学们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下投入抗战,支持19路军。魏平孙任军需之职。后国民党抓捕进步人士,同乡好友丁冬放(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时为上海劳动大学学生,是中共地下党员,被反动派追捕,情急中把传单藏在魏平孙的被褥里,被查出。后学校出面担保才免受牵连,魏平荪仍冒险去狱中看望了丁。后来,和同学们一起南下请愿,火车到镇江时被阻拦。
医德高尚
做医先做人一生最注重的就是医德,最敬仰的是孙思邈和李时珍。给后人讲医古文,首先讲解的就是孙思邈“千金方”总序――大医精诚。他说,要想做一个“苍生大医就要记住这几句话,做到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一心赴救,不得訾毁诸医……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同情和周济劳苦大众行医数十载,凡邻近工农大众概不受酬,对穷人还赈药。那时住在兴化城墙上的穷人都是自搭的草棚,又矮又暗,魏平荪1米84的个子总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去,他从无怨言,深受百姓爱戴。
一次诊所收治一名贫穷的阑尾病人,魏平荪决定免费为其治疗。几位医生连夜研究,拿出手术方案,大家齐心合力,手术成功了。魏平孙又参加值班,直至病人痊愈。定期下乡坐诊,为当地农民施治,深受农民欢迎。
老母病重后,他亲自喂水喂饭,拉屎拉尿,极尽孝道。虽身处逆境,只要有患者求医都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他不相信救人有罪。在最困难的时候,经常受到老百姓的暗中资助,中午下班回家,窗台上不是米就是油,使他深受感动。 落实政策,得到新生后的魏平荪,虽年已七旬,每天门诊多达一百五十多人次,经常围得水泄不通。魏平孙立下规矩,上午一律先看农村病人,那时农村交通还不方便,必须让病人及时赶回去,因此经常忙到中午十二点多钟还无法下班。
终身好学诲人不倦
购买名家著作,每晚看书至深夜,和徐霭青、吴鲁宾、姚彝伯、成仲黄等时相过从,除互相切磋诗词歌赋,还虚心向他们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博采众长,对疑难杂病能别出机杼。对学生关怀备至,视学生为己出,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中医骨干力量。
四两拨千斤
魏平孙对诊脉、察舌非常重视,老百姓都知道他“看舌断生死”,其实他只是用心观察。
有一男患者高热数天未退,怀疑是伤寒。魏平荪仔细把脉、看舌后对家属说“病属湿温,伤寒不能排除,适见舌有浮苔,且喜病不至于过险,服药后如舌苔渐退,必有挽救”。患者服药后果然逐渐退热。
魏平荪坚持辨证论治,从不迷于表象。曾治一妇女,突然抽搐,西医以癫痫治之未效,请魏平孙出诊,魏详细询问病史,速予治疗,患者很快好转。魏平孙继承赵魏学派,治方严谨,用药轻灵,在他平日的处方用药中完全体现出这种风格和理念,临终前还叮嘱弟子们,要注意方中的大架子,意为要抓住用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