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衡的个人简介
万衡,女,1904年5月生,湖南省衡阳市人。其父万里鸣,清末从军,后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脱离军职在北京财政部供职,后弃官从商而不善经营,晚年以画梅获润资养家。基本内容
万衡,女,1904年5月生,湖南省衡阳市人。其父万里鸣,清末从军,后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脱离军职在北京财政部供职,后弃官从商而不善经营,晚年以画梅获润资养家。
万从小随母亲住衡阳,1914年入当地文昌宫小学读书。1917年春全家迁至北京,是年秋就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小。因成绩出类拔萃,万1920年、1924年相继免试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大学期间,学校发生驱逐保守派校长杨荫榆的风潮,其作为学生会的评议员参加“驱杨运动”。1928年女师大改名北平大学女子学院。万1930年夏毕业,立志投身教育事业,遂至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语文。毕业前夕无奈于与其父许配的“娃娃亲”衡阳人刘伯楞结婚。婚后一年,刘在上海红十字会救济总会工作时病逝。万后经友人介绍先后受聘于北平平民学院、北平西北公校教授语文,曾在北平《民声报》《妇女周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935年夏回湖南时,拜见其父老友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的朱经农。经朱挽留,遂留在湖南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衡阳女中校长。抗战期间,随校四处迁徙、辗转于衡阳、资兴。1941年学校改组,中学部迁永兴城,改名省立三中,万任校长,不久加入国民党。受其弟万骥(地下党员)影响,思想逐步倾向共产党,曾在永兴和衡阳掩护地下党组织和进步人士。1943年朱经农离任,万不满继任厅长的反动保守,遂以回乡养病为由辞去校长职务,与其母一起在衡阳一带逃难。直至抗战结束。
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先后担任国民党衡阳市十五分部书记、市参议员、市党部监察委员、中央戡乱委员、衡阳市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委、衡阳市妇女会理事等职务,两次竞选为“国大”代表。1948年9月与肖骧在杭州结婚,随后一道回湘,肖与地下党组织联系,为湖南和平解放运动奔走。万配合其工作,曾在刊发于1949年8月1日《中央日报(长沙版)》和《湖南日报》上的《长沙各界为拥护当局主张避免战祸呼吁和平宣言》上最早签名,拥护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的主张,并于1949年8月5日和肖骧一起在长沙小吴门外迎接解放军进城。1956年8月先后在长沙市干校、培德中学、湘江中学、市二十九中、市三中任教。1971年3月因历史问题,受到错误处理和不公正对待,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按起义人员待遇落实政策。1982年10月万被聘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1985年4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担任馆员、参事期间,万虽体弱多病,但仍身体力行,坚持写回忆录,积极参加文史资料的编撰。
万衡于1985年11月逝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