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琴

时间:2024-02-14 16:19:11编辑:影视君

王益琴的个人简介

王益琴(王一琴),女,浙江云和人,1967年出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本科学历,现为云和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二级播音员,新闻助理编辑。曾主持《云广新闻》、《云和新闻》、《生活百事通》等广播电视节目;1997年至2006年多次参加县内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如《2000年首届玩具节》、《2000省农运会》、《2001年杭州乐园玩具展》、《2001年首届三月三畲族风情文化节》、《2003年第二届玩具节》、《2005年玩具论谈》等。2006年12月,《点滴》参加丽水市优秀栏目评选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栏目。

人物简介

王益琴,又名王一琴, 浙江 云和电视台一代著名美女主持人。其容貌靓丽,肤色似雪,体态婀娜,音色纯正,低音浑厚,高音亮丽,吐字清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在职本科学历,国家二级播音员,新闻助理编辑。

纵观作为电视主持人的 十年历程她,善解人意,具有独特的新闻、纪事诉说风格。经过多年的历练,她俨然已经成熟,变得更加知性内敛,雍容华贵。观众看得出来,她的主持风格很有特色,庄重中透着轻柔,聪颖里裹着质朴。生活中,即使与百姓谈论严肃的话题,她也能通过她那谦谦礼让的亲和力、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气氛,表现出一位资深主持人特有的自信与魅力。因此,她一直广受 云和电视观众的爱戴。

主持简历

1997年8月至2007年1月在 云和广播电视台工作,先后主持《云广新闻》、《云和新闻》、《生活百事通》、《 点滴》等广播电视节目;1997年至2006年多次参加县内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如《2000年首届玩具节》、《2000省农运会》、《2001年杭州乐园玩具展》、《2001年首届 三月三畲族风情文化节》、《2003年第二届玩具节》、《2005年玩具论谈》等,并参加历届人大政协会议现场宣读文件及报道工作;2005年至2007年3月,于云和电视台首创本栏目每周一档、十五分钟的《点滴》栏目,担任栏目主持、编导、制片人。深受全县人民的欢迎。

个人简历

1988年10月通过县乡干考试,分配 云丰乡工作;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在沙溪中学任教师;1990年10月至1997年1月,于县城开办中西医诊所,期间进修上海中医学院;1997年2月至7月,在 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自学普通话;1997年8月通过普通话演讲比赛及试镜进入 云和广播电视台;2007年3月,工作调动到县招商办公室; 2007年9月调入县水利局。

点滴节目

《 点滴》是 云和电视台自办专题节目,宗旨是关心百姓生活、服务你我他,以人物访谈、叙事、散文欣赏等形式反映我县本土风情、群众文化生活、历史人文景观。在节目内容的策划上最大程度地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尽可能地在制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点滴》栏目的品牌,在 云和的观众心目中产生较大影响,“说 百姓故事,道本土风情”,成了《点滴》节目最鲜明的风格。

2006年12月,《点滴》参加 丽水市优秀栏目评选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栏目。在 王一琴编排的两年多来,陆续拍摄了100多期风格各异的 专题片,已有《走进当年的光棍村水澳头》、《名杨中原的 云和师傅》、《素梅的故事》、《白洋头屎κ录贰额创寮褪隆贰栋椒缜槁肌贰逗孟备玖瘟志辍贰队卧谠坪汀贰锻咦搴诿茫阂妒肆帧贰栋揭杖恕肥孔ㄌ馄 浙江电视台新农村公共频道完整播出,并成为 丽水电视台各频道专题节目的密切合作单位。其中《郑卓雄与他的瓯江之恋》和《走进当年的光棍村水澳头》均获 丽水市好作品政府奖项二等奖。

十年感悟

王一琴自叙

1997年8月18日,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她是我人生履历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天,我走进了 云和电视台,现在回想起来就象是昨天。

那时的我特别单纯、质朴,觉得有 一个机会能够让自已去发挥,去展示,真的是世界上最好不过的事情了。1997年10月的某一天, 当我第一次踏入新闻播音室,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第一次听到自已的声音,第一次听到观众的评价,对 我真的是一次考验。当时大家对我这样那样的议论接二连三,但这些都没有让我气馁,反而成了我最大的动力。我每天坚持看、听中央新闻联播,再看、听自已的节目,而后不断地总结、改进。只要听到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赞杨,都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觉得大家对我还是有一点点肯定的,坚信自己将来一定能行。

回首从事县电视台新闻工作十年来的感受,我觉得做新闻的不一定要能成为一个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杂家。我想,一个人要是尽可能多地经历一些事情,总是好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高兴、沮丧;无论得到多少、失掉几多;怎样扬眉吐气、怎样的摧眉折腰……,去经历、去感受,经验与教训的积累,就是人生的一大财富,精神上的一种锤炼。所以,有过教训,并且教训颇多的人,也并非坏事情,俗话说“不经风霜苦,那得寒梅吐清香”,就是这个道理。经历过了、奋斗过了、 痛苦过了,回味起来,像是自己精神领域里的财产一般,甜丝丝的,很美!古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说。

到县电视台这十年的过程,觉得自己好像是从初通事理的幼童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在这十年里,我不仅接触采访过高层人士,如国家轻工业联合会会长 陈士能、中国玩具协会副秘书长 梁梅、全国政协委员傅立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老主播 王铁成以及省市县各级领导,也接触采访了普通百姓,甚至是弱势群体,这些对我个人的思想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他们让我懂得,怎样用心去观察、去倾听、去感悟、去怎样看人、看事……,那确实是最好的人生课堂、最高等级的大学。

我认为,世间的许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有的只是分寸的把握。要是把分寸拿捏得准,把握得好,那就是所谓的恰到好处,自然事情就做得漂亮,就会被人 另眼相看。而要感受这些经验,这种体会,只有在特定的环境、特殊的条件下,人才会潜移默化的、慢慢的、由浅入深地被熏陶,被感悟。

因此,这十年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像是来了一场“精装修”,已然渐入佳境,很好的,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同样,也影响着我后半生的旅程,有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那种“早已前定”的感觉。

我觉得,任何人应该是通达、宽容、人文主义的;不仅要聪明,更要智慧,过去我总觉得聪明和智慧相同,是一码事。其实仔细想想,还是有区别的,诚如有人说“大智若愚”,而没有人说“大聪若愚”的。记得有位朋友曾跟我说过,一个人常常要不拘小节,小事显得愚顿些,甚至给人很迂腐的感受,而大事却不能糊涂,要临危不惊,我想这就是聪明加智慧的体现。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的基础还是在2000年打下的。因为2000年时,县里的几次大型活动(首届玩具节、省农运会、县龙舟赛),领导放手交给我去策划、去参与,那年真的是锻炼了我,也磨练了我。紧接着2001年 杭州乐园玩具展、 三月三首届风情节、2003年第二届玩具节、2005年玩具论坛等。每次参加这些活动,简直就像过年,兴奋得很、高兴得很。如今回想起来真的是有一种情景再现的感觉。

2004年下半年,对我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决定改换一下自已的新闻播音角色,搞栏目。当时,为这个栏目取什么名字又折腾了很长时间,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包括朋友们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还是我先生确定了“ 点滴”这个名称。他认为“ 点滴”包罗万象,任何事件都是由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特别适合县级台的一个栏目名,就这样,我以“点滴”为栏目名起草了开办栏目的策划方案,宗旨是“点滴融入您的生活,点滴为您服务”这样一个面向普通百姓、面向社会热点、面向本土风情的大众化节目。

2005年元月5日,一个关心百姓生活、服务你我他,以人物访谈、叙事、散文欣赏等形式反映我县本土风情、群众文化生活、历史人文景观的新栏目《 点滴》首期节目散文欣赏篇《郑卓雄与他的“瓯江之恋”》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我激动万分!当晚,我接到了好多朋友的来电,反响挺大的, 他们说无论是图像、制作水平、配音还是整体效果,都可以和省台相媲美。这些评价,尽管是来自朋友们的声音,但对我个人的影响很大,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先期工作没有白辛苦,有人认可,说明我走出的这一步是成功的。

到现在,两年了,我们也陆续拍摄了100多期风格各异的 专题片,已有《走进当年的光棍村水澳头》、《名杨中原的 云和师傅》、《素梅的故事》、《白洋头屎κ录贰额创寮褪隆贰栋椒缜槁肌贰逗孟备玖瘟志辍贰队卧谠坪汀贰锻咦搴诿茫阂妒肆帧贰栋揭杖恕肥孔ㄌ馄 浙江电视台新农村公共频道完整播出,并成为丽水电视台各频道专题节目的密切合作单位。其中《郑卓雄与他的瓯江之恋》和《走进当年的光棍村水澳头》获 丽水市好作品政府奖项二等奖,《魏剑民》和《武大郎新传》获2006丽水市政府好作品评选一等奖。2007年1月10日,我们 点滴迎来百期节目,同时《点滴》在参加2006 丽水市市委宣传部优秀栏目组织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栏目。

为此,台领导特意在 这一天为我们栏目举办百期 点滴庆典专题座谈会。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峰、县政协副主席胡惠民、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彭招平都充分肯定和赞赏了这两年来我们 点滴栏目全体主创人员所取得的成绩。

我,一个靠自学、模仿而从事县级台新闻播音七年后走下屏幕转向陌生的栏目制片人,边学边干,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百感交集,倍受感动,也感到很欣慰!因为在这期间,我学到并认识和悟出了许多。有好多个白天和黑夜,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必将成为我一生中最为美好的记忆。

回顾这两年来所经历过的点 点滴滴,以及回首这两年来做节目的过程,真是充满了很多的艰辛和苦涩,然而她就是有一种特别强的吸引力、诱惑力,感染着我,由不得我不去吃这个苦,不去受这个罪,不去受这个累。这或许是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或许是同事朋友们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或许是观众朋友们对我的信任所致,我执着、我刻苦、我面对、我努力。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节目的创作过程也是个非常愉快的事情,今天拍的是录像,拍完以后,马上就能看到画面,作为搭档2005年的王鲁宁也好, 2006年的施展也好,和他们一起每拍一个镜头,每讨论一个话题,大家合作得都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投入……,我很骄傲,有他们这样的合作伙伴!

前五、六年,进台时间短,对一些政策性强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作更深刻的领会,也缺乏认识,自从参加几次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特别是经过两年创办栏目这两年来的实践,才慢慢地感到有些事情真的是很棒,将会成为我们多少年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之一。

回首在县电视台十年来我所经历过的,自然要感谢的还有好多好多,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热心观众……

想来,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总会有个过程的,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再由高到低,这正如同一个人登山,当他攀上一座山顶,会发现还有更高的山,要上更高的山,你不能飞上去啊。于是,只能往下走,走到谷底,再往上,方可达到目的。所以,有时候往下走也是一种向上的方式。现代人超前,喜欢尝试,敢于战挑,生活忙忙碌碌!我也喜欢超前,喜欢尝试,喜欢战挑!

上一篇:王斌(书法家)

下一篇:邓紫棋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