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华(演员)的个人简介
吴玉华,演员。吴玉华出生在山东,在杭州长大。1979年吴玉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进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曾在电影《逆光》中饰夏茵茵,在《五号机要员》中饰女主人公吕蝉,在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及其续集《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中饰演女主角枣花,又在《渴望》中饰演重要人物肖竹心。个人经历
简介吴玉华出生在山东,父母南下到了杭州,她就在那里长大。她家住在西湖边上,山清水秀,环境很美。小时候她整天泡在西湖风景区,游水划船爬山捉迷藏,玩的尽是男孩子的游戏。她在大院里一帮孩子当中算是公认的小头头,特愿意让别人听她指挥,而她自己却从不愿意受约束,喜欢我行我素。读书时,吴玉华不爱学工,她不想干那种机械的、流水作业式的工作,宁肯到农村学农,累是累一点,但天高地广自由自在。1976年,吴玉华高中毕业下乡到了浙江省富阳县农村。春天映山红开得一天一地,她就在干完活之后面对着多彩的大山拉她的小提琴。
早在中学时,吴玉华就向同学们宣称:长大后要么当演员,要么当外交官。1978年,她从农村起步,去圆她的演员梦。她报考了北京电视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两边的复试都参加了,成绩也不错,最后却没被录取。第二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招生,她很轻松地考上了,理所当然参了军。
在学校,吴玉华年纪小而胆子却大。她自己说是“招摇得很”,老以为自己很成熟,喜欢跟年龄大的老师同学在一起。几年时间她学到了不少东西,交了不少朋友,也常常成为校园里的新闻人物,比如“吴玉华又和谁好了”之类。其实,那时她总认为还是独身好,正经恋爱的经历还真未有过。
毕业时,总政文工团想留下吴玉华,可学校把她分配到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告别首都时她想:几年前从农村“打”到了北京,今后自己就不信不能从南京再“打”回北京!
个人特点吴玉华直言直语:有人不太喜欢竹心这个人物。当然并不是从道德伦理上来评判。而是根据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符合其性格发展的规律,觉得竹心到后来就有些勉强了,不过围绕主要人物转,人为地生出一些情节,这本身就给演员的表演增加了难度。《渴望》中竹心这个角色没写好。前20集还合情合理,后来拖长了,竹心的存在似乎只是为剧情的发展和主角的戏制造矛盾和障碍,人物就不那么真实了。虽说《渴望》曾在国内大红大紫了好长一段日子,吴玉华在剧中的表演也受到不少人的肯定和好评,但吴玉华自己却率直地向一个从前不相识的记者谈角色的不足,这使人从中感受到了她的真实和坦荡。吴玉华喜欢枣花这个艺术形象。编剧笔下的枣花,通过她的精心演绎而在荧屏上鲜活生动,令人信服。到中国农村走一趟,人们会发现枣花不乏其人。吴玉华正是怀着让农村妇女不再成为枣花的心愿,去塑造这一艺术形象的。自从演了枣花后,不少导演都来找吴玉华演农村妇女。只要本子合意,吴玉华照演不误。
吴玉华接戏注重看剧本看角色。她说光是为了挣钱没意思,反而把自己的心态搞坏了。来广州拍广东知名女作家张欣编剧的电视连续剧《伴你走一程》,她演的女主角是一位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姑娘,性格跟她比较接近。吴玉华也当过兵,对角色的生活很熟悉。她欣然来穗拍片。
影视作品
《逆光》(1982)夏茵茵合作演员:郭凯敏肖雄
《五号机要员》(1984)吕蝉
《起诉》(1986)白惠
《通天塔》(1986)林蔓
《渴望》(1990)肖竹心
《篱笆女人和狗》(1990)枣花
《辘轳女人和井》(1991)枣花
《古船女人和网》(1993)枣花
《别说再见》(1997)郁明
《雕刻时光》于洁
《勇敢面对》(2002)
《绝对计划》(2003)甄珍母
《奋斗》(2006)周玉梅(夏琳母亲)合作演员:朱雨辰佟大为王珞丹文章
《房前屋后》(2006)许波母亲
《无敌三脚猫》(2008)花姐
个人生活
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吴玉华因电影《逆光》里的夏茵茵而崭露头角,几年之后,又以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狗》三部曲里的枣花而闻名全国。在出演了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里的肖竹心后,便渐渐淡出了影视行业。
“虽然演戏是个苦活儿,我还是很喜欢演员这个职业。”在谈到这些年来她演的戏越来越少时吴玉华说:“有我喜欢的合适角色我当然愿意演。”吴玉华的生活里除了演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生性闲不住的她属于“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没事儿找事儿”性格。开公司投资拍摄电视剧、生孩子养孩子、画画、种菜摘菜做菜、、、总之,只要不让自己闲下来就成。
这些年话剧的行情见长,行里行外的人鼓捣话剧的不少,作为军艺表演系科班出身的她当然不能在旁边只看热闹,凡是跟文化艺术沾边儿的事儿她都喜欢掺和掺和。这不,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之后,她又有了新的职业,小剧场话剧《悔三观》的出品人。
什么是话剧出品人?就是出钱做话剧的人。做话剧是个专业性很强的活儿,北京话剧界著名所谓制作人武福森先生被请来了,集编剧、导演于一身的青年才俊关旭加盟来了;剧本通过了,演员确定了,演出剧场、场次都有了准谱儿,小剧场话剧《悔三观》的“架子”就算是像模像样的搭起来了。
小剧场话剧的制作受限于制作成本。前期的工作计划、剧本讨论、演员面试都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可一旦进入对词、排练阶段,没有个差不多的场地就太不专业了,正值盛夏酷暑,可原本要租用的排练场地设施条件又过于简陋,吴玉华为了让团队有个舒适的工作、排练环境,她请自己的画家丈夫带着正好放暑假的孩子去国外采风,腾出画室给大家做排练场地。话剧和油画原本就是两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布满西洋绘画的艺术氛围里排练话剧,这也算是吴玉华不经意间的神来之作。这不,离演正式没几天了,演员们排练的差不多了,丈夫和孩子也高高兴兴的回来了,皆大欢喜啊!
吴玉华的朋友们都喜欢她的真诚、开朗、热情和直率的大嗓门儿,喜欢她咧着嘴哈哈大笑的样子。你能想象电视剧中的那个“苦瓜”枣花扯着嗓子发出爽朗大笑的样子吗?吴玉华认为演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很重要,毕竟生活和演戏有很多的不同。
吴玉华知道做话剧只是自己演戏之外的一种选择。通过《悔三观》这个戏,磨合了自己的制作团队,发现有才华的导演、编剧和演员,为以后继续推出新话剧做准备。在剧场售票处前吴玉华边整理着自己话剧的宣传彩页边说。“做话剧和演戏是两种不同的辛苦,要考虑的事儿很多,做了就要尽力做好。”
婚姻跟吴玉华一起分到前线话剧团的.还有她同班的一位男同学。吴玉华在学校很活跃。那男同学却不大爱说话。彼此间不过认识,话是不多讲的。到南京之后,俩人先是熟悉起来,接着便恋爱上了,如今已是七、八年的夫妻。
1987年,先生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吴玉华也开始到外面拍戏,在北京打了几年“游击”。话剧团想挽留她,但她执意要走。户口调到北京后,档案存在人才交流中心。有单位要,可吴玉华不去。她说她的性格受不了束缚,飘荡惯了,感觉特好。演员应该走这条路:时间是自己的,爱跟谁签约就跟谁签。
如今,先生是总政话剧团的导演,吴玉华则当她的自由演员。“一家两制”相安无事。先生好静,吴玉华整天不消停,总想找点事干,脑子里不断冒出新想法,包括办公司呀做生意呀投资拍电视剧呀等等。先生也愿意听她侃那些新鲜事、新念头,一方面开心一方面有助于增加信息量,促进创作。有时心血来潮,吴玉华还想写点什么。那次回杭州,灵感来了,她马上打长途向先生宣告:自己要写本子,构思故事大纲。到时帮自己改改。先生便在千里之外泼冷水,吴玉华也不恼,她知道自己的个性,什么都想试试。但有件事她从来兴趣不减,那就是演戏。
形象改变50集儿童喜剧《无敌三脚猫》由欢乐同福影视
文化公司和空政电视艺术中心制作,北京金天地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该剧的整体风格和美国正在热播的情景喜剧《好汉两个半》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该剧一开拍,很多尚敬的影迷就在网络上称呼该剧是中国版的《好汉两个半》。青年演员代乐乐、佟悦扮演赵小午、关键夫妇,两人在《房前屋后》中还演的是叔侄,这回却成了夫妻,因《渴望》等多部电视剧而被观众熟悉的实力派演员吴玉华本剧中令人吃惊的改变形象,扮演赵小午家中的保姆,说一口山东方言,因为主人太好欺负,她反客为主,成了家中的“老大”,也是剧中笑点重多的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