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斌的个人简介
王成斌,1928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胶东反扫荡、反顽战役、平度战役、掖县粉子山守备战、胶济路作战等战役战斗。1983年由副军长升任南昌陆军学校校长,1985年6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4月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北京军区党委书记。曾荣获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勋章。人物经历
1928年1月15日生,山东省 掖县(今 莱州) 朱家村人,1945年10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毕业,高中, 中将军衔。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为 胶东军区学兵团学员。1945年8月至1946年任胶东军区 东海独立团1营3连战士、班长、文书,1营营部会计、营部书记。1946年至1947 年任胶东东海独立团1营机炮连政治干事,6师16团参谋处参谋。1947年至1948年任 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8师112团参谋、副连长。1948年至1949年11月任华东 野战军第13纵队38师112团2连连长。先后参加 胶东保卫战和 潍县、 兖州、济南、 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至1951年任陆军第31军92师274团2营副营长,1951年起任陆军第31军92师274团2营营长,275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1953年至1956年任陆军第31军92师274团副参谋长兼作训股股长,第31军92师274团副参谋长,师司令部作训科副科长。1956年至1961年任第31军92师274团副团长,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陆军第31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1961年至1967年任陆军第31军92师274团团长。1967年至1969年任陆军第31军92师参谋长。1969年至1970年任陆军第31军92师师长。1970年至1983年任陆军第31军副军长(其间:1980年至1981年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83年至1985年6月任南昌陆军学校校长。1985年6月至1990年4月任南京军区副 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90年4月至1993年12月任 北京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书记。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三级 解放勋章。199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 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女儿, 王秋扬,著名登山家、房地产商和慈善家。
革命故事
初夏的北京,阳光和煦。 推开病房的门,一个高大的身影映入眼帘,笔挺的军装将革命军人的凛凛威风显露无遗。85岁的老将军用山东话向记者热情地打招呼,倍感亲切。老将军思维敏捷,逻辑严密,无论是家乡村镇的名字,还是战友的音容笑貌,战斗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粉子山战斗被战友架离战场的惨烈, 济南城墙下殊死搏斗的惊险,解放厦门时以一连兵力俘获六千多敌人的光荣……记者的思绪随着王成斌的讲述回到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 十六岁打了第一仗 胶东子弟兵能征善战,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无数功勋,王成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先后八次负伤,身上弹痕有二十多处。 王成斌1928年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市)朱家村,其父是中共地下党员,母亲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受家庭熏陶,16岁时 1944年7月的一天,日伪军护送一批物资从龙口运往掖县,王成斌所在部队决定在平里店与掖县城之间打一场歼灭战。
王成斌任副军长时,有一次到北京开会,在军博见到了一挺机枪,枪身用铜壳包裹,一片金黄,王成斌仔细一看,发现这挺机枪竟然是他在粉子山战斗中用过的“老黄牛”。 时间回到1946年11月,为了占领龙口、烟台等港口,国民党第八军向掖县发动进攻,王成斌所在的西海独立团奉命在粉子山阻击敌人。 战斗打响前,西海独立团得到了一挺从东北运来的九二式重机枪。在此之前,整个团只有一挺老机枪,就是王成斌在军博看到的“老黄牛”。王成斌告诉记者,“老黄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苏联的援助来到中国,曾在叶挺独立团服役过。罗荣桓元帅的部队将“老黄牛”带到了山东,从胶东主力团退下来后,“老黄牛”到了西海独立团。 有了九二式重机枪,“老黄牛”不再孤单,西海独立团的机枪班也升级为机枪排,王成斌被任命为机枪排排长,“任命我来当排长,欢天喜地使枪响。”王成斌用诗记录下了当时兴奋的心情。在开箱现场,团长先试用了一下新机枪,打出了五十发子弹,这让王成斌心疼不已,团长看出了他的心思,让人给机枪排扛来了两箱子弹,王成斌这才笑逐颜开。 王成斌之所以心疼五十发子弹是因为之前部队的装备还十分简陋,由于缺少武器,连里新兵曾用过烧火棍。 在后来的战斗中,“老黄牛”落入敌手,敌人拿着“老黄牛”大肆吹嘘他们的战绩。但他们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月后,我军反攻掖县,敌人仓皇逃窜,在沙河镇“老黄牛”又重新回到人民军队手中。几十年后的展厅里,战功赫赫的将军和功勋卓著的“老黄牛”再度重逢,一时间,万千唏嘘感慨涌上心头。 一连兵力俘敌六千多 1947年5月,王成斌所在的胶东军区六师十六团向鳌山卫守敌发动进攻,最终十六团靠“糊饼子战术”攻克了鳌山卫,所谓“糊饼子战术”就是在进攻战斗中。不管三七二十一,往上拥,往上冲,往上糊,贴上去,就像胶东百姓糊饼子一样。 在战斗总结会上,王成斌作了发言。在分析了国民党军地堡的特点后,王成斌说:今后进攻作战,组织火力,组织爆破要当个细致活,敌人从哪里打的,几个枪眼,谁负责封锁这个枪眼,谁负责封锁那个枪眼,应该分工明确,做不到这一点,光靠勇敢,靠“糊饼子战术”够呛。 对于当时的大部分战士来说,缴获的子弹能打就行,然而,细心的王成斌专门审问了俘虏,弄清楚了美国子弹的不同种类和功能,此前从没有人注意过这件事。王成斌认为要改进战法,不仅靠勇敢更要动脑筋,要打“聪明仗”。 在解放厦门的战斗中,王成斌的机智灵活得到了充分体现。 部队登陆后,上级命令要迅速抢占厦门胡里山炮台。王成斌观察地形后,决定绕过厦门的制高点云顶岩,带领全连直插厦门大学,在那里王成斌连俘获了四百多敌人。从俘虏那里得知,敌人的大部队就在东面,王成斌带领部队继续前进,在一个小高地,王成斌带领的连队与三十多名敌军军官组成的敢死队遭遇,王成斌命令一个排迂回到高地侧后方,他带领两个排从正面进攻,很快拿下了高地。 登高远望,王成斌发现远处的大海中停泊着一艘轮船,海滩上是黑压压的人群,在沙滩与轮船之间的海面上,飘浮着一条条小舢板,敌人正在逃窜。王成斌迅速命令全连展开火力,同时向敌人喊话,惊惶失措的敌人在象征性抵抗之后纷纷缴枪。 战后,经过清点,王成斌带领的连队俘虏的敌人有六千多人,以一连兵力俘虏如此多的敌人,这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 济南战役打响时,王成斌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三十八师一一二团七连副连长,负责突破杆石桥门的主攻任务。 上级命令:看到信号弹后登城。王成斌带领战士们潜伏在城墙外的壕沟中,焦急地等待着登城信号。十八时,炮声隆隆,我军炮火开始轰击,王成斌命令爆破班利用炮火掩护,对城墙实施爆破。“轰”的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一个缺口,敌人的火力稀疏下来,正是登城的好时机,王成斌当机立断:不等登城信号,上!他带领着突击班向突破口冲去。 敌人的火力突然猛烈起来,后续部队没能跟上,王成斌派去通知大部队登城的通讯员被炮弹击中,牺牲在壕沟旁,突破口上只有王成斌和突击班的十几名战士,他们勇敢地与敌人拼杀起来。
沿着王成斌连队打开的突破口,大部队涌入城中,王成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团长叫到了团部。团长告诉王成斌:二连在向城内进攻的战斗中伤亡很大,除副指导员外,其他干部全部牺牲。于是,王成斌被任命为二连连长,继续参加战斗。 救治好伤员,处理完战俘和缴获物资,已是深夜,倦意袭来,已经几夜没合眼的王成斌和战士们一起露宿在大明湖畔。天还没亮,部队集合,战士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向章丘开拔,济南的城墙消失在身后的夜幕中。在章丘整训了一个月后,王成斌又带领部队汇入解放大军南下的洪流,向淮海战场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