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济的个人简介
王鸿济先生 1949年8月出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石景山书协副主席、首钢书协主席。简介
王鸿济先生 1949年8月出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石景山书协副主席、首钢书协主席。
1969年从上海插队到酒泉农村,1970年分配到冶金工业部第十一冶,1973年进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先后在首钢日报和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任记者、编辑。2003―2013年受聘于故宫经营管理处。
王鸿济先生受家族影响,4岁即识字描红,幼年就显现出写字的天赋,上学时在校内外已享有善书的称誉。17岁时,经书友推荐学习沈尹默(上海20世纪杰出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著名诗人、学者)的书法。从此便长年钻研沈尹默的书法理论,潜心研习沈尹默的用笔方法,同时广涉博览古今名碑法帖,数十年勤奋实践。在故宫十年中,目睹了大量的古代书画真迹,又日日临池数百上千字。如今已形成了自家风貌,取得了书法艺术上的丰硕成果。
王鸿济近影
王鸿济,男,1949年8月生于上海。曾任《首钢日报》摄影记者美术编辑、《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美编室主任等职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钢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奖。1986年获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获二等奖;1995年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为岳阳楼、太白山等名胜题字被收藏。多次参加日本东京书法交流展,作品被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友人收藏。有作品收入《书法大观》、《张大千诞辰百年华人书画名家精品集》、《北京书法年鉴》等十余部作品集及在《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个人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20世纪中韩书法家作品精鉴》、《中国现代美术通鉴》、《中国大文化英才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典籍。
感慨:少年乱涂鸦
和许多书法家小时候喜欢书法的经历相似,王鸿济4岁就爱上了写字。在他的记忆里,当时那个连汉字还没有认识多少的他,只觉的字神奇。这种“神奇”源于舅爷特殊的教他识字方法。舅爷是老读书人,知道学好写字的重要。他寓教于乐,喜欢把写好的字卡片拿在手里,或装在袖筒里,逗王鸿济,猜对了奖励,猜错了就不带出去玩。日久天长,见王鸿济对汉字有了兴趣,又鼓励他开始写字。“善书者不择笔”,小时候的王鸿济还不懂“择笔”的道理,只是凭着喜欢,铅笔、钢笔、粉笔、木棍u201eu201e拿起来就涂画。他也“不择纸”,墙壁、门板也成了他涂鸦的好地方,兴趣来时,邻居家的墙和门板也成了写写画画的“纸”,以致招来提着水桶给人家擦洗门板的体罚。好在王鸿济从进入小学到中学,写大字都是班里最好的。在读小学六年级时的一次学校书法比赛中王鸿济获得第一名,他用行动为自己过去的胡抹乱画“正名”。 进入中学,王鸿济向涂鸦年华挥手作别。这不单因为年龄渐大懂事了,更重要的是学校有他可以尽情涂抹的阵地。他爱写爱画有名,学校办黑板报、墙报都慕名找他。久而久之,这成了他学习课程之外的另一门“功课”。1965 年,王鸿济考入上海商业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对运动不感兴趣的王鸿济的“功课”不但没停,而且加重了,学校画大宣传牌子的重任都落在他的肩上。这是他的爱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他画得很认真。学校的宣传画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周边的工厂也慕名找来,最后与校方达成协议,王鸿济给他们画宣传画,他们给学校派四位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
自信:不改初衷爱
这个时候画宣传画出名的王鸿济,也爱上了摄影。但是对书法的热爱初衷不改,开始大量临帖。在王鸿济看来,不广采博临,就谈不上学习书法。王鸿济下课或星期日,没有学习字画课程的时候,时间都打发在南京路的朵云轩、福州路的古籍书店里,在那里观看字画。王鸿济得知上海画院门前的大批判专栏新换内容,字写得相当好,就借来自行车,从学校所在地闸北出发,骑车40分钟来到汾阳路的画院参观。他不关心内容,只欣赏字,领悟前辈大家们的书写风采。1970年8月,王鸿济结束10个月的下乡插队生活,招工进入冶金工业部的一个建筑单位工作当翻砂工。当时的单位基地在大西北,正在响应毛主席的加强三线建设号召,千军万马,餐风饮露,大干快上,建设一个冶炼厂。单位是民兵连编制,王鸿济所在的排安排在两栋给家属盖的平房里,四人一个房间。排长看见王鸿济行李包上别着字帖,皱了皱眉头领着他走进一个小套间,说:“这里只能住一个人,看你是个爱学习的人,看书写字方便些。”王鸿济幸运有了自己的空间。从此下班以后,别人打牌、下棋、聊天,王鸿济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只临古人帖。王鸿济很感激那个小房子和那段时光,“两年多时间基本就是临帖,现在吃的老本是那时下的工夫”。
1973年,王鸿济随单位集体调动来到北京首钢工作那年,王鸿济就被单位调到办公室做事务员工作。培养他学财务,老会计给了他两本成本核算用的材料价目单让他熟悉,不到两个星期,一纸调令下来,调到公司工会做美工。工会主席车汝进是发现王鸿济的伯乐,一次,几个人闲聊中他对王鸿济说:“我早就盯上你了,只是等待定员编制。”在场的一位女士对车伯乐不屑一顾,说:“你盯上了,还会有被你大的官盯上呢,王鸿济肯定在你这里呆不长!”果然不出这位女士所料,1976年,王鸿济调到上一级公司工会做美工。1979年8月,调到《首钢日报》(前身《首钢报》)做摄影记者兼美术编辑。探析王鸿济工作上的一路阳光“三级跳”,还是得益于他的书法。不过,王鸿济为人低调,朴实无华,说自己很普通:“大概是在工地写标语、画宣传画、拍照,人家看上了!”
感恩:难忘引路人
王鸿济谈及在艺术道路上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几位书画家摄影家,心怀感激。
一位是著名书法家沈尹墨的关门弟子陈梅璋。王鸿济到了真正志于书法的年龄,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教书法的老师不敢开门授课,书店里连本像样的字帖也买不到。经人介绍,王鸿济与陈梅璋相识,成为书法好友。在陈梅璋那里看了很多沈尹默的墨迹。他们切磋沈尹默的五字执笔法、中锋用笔等书法理论。王鸿济插队及参加工作那一段时间临习的是沈尹默的楷书,帖是从陈梅璋那里借来复印的,可见他当时对沈尹默的专注。沈尹默是那个时代、直至今天书法界公认的师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最得神髓的一位,学好沈书这就意味着为他日后走近“二王”铺平了道路。现在,行家评王鸿济的书法,都说他学书的路子正,就是指他入门的路子对。
另一位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范志民。进入中学的王鸿济,经常为班级换板报墙报,他的艺术天赋引起班主任王叔民的注意。一次,王叔民老师把王鸿济找到她办公室说:“我看你挺爱画画的,给你找一位老师。”这是王鸿济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当即满口答应。一个周末下午放学后,王叔民老师叫王鸿济跟她去见范老师。当王鸿济知道范老师是班主任的爱人,十分感激。范老师的中国画传统功底深厚,教学有方,每次上课都是用王鸿济的习作来分析,讲解绘画基本知识。这样一来,王鸿济要想听到老师新的讲述,就必须交作业,逼着他多画,苦练基本功。王鸿济跟随范老师学习三年,按老师的指导,他从临摹起步,从工笔人物和山水入手,还让他读中国画史,为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鸿济进入上海商业学校学习期间,由于画学校交给的宣传画,受到美术摄影老师周熙文重视。周老师为王鸿济开小灶,单独授课,讲色彩,讲油画基本画法。从周老师那里,王鸿济知道了欧洲早期的列宾等一批著名画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眼界大为开阔。 王鸿济的摄影“童子功”是跟随在上海市粮食局当干部的表哥马建华练就的。表哥像现在的摄影发烧友,每月的工资都投到了他的摄影事业中。他有相机、有自己的暗房和冲洗设备。他爱带着王鸿济玩,因为王鸿济细心,能给他打下手,有时外出拍摄时,出的点子比他高。 王鸿济感念这几位领路人,他说:“走出学校门下乡插队、从工人到美工、从《首钢日报》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到《企业改革与管理》美编室主任u201eu201e一路走来,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这一 另一位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范志民。进入中学的王鸿济,经常为班级换板报墙报,他的艺术天赋引起班主任王叔民的注意。一次,王叔民老师把王鸿济找到她办公室说:“我看你挺爱画画的,给你找一位老师。”这是王鸿济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当即满口答应。一个周末下午放学后,王叔民老师叫王鸿济跟她去见范老师。当王鸿济知道范老师是班主任的爱人,十分感激。范老师的中国画传统功底深厚,教学有方,每次上课都是用王鸿济的习作来分析,讲解绘画基本知识。这样一来,王鸿济要想听到老师新的讲述,就必须交作业,逼着他多画,苦练基本功。王鸿济跟随范老师学习三年,按老师的指导,他从临摹起步,从工笔人物和山水入手,还让他读中国画史,为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鸿济进入上海商业学校学习期间,由于画学校交给的宣传画,受到美术摄影老师周熙文重视。周老师为王鸿济开小灶,单独授课,讲色彩,讲油画基本画法。从周老师那里,王鸿济知道了欧洲早期的列宾等一批著名画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眼界大为开阔。 王鸿济的摄影“童子功”是跟随在上海市粮食局当干部的表哥马建华练就的。表哥像现在的摄影发烧友,每月的工资都投到了他的摄影事业中。他有相机、有自己的暗房和冲洗设备。他爱带着王鸿济玩,因为王鸿济细心,能给他打下手,有时外出拍摄时,出的点子比他高。 王鸿济感念这几位领路人,他说:“走出学校门下乡插队、从工人到美工、从《首钢日报》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到《企业改革与管理》美编室主任u201eu201e一路走来,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这一切。”
探求:书道路漫漫 十年磨一剑。
1984年王鸿济在同事的鼓励下,参加北京市首届“振兴中华”书法比赛,获三等奖;1985年,参加北京市“新新杯”书法比赛,获二等奖;1986年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王鸿济精心准备了一幅四尺整张行书作品参赛,获二等奖。王鸿济应邀到现场领奖,面对摄像镜头,他结合自己获奖作品,阐释了学习书法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王鸿济没有想到他的即席感言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造成广泛影响,来信、来电话和登门求教、索字的不断。 参展贵在参与,贵在交流,王鸿济以平和的心态,有自己的参赛目标,即下一件参赛作品必须比上一次的有变化、有提高。1995年他入选最具权威的“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的一幅楷书中堂,便是他钻研书艺坚持走传统出新的路子的见证。一位同道观后写信与他交流,信中这样评价:“通观全篇,真力弥满,一气呵成。虽以碑体为之而不失帖之典雅。笔法熔铸魏志唐碑、u2018二王u2019而浑化无痕。体态潇洒大方,刚中带柔,平中见奇。线条温润疏朗,沉着痛快,褪去了单纯习碑者笔下常见的火气,尤为难得u201eu201e” 王鸿济研习书法,倡导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他讲究专精与博涉结合。他认为先专精一家,然后对各家纵览博涉,自然眼界渐宽,眼光提高,腕底生风。他上溯汉魏刻石,下涉宋元明清,从汉碑的雄浑朴茂,墓志的精劲挺秀,到褚河南的俊逸,米南宫的潇洒,隶、楷、行、草诸体,无所不临。在临习方法上,他是设定目标,步步为营,有的放矢,各个击破。例如,为打破沈字结构拘束之形,临习米南宫,以得其俊逸之姿;针对用笔时露轻滑之习,临习汉碑,以取其朴厚之气。在临习之中,有新的领悟,新的发现,果断地消化吸收,融入自己创作之中。有同道说,观王鸿济书法,每一件作品都有新发现、新变化。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年轻的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很枯燥,要耐得住寂寞,这里没有什么捷径,坚持临帖、思考,创作才有可能出新。
艺术风格
王鸿济先生的书法艺术风格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雄、厚、雅。
雄:这一特征的形成首先得益于王先生多年来对汉碑和北碑的潜心研习。他的书法雄深稳健、如老罴当道,可以说是他消化《张迁碑》、《衡方碑》以及《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龙门二十品》等碑志的成果,他取法先贤、向古贤看齐,以及不赶潮头、不染时风、不与时人争高下的胸襟气度。
厚:如果说王先生书法的“雄”体现出象绵裹针那样内蕴的力感,那么“厚”则体现出一种入木三分的深度。他的融魏碑、墓志、“二王”笔法于一体的楷书,抑或代表其基本风貌的行书,甚至章草,无不给人以浑厚华滋、墨韵氤氲的感受。王先生亦善用浓墨,且浓而能活,体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以古为尚、以古为新,这也正是被人深为折服之处。
雅:如果说“雄”和“厚”是王先生自觉的美学追求,那么他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儒雅气质则纯粹出自本性,这一特征在他具有代表性的行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他书法艺术追求的高度,并已得到同道的认可。王先生其行书初从沈尹默入手求得帖学笔法,继以“二王”为宗、米芾为体,临习作品数量之大、所下功夫之深绝非常人所能及。平时钻研书法理论和古典文学,不辍寒暑。故每每信手写来,笔情墨趣皆合古法。如此说来王先生数十年来立定脚跟、心无旁骛,在书法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就在所必然了。
艺术成就
1984.5 北京市振兴中华书法比赛(三等奖)
1985.9 北京市新新杯书法比赛(二等奖)
1986.4 全国首届电视书法比赛(二等奖)
1991.7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书法展(二等奖)
1992.5 北京首届机关文化艺术大赛(书法优秀奖)
1993.11 北京秘书工作者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
1995.12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
1996.6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书法展
1997.8 全国职工书法作品展(二等奖)
1997.10 北京石景山-日本东京墨田书法展
1997.12 北京第二届临摹碑帖书法展(优秀奖)
1998.12 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全国产业系统书法艺术展
1999.5 纪念张大千诞辰100周年华人书画名家精品展
2000.2 北京石景山-日本东京墨田、板桥书法展
2003.4 第一届首都新侨乡书法展(一等奖)
2004.9 京津沪渝-中国四直辖市书法交流展
2005.11 首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2011.9 北京第十五届书法篆刻精品展
2012.4 赴中国驻日本长崎领事馆中日书法交流
2012.10 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2013.9 举办“铁色记忆”王鸿济书法展
出版发行《“铁色记忆”王鸿济书法展作品集》
媒体访问
“谈及书法,主要是“用笔和结构”的艺术”,王鸿济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如是说。王鸿济,自幼喜好书道,在他的认知里:书就是书写,法就是约束书的准则和法度。书法强调用笔和文字结构,有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
在书法一途,王鸿济主要是通过自学、临帖,将书法作为了自己一生的“爱好”。不过,不能否认王鸿济是有师承的,对上海老一辈书法大家备受推崇,如:沈尹默、白蕉、潘伯鹰、胡问遂、任政、翁开运等。在书道上,王鸿济主要借鉴沈尹默的“笔笔中锋”力透纸背,字则如行云流水、敦厚、大气。由当代追溯,宋代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复”浓缩了对书法用笔一道的总结和品评精华,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评价这用笔八字为“此八次真言,无等之咒也”。王鸿济的字均能寻出“笔笔中锋、无往不复”的影子。
王鸿济品评称,书法是点画艺术。汉字的点画不同于简单的线条和画道道。书写的过程中,讲究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中锋用笔,通过体按起伏,不断调整笔的锋毫,使笔锋保持在点画的中间运行,这样的点画能体现出力度感、立体感、有质量和韵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字如人,也有人品、学养和技巧在里面。简单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不图名、不图利。做事不求扬名,付出不图回报,自然人品好。这样做事才能专一,专一自然能潜心学习,不断探索,通过日积月累学养自然水到渠成。常年潜心一二事,技和艺自然精了。“名”和“利”最容易让人分心,追名逐利肯定心浮气躁,钻营跟风做事就不能踏实,时间自然而然就在无意识中荒废掉了。
对文字,王鸿济是深有感触的,文字是千年的传承,不但有记录历史的作用而且是文化的承袭。在文字的演变中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演变。他追忆说,解放初期,为了推行“扫盲班”,把文字简化了,简化的字大多是参照古时的行书与草书,没有原字和简化字的比照,造成了现代字的“无法追溯”,严重点说割裂了文字历史和传承。在进入硬笔和计算机时代,书法的实用性减退的明显,给文化的传统和传承带来了冲击。提笔忘字,或不辨字成了常态,这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尤其书道的发展是不利的。
书法中的“法”要有千年演变来的约定俗成,可有创新但不能随意打破,打破了就不是中国书法,容易使书法误入“地摊”品。学习书法,只有向前人学,从古代碑刻遗迹、简扎墨迹中探寻。临习古人的碑帖是学习和传承中国书法的唯一途径和不二法门。王鸿济强调,“画,是师造化;书,师古人。”是有道理的。临帖临的越多,临的越深,临的越广才能真正接近和得到书法的神髓。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但创新不等于简单的改头换面,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实现。时下的“创新”可谓时髦,穿的艺术范,留胡子,绑辫子,由皮毛妄称大家的“伪”大家太多了。刚学点皮毛就自诩“创新”,到头来什么都不是。
港澳台乃至日本在书道上的“专、精”做的就很好,对文字很是尊重,大家们做到了术业专攻的境界。并且传承了古字文化,古时的用笔方法。这与走江湖、摆地摊的钻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对待书道大多欠缺的是敬畏和尊重之心。
中国干部网(吴国丹) 2014年4月2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首钢书协主席王鸿济,在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谷忠仁,首钢职工美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首钢总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教师刘俊生陪同下,到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
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副总编辑张志检首先向王鸿济转达院长张卫功的问候,汇报了书画研究院近一年的工作情况,并详细说明书画院的建设和省级书画分院的整体发展,对书画研究院的网站建设做了详细说明。
王鸿济强调: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注重开展书画艺术的学术研究,努力发展书画创新模式,弘扬书画国粹、促进书画交流、繁荣艺术创作,带动书画艺术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为书画家服务。
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副总编辑张志检向王鸿济谈到中国干部书画院院长张卫功,从春节过后一直忙于书画院发展,王鸿济非常关心张卫功院长一定要劳逸结合,保重身体。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为书画艺术服务,为书画艺术家服务。听到书画院院长年轻有活力,王鸿济高兴的说:“需要这样的年轻实干院长。中国干部书画院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吴东风也做了详细汇报。
王鸿济指出:书画院就需要这样的实干院长,一定能够带动书画艺术家更好的人民服务。一定要脚踏实地,把中国的书画艺术发扬光大。用实际行动为书画家服务。同时要书画艺术研究、提高书画家创作水平, “学术、创作、服务”是目前支撑书画院发展的三足鼎。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
中国干部书画研究院采编中心编辑部主任吴国丹参加。
人云“写一辈子字,临一辈子帖”,鸿济深谙此道。近十多年里,他再拓宽临写的范围,行书取法米芾、王铎、集王圣教序等,楷书多以六朝北碑为主,汉隶选临石门颂、张迁、礼器,西狭颂等近十种,草书诸如皇象急就章,出师颂及二王父子、孙过庭书谱等,除了完成索字应酬外,只要动笔就是临帖,日重年复,不敢懈怠。在学书的过程中,他常以书友的两句话告诫自己,一句是“不要轻易否定别人”,对待别人的作品和成果要认真,或许有的东西是自己还没认识到的;另一句话是“不与时人论短长,要与古人争高低”。这样才能远离纷争,平和待人,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的功夫。在鸿济看来,做人和学书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技法是书法的生命
理论指导实践”,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鸿济伏案临帖之余,对书法理论下过一番功夫。他认为中国的书法,点画用笔是有法度的,王羲之书法的“如锥画沙”、“如印印泥”,颜真卿的“屋漏痕”、“折钗股”皆比喻中锋用笔,这是基本的。元赵孟畹拿裕骸笆榉ㄒ杂帽饰希嶙忠嘈胗霉ぃ墙嶙忠蚴毕啻帽是Ч挪灰住保乖诎侠纪ば蛑兴担骸把樵谕嫖豆湃朔ㄌぶ溆帽手猓宋幸妗薄R簿褪撬凳榉ㄖ饕辛礁龇矫妫皇怯帽识墙峁梗榉ㄒ杂帽饰谝灰悖帽实姆椒ǖ币灾蟹嫖鳌
中国书法除了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字的点画要有变化,不是平卧在纸面上,而要呈现出动势,才能有 “戈戟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的神采。书法是艺术,也是一门技术,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有技术作为支撑,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技法,这门艺术就没有了生命,当然也绝难久远。
让人回味的是,随着几十年来书写工具的改革,铅笔、钢笔、圆珠笔代替了传统的毛笔,特别是计算机时代到来,逐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连用笔写字的机会都少了,书法家当然也少了,但冠以“中国”“全国”、“国际”、“世界”的书法团体多了,有些人学些书法的毛皮,便自诩为“某某家”,一味寻功求利。面对这种现象,鸿济持有一颗平常心。他以为,自古以来,学书本是学者的余事,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以写字谋生的人毕竟是少数,当今更是如此。现代人大都忙于事业,即便爱好书法也是业余。如同钓鱼,其实爱好垂钓的人,并不在乎鱼,而在于享受临水展丝的趣味,把玩持杆运漂的钓技,体会默默期待中的清静,玩儿的是心态,是乐趣。临池学书更是这样,当你徜徉在古帖墨香中,捉笔对帖,展纸濡墨,感受着提按使转有节奏的起伏,沉浸于轻重徐疾那静谧的律动,其中的妙处,不到此境是无法体会的。
采访结束时,鸿济颇为感慨地说,书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习她,爱护她,传承发扬她,而不要玷污她。书法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但创新没有捷径,需要一代代人脚踏实地去探索,首先对传统书法的认识要精深,技艺要精湛,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有可能酝酿成一次质的飞跃,方能产生具有时代风格的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家。