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攀龙

时间:2024-02-08 10:22:10编辑:影视君

武攀龙的个人简介

武攀龙,清初交城县北山武家庄(今古交市马兰镇武家庄)人。顺治丙戌年(公元1646)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江宁兵备道防政刑科给节中。与顺治朝监察御史李之奇共同倡导,创建玄武塔于卦山太极峰颠。

人物生平

武攀龙,明末清初交城县北山武家庄(今属古交)人。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进士,翌年任洛阳县知县,后官至河南布政使、刑科给节中。

主要功绩

交城卦山天宁寺山门外石阶前牌坊,坊阴正楷“罗天接引”四字即为武攀龙手书。

康熙初年,武攀龙卸职返里,于城内东正街路北兴建一进三院府第(今县委会址)。越过厅,筑明楼,后院建30米高、长9楹、宽5楹,4层闷楼一砖到顶,上筑卷棚歇山式屋顶(1951年拆毁)。府第门首悬匾曰“日丽高梧”。于龙虎巷南口建4柱3门过街木构牌楼1座(1937年拆毁)。曾于故居武家庄武公祠创立俊秀书院,以倡文育才。

清康熙七年(1668),与知县赵吉士共同编修《交城县志》,康熙八年刻版发行。康熙十二年倡修龙门渠,捐银500两。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武攀龙改任河南督粮道,搜集《洛阳县志》资料残篇进行考证、订正,最终成书,《洛阳县志》初稿完工,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康熙年间刊本《洛阳县志》十二卷,即武攀龙原修,为之后乾隆版、嘉庆版《洛阳县志》的纂修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武攀龙还在洛阳留下了许多关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的诗歌。

在拜谒关林后,他写了《谒关帝冢题咏》:“仰止神丘不胜嘘,一灵犹傍皇城居。恨成吴魏三分业,爱读春秋一卷书。天地常留英气在,山河难变壮心初。试问铜雀台边月,西陵疑冢竟何如?”

此处的“西陵”指曹操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72个疑冢。

对洛阳八大景,武攀龙也写有诗歌,或咏史抒怀,或记录美景,这里选录四首如下:

“一山门阙两山图,日映岚光乍有无。留取千年青不改,兴亡任尔说东都。”

(《龙门山色》)

“名园渺渺水悠悠,柳色花香满陌头。不是东风吹不散,春光尚觅石家楼。”

(《金谷春晴》)

“残月徘徊带晓寒,长桥清影动河干。杜鹃纵使无声叫,常虑清平不易看。”

(《天津晓月》)

“白马招提汉代传,琳宫(指佛殿)幸未没荒烟。劳劳多少风尘梦,暮听晨钟唤觉先。”

(《马寺钟声》)

轶事传闻

一、魁星转世

武攀龙,字兰石,交城北山武家庄(今山西省古交市马兰镇武家庄)人,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进士,翌年任洛阳县知县。武攀龙是古交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因此被视为“魁星转世”,这一传说流传至今。

传说当武攀龙的母亲即将分娩时,其父武篆得知消息急忙往家里赶。在村口远远望见自家的房屋火光冲天,武篆又急又怕,却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竟是一个银元宝!

武篆捡起银元宝,一路小跑回家,发现房子并没有失火,而是他的儿子武攀龙呱呱坠地。当接生婆要武篆把胞衣埋在茅房旁边时,武篆却刨出了不少银元宝,加上路上捡到的那一块,刚好装满一坛子。由此,武攀龙因出生时有红光祥瑞、天赐元宝,被人们视为“魁星转世”。

二、中举移厦

在武攀龙身上,还发生过“中举移厦”的故事。据说武攀龙小时候调皮贪玩,娶妻后仍不思进取,功名无望。其岳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碍于情面又不能发火。

一天茶余,武攀龙的岳父语重心长地给他讲述为人处世、勤奋读书和光宗耀祖的道理。武攀龙认为岳父说得对,就暗下决心,弃旧图新,发奋苦读。

或许是武攀龙的转变太快,他的岳父并不看好女婿的前途。为了打消岳父的顾虑,也为了给自己一个读书成材的“理由”,武攀龙故意问岳父:“泰山大人,如果我将来有了出息,你怎么奖励我?”

岳父想都没想,望了一眼院子里的抱厦厅,大声说:“你能考中举人,我家的抱厦厅给你搬到武家庄。”

武攀龙听后乐了,怕岳父反悔,他追问:“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岳父不假思索地说:“不开玩笑,我绝对不食言!”

武攀龙说:“好,一言为定!”

跟岳父谈完条件,武攀龙立即带着妻子回家,告别了狐朋狗友,从此专心攻读四书五经。第二年,他便考中了秀才,后来又考中了举人。

转眼到了春节,中举后的武攀龙带上妻子去给岳父拜年。他完全摆脱了纨绔子弟的样子,而是满腹经纶,举止得体。武攀龙和妻子却在岳父家一住不走,岳父不知原由,又怕女婿耽误了科举大事,就试着劝武攀龙回家。

武攀龙从屋子里走出来,来到岳父家的抱厦厅前,笑着跟岳父说:“回家可以,但我要把这间抱厦厅一起带走。”

岳父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好女婿,老夫说话算数,来人,把抱厦厅拆掉,材料运到武家庄重建!”

据说,由于抱厦厅的大梁太粗,运输不便,只得用锯从中锯开,等运回武家庄重建时,又将大梁合口,在外面勒上铁圈。

岳父的壮举使武攀龙对科举更加用心,他一鼓作气,又考中进士,并以出众才华深得顺治皇帝赏识,被任命为洛阳县知县。

上一篇:王琦(南宋)

下一篇:因为遇见你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