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

时间:2024-02-11 23:39:34编辑:影视君

弦板腔的个人简介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汉族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2006年5月20日,弦板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要介绍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u2018隔帘说书u2019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概述内容

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

辉煌历史

西路皮影弦板腔(东路是阿宫腔)曾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当时走红关中的就有“致和”、“杨五”、“换印子”、“天训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挂牛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跟”是当时的演出场面。牛车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撑在车厢四周,朝观众的一面挂上亮子(帐幕),亮子后面挂一盏亮灯,随着乐声响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剧情舞动手中皮影,后面三人奏乐唱词,戏就开演了。

关于起源

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据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皮影戏源于秦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其乾县植根最深、流传最广,1800年前后弦板腔曾与“道情”同台演唱,以后逐渐演变为独台演唱,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成为独特剧种。乾县马连村皮影戏老艺人郝正发回忆:原来的皮影子工艺粗糙,没有色彩,型体较大,人称皮影戏为“四人忙”。四个人分作两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打鼓带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带大锣、唢呐、大号和小锣。自宋以来一直以皮影戏演唱形式在民间世代传承。过去关中农村一般农闲结社,过节和过年欢庆。求神祈雨,乡间庙会或祝寿祭奠等活动时,大多都演唱板板腔(弦板腔)影戏,在民间久演不衰。不断向艺术化发展。但在封建社会,由于官方文化机制薄弱,造成岐视民人俗文化,民间很少有人专司记载,因此除留传有少量的剧本外,很少有音乐表演等方面文献资料。据老艺人郝振安(已故)回忆近代弦板腔主要发祥于乾州(即陕西的乾县),后波及周边的礼泉、兴平一带,并形成东西两路流派。东路以礼泉王元德为代表,其班社擅长演武打戏,以演唱《封神榜》、《西游记》等剧目著称;西路以乾县著名老艺人郝振安、马怀玉、陈文蔚、王正友等为代表,以演唱三国戏而著名。其中郝振安(乾县马连乡人),后期多演传奇戏,在演唱中融入了缠绵抒情的细腻唱腔,弥补了早期弦板腔以刚健昂扬为主之不足。弦板腔早期是从隔帘说书的皮影戏开始的。艺人们将用羊皮、牛皮刻制成的各类戏剧人物,在撑展的纱帘上通过灯光挑动皮影,映像表演。最早的弦板腔皮影总是只有四个人说唱,被群众称之为“四人忙”。当时在关中流传着一首歌谣:“一辆大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四人分为两部分,在纱帘“亮子”前操作挑动皮影兼演唱的叫前手。后面“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敲带鼓弹硬三弦,一个拉二弦折铙钹,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锣、唢呐、大号、小号。后来发展刻有四手、五手、六手等,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

传承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地方剧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954年7月,组织旧艺人建起了“灯塔剧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剧社”,有演职人员62名。1956年4月,省人民剧团向乾县调拨青年演员20余名,演员阵容大为改观,演出水平有所提高,改名“乾县人民剧团”。1959年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并,又改为“乾县第二剧团”。在剧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乐、场景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所排《紫金簪》、《九连珠》、《十二寡妇征西》等剧目走红关中,享誉陕甘,参加陕西省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颇得各界赞誉,并改名“乾县弦板腔剧团”。乾县弦板腔剧团的剧目创作成果颇丰,在省、地富有声望的优秀编剧丁明、张汉等先后改编和创作了《武则天》、《白马血盟》、《借驴》等古代剧和现代剧。成长起了李育亭等弦板腔独有的音乐设计人才,在名导演惠济民、郭景民等热情栽培下,涌现出刘智民、杨巧言、丁碧霞、徐俊锋、车秀花、王碧云等优秀演员。

历史改变

“文化大革命”中传统系禁演,改演“样板戏”与新编现代戏。1970年咸阳地区“样板戏”汇演,改团所排弦板腔《智取威虎山》获奖多项。1978年传统剧目解禁,乾县弦板腔剧团在继续演弦板腔的前提下,兼演秦腔。1979年改编后重新排演的弦板腔古典剧《紫金簪》,由本团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演员税小玲主演高寄玉,上演后,以其俊美的扮相,动听的唱腔和弦板腔优美的旋律受到广泛称赞,每每演出,场场爆满,曾被陕西省文化局列为“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并在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

1982年剧团分为一、二队。1983年初定名为“乾县第一剧团”与“乾县第二剧团”,多活动在甘肃一带。1984年将一部分演职人员转业,只留一个团。因受电影、电视、录像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乾县及周边地区在大舞台上演弦板腔大戏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现在在乾县影剧院挂牌的乾县人民剧团是自负盈亏的演出团体,在县城还有一家以乾县弦板腔剧团老演员丁碧霞为首的演出队,这两个演出团体已经不再具有上演弦板腔全本大戏的条件,多以秦腔清唱服务于城乡的红白喜事,偶尔也唱弦板腔唱段。可喜的是在乾县马连乡一带,至今还有专门演唱弦板腔的自乐班经常在乡间为群众演唱,表明了弦板腔这一优秀的地方剧种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由民间录音收藏的税小玲演唱高寄玉“哭簪”等唱段录音带至今在乾县城乡久放不衰,青年戏迷们在田间路途、街头院落时不时便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紫金簪本是金丝扭……”。

发展未来

基于对本土乡音剧种的强烈热爱,尚且健在的弦板腔艺术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多次建议乾县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抢救这一濒临灭绝的优秀剧种。2002年春,乾县县委宣传部、乾县文化局、乾县文化馆曾邀请原弦板腔艺术工作者及各界名流,召开过一次“振兴弦板腔座谈会”,这次会议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因诸多因素,对弦板腔的振兴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唱腔介绍

弦板腔作为皮影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音乐形式比较单调,唱腔通常都是上下两句反复,“二次板”与紧板更似说唱性的“板壳子”。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弦板腔板式有10多种,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气死人”(即“阴死板”、“提头”等)实际是变化局部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在紧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其余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暂插入性板式,很少单独使用。弦板腔的唱词,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宛如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击节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晰,雅而易懂。

主要特征

弦板腔的最大特征是,音乐唱腔优美愉悦。唱腔特点,悦耳高昂,具有激情,富于表达剧情人物感情,展示喜、怒、衰、乐的多种情感。它不仅具有我国北方戏剧的豪迈刚键,也具有我国南方戏剧委婉的特点,在托腔上长短适中,为戏曲爱好者适听和欣赏,甚至对偏爱歌曲,不喜戏曲的人群大多能接受。它的唱腔已基本具有九种固定板路。即:导板、上音子板、正板、紧板、二流板、气死人、三不齐、流板、撒板。弦板腔所表演的剧目相当丰富,历来以表演列国戏和三国戏最多,如《桃园结义》、《三请诸葛》、《回荆州》等以及《紫金簪》、《武则天等》;新编剧《借驴》、《十三姐妹闯三关》、《七星剑》;移植剧有《穷人恨》、《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据统计从皮影戏到大舞台戏,弦板腔一直倍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剧目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剧目取材于历史演义、民间生活故事。音乐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具有西北群众传统的乐观气质和明快开朗的性格风度,表现英雄豪杰一类的武打戏最为适宜。弦板腔戏剧千百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下牢固的根基,在民间历经了世代传承和演进过程,以旺盛的生命力,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剧种地位。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群的喜爱和欢迎…… 凡观看和聆听过弦板腔的人大多都会被其艺术魅力所感染,它的艺术特色已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为影响深远的东方艺术增添了绚丽斑澜的光彩。

文化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弦板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弦板腔作为视听艺术具有十分明显的音乐美感,节奏愉快、悦耳动听,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趣方面发挥了得要作用。艺术形像的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光明,弘扬中华文明道德,启迪人民群众发扬弃恶扬善,净化心灵的艺术教化作用。作为地方剧种,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地方优秀剧种,为我国影响深远的戏曲艺术增添亮色和光彩。对研究戏剧文化和地域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抵估的价值。

上一篇:万振双

下一篇:四川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