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密斋

时间:2024-02-02 05:09:09编辑:影视君

万密斋的个人简介

万密斋(1499―1582),字事,名全。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明代著名医学家,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五十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豫、皖、赣,名噪明隆庆万历年间,后被康熙皇帝嘉封为“医圣”。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子目有《万氏儿科》、《妇科发挥》等10种,108卷。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生平经历

其家世医,祖父兰窗公,号杏坡,豫章(今江西 南昌)人,以 幼科闻名乡里,惜早卒。父名筐,号菊轩,继承祖志仍为小儿医,成化六十年(1480)因兵荒客于 罗田,后娶妻生子,遂定居于罗田,以其术大行于世,远近闻名,人称万氏小儿科。

万密斋原是个 廪生,科场不得志后,就决心学医。由于他家世代以“ 医药济世”,医学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再加上本 人刻苦钻研,勤于总结临床经验,因而他的医学造诣很深,尤精于切脉、望色,一些疑难病经他诊断,便能明确辩证。特别是对 儿科、 妇科、 内科杂病有精深的研究。在儿科方面,他在家传的十三方基础上归纳出小儿三种病因,提出不滥吃药,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颇有创见。在 妇科方面,他阐明妇女生理、病理特点,指出以培补气血、调解脾胃的见解,这在中医妇科史上有深刻的影响。他发明的“万氏牛清心丸”,至今仍是治小儿急惊风的良药。

万全治病,除承继家学外,更以《内》《难》为本,精研《脉经》《本草》,博彩仲景、河间、东垣、丹溪诸家之说,兼通内、妇、儿科及养生之学,医术日精,噪闻于隆庆万历年间。行医足迹遍及、罗田、蕲水、营山、麻城、黄冈,远至武昌、郧阳等地,活人甚众。万事不仅医术精湛,医德亦十分高尚。他痛斥庸医误人,反对巫医惑乱,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视人之子如己之子”,治病不记嫌隙宿怨,不论贫富贵贱,同情劳苦,施医赠药,深受民众爱戴。

县、府、布政使司乃至巡抚,各级地方官亦常邀请他治病,曾两获知县和布政使赠予的“儒医”匾额。临证之余,勤于著述,今所传世的著作大部分是他晚年完成的。万全虽然于早年弃举从医,但对儒学的崇奉并未稍减。他多次开办学馆,教授生徒,至老不辍。他还撰著了许多儒学著作,自称“自经书子史律历,以逮百家,各有著述”。惜其儒学著作均不见传。万全家学渊源,很早就以理论结合实际的钻研《内》《难》经典,博极各家之说,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是促成他取得医学成就的重要条件。

医学贡献

他重视祖国医学遗产,但不拘泥守旧,而注重于具体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古方。他写的诊断书,言简意明, 所开药方,药少而疗效好,创造了不少起死回生的奇迹,因而被当时人们称为“ 神医”。

万密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总结和整理了祖辈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出了数十卷很有价值的医书。每写一卷,他的弟子就辗转传达室抄,流行全国各地。其著作已印行的有《万氏家传育婴秘诀》、《万氏家传广嗣纪要》、《万氏家传妇女科》、《万氏家传痘疹必法》、《 万氏家传伤寒摘锦》、《 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万氏家传幼科发挥》、《万氏家传玉痘疹》等十部。这些书均收入《 四库全书》,颁行天下。据《 万氏家谱》记载,还有三十七种抄本未付印,现除《万氏秘传外科》和《万氏家传点点经》两部外,余均已失传。

作品特点

万氏著作的鲜明特色是:说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诗、词的形式写的,便于学习和记忆。同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为后世所推重。象清代医学家沈金螯、 武之望;日本医学家丹波元坚、 汤本求真;朝鲜医学家 许浚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授引了万氏学说,并给予很高评价。

作品摘录

历代名人养生诀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宋代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却疾。

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幸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热,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涑口齿,令洁净。”

八“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寺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愤思难,见得思义。

万密斋墓

万密斋墓在罗田县大河岸镇石井头村,石塘湾北面的山岗上。该墓依山营造,封土堆高约1.7米,墓阙面阔三 间,宽2.5米,通高1.4米,每间嵌置石碑,碑均高0.7米,宽0.4米,正面碑刻“明考授廪膳生国朝加封医圣万公讳密斋先生之墓”等字,两侧分立清康熙年间罗田知县沈庭祯所刻万密斋事迹碑和光绪年间十二节妇捐产建万密斋记事碑。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学术思想之养生四要

1.节食寡欲,固护脾肾   万氏在《养生四要》一书中,列寡欲为养生学之第一要义。其所言之寡欲,不专指房室而言,而包括有食色两方而例如他在该篇中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口腹之养,躯命所关”。是人类赖以繁衍生命,维持生理机能活动正常进行的两大需要与本能。他坚决反对方士们那种“谢绝谷,必休妻,而后可以长生”的荒谬言论,指出谢绝谷则“枵腹之瘠,救死不赡,使天下人尽坠厥宗”。反对佛门道流那种“弃人伦,绝生理”,以绝欲为长寿康健重要途径的说教,认为男女既达成熟的媾和条件,婚嫁则是无妨之事,谈不到对人体有什么害处。恰恰相反,如是时不能实现婚欲,则会志欲弗伸,抑之于内,产生病端。关于房室对人体是否能带来损害,灾他则以“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极则生悲。”的道理来解释。指出只是在过度的条件下会造成损害,房室的过度,必致肾精先耗“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脏腑之精不足,取给于骨髓。”以致日久天长,精气耗竭于中,病象见诸形外。病到此时,又须从根本上“远色断想,移精于清静法界”。万氏的这些见解,是完全符合客观现实的。

食物为维持人体生命话动的必需物质.《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人体的构造复杂,故对饮食的需要也是多方而的,若过多地偏嗜一味,或不知约束、暴饮暴食,又必然会超出了肠胃的容纳、吸收和消化限度,从而引起脏气的偏盛、偏虚或损害而引致病变。故万氏特别强调饮食的多源与食量的自节。“饮食多少,当有分数”,“喜食之物不可纵口”,“五味虽能养人,多食则反伤人”。他还以酒为例,取类说明。对于饮食的次数,他主张以一日三餐为宜“三餐之外不多食也”。脾胃有疾,则分别寒热肉面丰厚所伤原委,分施以消导之品。主症一除,则主张立停峻剂,而嘱以节食慎疾,从根本上消除病源,维护根基。

2.动静适度,养心益肝   如其所言过激之动即“失性之动”,计有: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耳,使耳不清。五臭熏鼻,困恼中颡;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趣心滑心,使心飞扬。其实质是对《素问》“久视伤血,久劳伤气,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的补充与阐发,至于治动之法,书中列举了药饵、打坐与五行相胜等多种方法。在治疗侧重点上,则又以心肝为先。因心藏神,肝藏魂,魂离神乱,为病变之源。心神不安,血不归舍,则悸动不宁;肝失条达,则逆窜中外,变证滋起。故《内经》云:“怒气上逆呕血,下乘脾虚飧泄”。横逆于中,则胁痛支满,食饮不下。至于厥晕烦躁、暴聋纵,亦为常见之候。故万氏书中所罗列的定志丸、安连丸、平肝汤诸方,无不为此二脏所设。

万氏所说的打坐,实是在吸收了古代医家、佛门、道士诸打坐方法之后的融汇与创新,乃是瞑目闭口、静心养志、呼吸定息,以养元真。这与现代气功师的静思发功、修生却疾的养生之术颇为相似。与传统不同的是,万氏根据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打坐不仅限于静坐,不应“如聋哑痴呆一样全然不思外界事理”,而是要“将一件事,或解悟精义,或思索某首诗文”,亦能静下心来,收到传统打坐不能得到的好处。万氏的这一发挥性论述,是其长期的亲历体验。再就人体的各个脏器部件而言,既有以运为健者,又有以静为养者。故万氏又根据不同的脏器特性与不同的形体部分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保养措拖。如:“目宜常瞑,暝则不昏”,“齿宜数叩,叩则不龋”,“腹欲常摩,摩则谷不盈”。这种根据不同脏器、形体部分而采取的不同保育方法,足见万氏对养生学研究之入微。

3.法时应天,调摄阴阳

顺应天地四时,以养脏腑形体,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万氏在这方面,领会颇深,且多心得。他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认识,首先从“阴阳平和,精神乃治”着眼,认为“阴阳和则气平,乖则生病”。养阴养阳,都是为了使阴阳之气趋于平和。其所养之法,亦颇丰富,针对五脏的属性喜恶,他提出了“春食麦与羊,夏食菽与鸡,秋食麻与犬,冬食黍与彘。”的具体食疗措施,以根据不同的季。在天气节令来到,气候变化明显之时,则嘱咐人们在起居活动时应予以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月令冬至则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息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所定”。春生夏长,乃阳气发泄之时,教以礼乐者,歌咏以养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脉,亦养阳之道也。”

针对当时流行的“春月喜服过药利数行”,并谓可宣发阳气的习俗,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若无寒折之变,则宣剂亦不必服也,岂可下之,以犯养生之禁,以逆上升之气也耶。此春行秋令,肝必受伤,至秋乃发病也。”其“法时”的中心思想乃在于如何顺应天时,未病先防,以避免妄行逆动,自身受戕。

所谓中宜,指的是临证用药遣方,既要药能对证、随症化裁,又要在中病之后,把握机要,适可而止,以避免邪去正虚,变乱又起。“与其病后才服药,弗如药前能自防”,“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万氏“却疾篇”的立论宗旨。他说:“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择医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道出了医患俱应遵守的准则。至于其治病施方,更一本以上宗旨,不妄投峻剂。但并不是说他完全反对用通泄汗吐峻剂,如其对于邪实重证,不但主张用,还把“汗、吐、下、针、灸”五法融于一体,以达邪祛正安之目的。认为“外感风寒,不急汗之,何以得解?内伤饮食,不急吐下之,何以得解?惟虚怯之病,贵乎用补,不可攻也。故攻其邪气者,使邪气退而正气不伤,此攻中有补也;补其正气者,使正气复而邪气不人,此补中有攻也。”万氏力陈“误服壮阳辛燥之剂鼓动真阳之火,煎熬真阴之水”的危害,告诉人们勿滥用金石补剂,“金石功速易生疾,不可轻饵,恐毒发难治也”。发皇古义,针砭时弊,实为难能可贵。万氏《养生四要》的理论精辟而通俗,方法效宏而易行,全书列方110余首,载药240余种,为妊娠、婴幼儿至百岁老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病治病、强身用药的措施,是我们今天研究优生学、保健医学、老年医学、长寿医学的珍贵文献资料。

上一篇:十爷

下一篇:王愉(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