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志新的个人简介
项志新(1908年-1985年),江苏省市(原常熟县)人。
基本内容
(1908~1985年)
项志新,江苏省市(原常熟县)人。家贫,仅读小学。15岁,至上海南市明机器厂当学徒,车、钳、刨、锻等技术无不精通。满师后,在车间管理生产。后被派往浙江松阳等县电厂安装柴油机,收入渐丰。民国23年(1934年)到松江,住西门外缸甏行。与其师合伙开办明铁工厂,任经理,以修理碾米机为主,为本县首家机械厂。后从上海购进废汽车引擎,改装成船用柴油机,高速低耗,价格较廉,营业日盛,徒工从3、4人增至40余人。
抗战爆发后不久,松江沦陷,避乱至青浦章练塘,靠1台小机床临时复业,修配船用机器。民国27年,仍回松江营业,购进两家破产小厂的部份机器,成为独家经营。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汽油、柴油来源断绝,项志新得常州某德国留学生提供图纸,试制成功木炭引擎,于是各粮油厂和汽船主争相订购,供不应求,工厂得到大发展。又依靠关系,周旋于敌伪间,贩卖废铁获重利。其时,工厂有大小机器30余台,员工80余人。
抗战胜利,工厂仍以修配机器,维持营业。并购备出租汽船13艘,培训部份职工为司机,直至解放。
治厂严格,工人每日工作12小时,学徒在14小时以上,工作时间内不准随便谈笑,学徒懈怠,即加训斥,或施体罚。本人直接参加劳动,言传身教。技艺精熟,机器发动,闻声即知故障所在,每能迅速排除。历年带出艺徒不下200余人,现在大多数成为高级技工、技术员或工程师。
曾任松江救火会会长,并创办明救火会,备有三轮摩托救火车。每逢火警,即使深夜,必亲临现场,指挥抢救。又曾出资捐助县立医院、孤贫儿院,被聘为董事。
解放后,决心以自己业务专长,为祖国建设出力。1956年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明改为公私合营企业。先后任副厂长、厂长,曾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技术上、原料上困难。在试制松江第一台拖拉机时,放弃假日休息,坚持工作。并于1958年动员家属,迁出花园楼房,充作办公室。
被推选为松江县第一、二、三、四、五、七届人大代表,县政府、县人委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执委,松江县工商联常委,松江县五届政协常委、副主席,六届政协常委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冲击,被遣送至新桥公社劳动。仍以一技之长,为农业生产服务。有时深夜外出为生产队抢修农机具。曾协助新华大队,办起农机厂,并培训机修人员40余人。粉碎“四人帮”后,政策得到落实,虽已退休,仍为松江镇创办缝纫社和知青商店,协助麻纺厂安装机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