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盛的个人简介
肖盛是新余抱石(职业)中学校长,肖盛,新余抱石(职业)中学校长,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理事,新余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新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同年,分配在新余职业高中任教,他的心里充满了梦想,为梦想而执着,为梦想而拼博。10年来,他不要国家一分钱,团结带领全校师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租赁办学到拥有自己的校园;从创办短训班培养技能性人才。
个人简介
姓名:肖盛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所在单位:新余抱石(职业)中学
事迹材料
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
肖盛,新余抱石(职业)中学校长,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理事,新余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新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九八七年大学毕业后,他便与清贫、寂寞、崇高而伟大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像春蚕、像红蜡,把炽热的情洒向了学生,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新余的职业教育。
荜路蓝缕为创业
肖盛,一九八七年毕业于宜春师专中文系。同年,分配在新余职业高中任教。世代务农的他能在城里谋得一份轻松、体面、没有太多风险与压力的职业,这对于当时大部分人来说应该心满意足了,但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确切地说他不是一个贪图安逸的人,他的心里充满了梦想,为梦想而执着,为梦想而拼博。
当时的新余教育职业举步维艰,在低谷中徘徊。每年招生不过200人,他突发奇想,何不借鉴企业改革的经验,引入民办机制形成国办民办竞争的态势,互为促进,协调发展。他主动请缨,提出了创办民办“新余抱石(职业)中学”的设想,并得到了市教育局的批准。说干就干,他连夜赶赴南昌,与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签订联合举办涉外会计大专班协议;借助新余日报、新钢电视台等媒体大力进行宣传,并花费几百元钱印制招生广告,从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10年来,他不要国家一分钱,团结带领全校师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租赁办学到拥有自己的校园;从创办短训班培养技能性人才,发展到新余抱石(职业)中学,培养全日制大中专学生,学校规模从80人发展到3600余人。
科学管理求发展
办学十余年,肖盛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学校从“陋室孤灯”到“人气两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求生存、求发展,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致力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两全一主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积极地学习)。他深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为此他加大管理力度,提出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就是责任等管理理念。他策划实施过程管理、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网络体制。他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班级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招生目标管理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校内值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他特别强调落实是有效的管理,责任是最大的落实;他强调我们学校在学生的安全、饮食等方面不能出任何差错,稍有问题,便会损坏学校的声誉。这种“如履薄冰”的感受,实际上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关注,是对学生和社会的一种责任。
他深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当不少学校将招生作为工作重心,忽视教学管理,无限制缩短学制,急功近利时,他却认准了质量是学校之本。为此,他积极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体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一流教师群体。他切实加大科研力度,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制,强化教学过程和检测评价机制。几年来,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人人会动手、个个有专长”,在全市和全省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毕业生就业率100%,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是“好用、重用、管用”。
他深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必须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以特色求发展。要在专业设置上、办学多样性上、教学质量上、推荐就业上富有特色,有特色才能发展,有特色才有实力,办学的多样化是特色,特色就是质量。为此,他不断研究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到专业设置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专业建设突出重点,培植亮点,专业方向,灵活应变,适时调整。最终确定了学校办学方向对准市场、开设专业跟踪市场、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学校育人服务市场、推荐就业对接市场的办学思路。
他深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此,他高度重视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构建产学结合、校企双赢的办学机制。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订单式培养”,实行“高位”就业,确保毕业生100%就业。总之,跑企业是为了联合办学,跑院校还是为了联合办学;跑部门,是为了学校发展;跑领导,还是为了学校发展。为发展,他夜以继日;为发展,他殚精竭虑。
淡泊名利为教育
“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是他的人生写照。在一般人眼里,他是“富有”的。他没有豪宅、没有名车、衣食住行非常简单,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面对新校园建设的巨额投入,面对亲友的担忧,面对市场的风险,他犹疑过,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在今天的殷实与明天的发展中,他选择了后者。他说,我们的财富是社会的财富,学校的事业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然而,对本校师生他却一片真诚,青年教师婚礼他前去祝贺;教师家中有困难,他前去慰问;学生教师住院他前去探望。他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深知农民的艰辛。也许就是自己出身农村的缘故,他有着浓厚的“平民情结”,为了让更多地平民子女能够上学,他采取“奖、助、补、减、免”等办法扶助贫困学生,并与家长签订法律公证《就业合同》,承诺100%就业,确保父母之心可以得到子女之“薪”的回报。据统计,学校历年资助学生费用开支达150万元。
他积极承担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在学校建立了新余市经济开发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每年培训转移农民近千人。
与时俱进创辉煌
十年铸一剑。今日的抱石(职业)中学高楼耸立、气势恢宏,显示了生机盎然的青春活力和神圣的学府氛围,成为新余经济开发区一道独特景观。校园内绿树成荫、绿篱成形;楼宇与白云辉映;青春与理想飞扬。这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丰富的意蕴,飘荡着醉人的书香,昭示着人文的思想,饱含着肖盛和他团队创业的艰辛与汗水。
匠心独运作,好手著华章。目前,学校拥有校园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35000米2,固定资产总投资35000万元,在院全日制学生3600人,教职工150名,开设电子、计算机等社会急需专业十三个,形成了教学、科研、就业推荐为一体的格局,且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学校在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先后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并对学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二00四年,国家教育督导团盛赞学校“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市场对接到位,发展前景广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江西日报》、《新余日报》、新余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办学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卫生庭院”、“江西省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先进集体”、“江西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新余市优秀学校”、“江西省示范性职业学校”。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新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且把荣誉壮征程。面对鲜花和掌声,他没有自满和陶醉,有的只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的,创业者的胸怀依然博大,创业者的足迹永不停止。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面对波涛滚滚的文明与文化的资讯,他陷入了沉思: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荣誉称号
1、1989-1995年连续七年荣获新余职业高中“优秀教师”称号;
2、2002年获新余市教育委员会“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3、2004年获新余市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4、2000年论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获新余市教育委员会论文一等奖;
5、2004年12月论文《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学生管理》获市教育局二00四年教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