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瑾的个人简介
王若瑾是著名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前联合国纽约总部口译处中文科科长,现任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同声传译专家组组长。工作特点
在联大召开艾滋病特别会议期间,联合国内从事中文现场口译的工作人员也显得格外忙碌。事实上,中文是联合国使用的六种正式语言之一,联合国的正式会议一般都有六种语文的现场口译。这种工作不仅难度大,而且对口译人员的瞬间反应和知识面要求都非常高。有关联合国中文口译工作的情况,下面是王东的采访报道。
王东:那么,联合国中文口译人员的职责范围是什么呢?他们的服务对象是谁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请联合国口译处中文组组长王若瑾作了解释。
Cut 3: 王:我们为中国代表团服务。代表团的发言,他们的中文发言我们翻成英文,会场上所有的发言我们都得翻成中文。联合国一共是6种工作语言,中文和阿拉伯文是两种特殊的,跟其他的4种语言,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不一样,我们的工作特点是双向的,就是会场上各种语言的发言我们都得翻成中文。我们不懂所有的文字,我们就得从英文厢接力过来。英文厢的任务是把所有的语言发言都翻成英文,我们就从英文厢翻成中文。那么,中国代表的发言我们翻成英文。
王东:那么,其中是不是还有一点儿时间差呢?
王:对,说起时间差,同声传译,顾名思义好象是同声,是同步,实际上不可能是绝对的同时。所以叫做同声其实我们是一边听一边说话,这样同步地工作。这里时间差是肯定有的。你可以设想一下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别非常大。比如说,中国代表说,中国代表团对于以色列军队使用武力造成很大伤亡我们表示关注,你想想,您怎么翻,你不能马上就开口说,你不知道中国代表团要说是表示愤慨、关注、还是关切、还是对其他事情要表态,所以你得等,等一定的时候你觉得可以说话了才能开
口。所以不是绝对的同步。
王东:王老师,我知道您以前在北京的时候是在北京的外国语学院做口译处的主要的招生和负责人之一,那么,您是怎么样来挑选这些出色地中英文俱佳的人才的呢?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
王:你叫我王老师,是我的本行就是老师,我一直在外语学院教英语。后来79年成立译训班的时候把我调出来到译训班去教书。所以我就很荣幸教了很多学生,教他们翻译。我们选人才是这样的。因为同声传译的工作特点是很鲜明的,就是在压力下面工作。所以两种文字都要好,中文、英文都要好这是不言而喻的。就象拳击手,没有拳头就无从谈起。但是光是两种语言都好还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一种很迅速、很透彻的领悟和理解能力,知识面要很广,同时还要口齿很清楚、反应很快,需要一种心理素质,就是在压力下面还能够非常冷静、沉着、能够应变、善于应付各种情况。
王东:到现在为止,你们一共招了几期,有多少学生毕业了,我知道您是桃李满天下。
王:我90年来的时候已经是第十届了,后来又招了两届,一共是12届,每届都有8个到10个学生,所以100多个学生毕业。
王东:8个到10个是专门从事口译的?
王:口译的,笔译人数就更多了。目前在纽约、日内瓦、维也纳、曼谷和内罗毕都有我们的学生。
王若瑾老师认为,与笔译、交传等翻译相比,同声传译与它们有着普遍的共性,而且共性远远大于差异。“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它们的核心要求都是达到u2018performanceu2019,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以各种知识为支撑,以表达技巧为路径最终实现信息的完整、准确、流畅的传达和沟通。”王若瑾老师说。
不同的是,同传要求译者说得快,想得快,反应快,从训练到工作内容,都对记忆力和即时反应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Faster is better than good.”同传中必须紧跟发言人的速度,这是最为重要的。
其次,在同传过程中,要会合理分神,一方面用来收集信息,一方面用来翻译传达信息,找到听和译的平衡点,这是同传的难点,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对于有些译员在同传中反复琢磨,试图以最好的词语和方式表达出发言者意思的做法,王若瑾老师明确表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同声传译中,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如果译员花过多时间思考,很容易跟不上发言者速度,从而出现误译和漏译的情况。
另外,王老师还指出,译员在翻译中需要跟随发言人的意思顺译,尽量不要进行颠倒和其他处理,以免分散过多精力。
同声传译中的必备技巧 在讲到同传翻译技巧中时,王若瑾老师为现场听众举了不少例子,并逐字逐句讲解,其耐心和细心可见一斑。“u2018空车u2019怎么译?”现场出现了不少说法,有人直接说“Empty car”,引发了一阵善意的笑声。王若瑾老师解释道,“空车”一般会用意译,表达应该是“For hire”。接着,王老师加深听众的印象,又列举出了不少生动的例子,如“浓茶”-“strong tea”……等。
同传技巧
王老师说,在翻译句子时,同样需要注意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比如u2018你问得我很难为情。u2019这句话,现场有说“Your question embarrassed me.”的,有直接说“You make embarrassed ”……王若瑾老师给出了最合适的翻译应该是:“Iu2019m embarrassed by your question.”
在同传中,译者尤其需要注意各种连接词,这些词可以帮助译者理清上下文的关系,对译者准确、流畅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王老师还建议,在翻译过程中,不必急着把连接词翻译出来,因为很多连接词有多种意思,可以根据下文内容再行翻译,以免出现误译。
由于中外语言环境的不同,很多语序、句序都有很大差别,在翻译中,也给译员们提出了不少难题。王老师建议译员们平时就要多了解国外的各种知识,这些是翻译中常会涉及的背景,学会用他们的思维分析语句,同时要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记下最为准确的说法,以便在翻译过程中随时调用。
同声传译的训练 王若瑾老师认为,一个合格的同传译员必然是勤学苦练中打磨出来的,尤其训练,对译员的成长非常重要。她把同传分为Simplified SI、Frozen SI、Simplified CI、Full-fledged SI四个训练阶段。
同传训练
“要学好同传,必须先学好交传,因为交传是同传的基本功,同传核心的技巧都集中体现在交传中。”王老师这样对现场听众解释翻译训练的第一个阶段――简化了的交传,交传可以训练译者的短速记忆和快速翻译能力,这对同传译员至关重要。王老师建议为使训练效果最大化,最好不要借用笔记。
第二阶段――冻结的同传,由于同传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情,在训练时,可以先进行视译,将本来是无形的同传先凝固起来,把需要同传翻译的资料写在一张纸上,仔细分析前因后果,不断加强训练。
在第三个阶段――简化了的同传中,王老师建议译员选择句式比较简单、内容并不复杂的片段不断练习,这样可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有助于译员锻炼出边听边说的能力。
最后,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苦练,译员才有可能带上耳机,开始同传生涯。不过,王老师也强调,即使在这个阶段,译员仍需要付出大量的耐心和时间,成为一个成熟的同传译员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积累,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半途而废。
同声传译ABC 在讲座中,王老师以一篇联合国的发言稿为例,带着现场听众一起进行了视译练习,并用ABC三个字母归纳了同声传译的特点:
同声传译
A:attention,意指作为一个翻译对世界、时事的关注;也对讲话内容的高度注意力;
B:balance,即译员在同传翻译中需注意接受信息与翻译语言的平衡和信息对等;
C:context即上下文,需要翻译在做同传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背景知识,同样需要平日的丰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